愛心支教協會山區愛心支教活動策劃書

一、活動背景和意義

隨著國家對義務教育的大力扶植,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教育條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一些受地理和經濟條件限制的地區,教育狀況仍然令人擔憂。在這些地區,由於師資隊伍的缺乏,教師的教學手法較為傳統,家長的思想認識水平不高等因素,造成了學生的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學習的積極性受到嚴重壓抑,甚至很多人因為種種原因得不到應有的教育。相信楊艾菁“戒指換教學樓”的故事大家都有所耳聞,那么,我們這次活動作為這次愛心行動的繼續,奉獻我們在校大學生的愛心和熱情,帶給山區的孩子們更多溫暖和關懷、夢想和力量,給予他們我們力所能及的幫助。

我們自發組織了 “山的那邊·青年志願者愛心支教協會”義務支教隊,準備在貴州省納雍縣化作鄉三所中國小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支教活動。一方面,通過此次活動傳達我們對貧困山區孩子們的愛心,並給他們帶去外界先進的思想觀念,教會他們對於一些課程的初步認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豐富貧困山區的文化建設;另一方面,也讓我們能夠感受當地的風土民情,了解貧困地區人們的生活境況,鍛鍊我們的意志,提升自身的素質,以便幫助我們更好地融入社會。

二、活動項目簡介

1、項目名稱:“山的那邊·青年志願者愛心支教協會”第一屆貴州山區愛心支教活動

2、活動主題:情系山區,奉獻愛心

3、活動時間:XX年x月初到8月初(具體待定)

4、活動地點:納雍縣化作鄉三所中國小(待定)

5、主辦單位:山的那邊·青年志願者愛心支教協會

6、活動內容

(1)開展演講講座

(2)組織各類活動

(2)正常的課堂教學

三、前期準備工作

1、團隊組建

(1)向團隊總負責人提出構想,通過海報、網路等方式進行宣傳,發出組團信息,要求必須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強烈的團隊意識和責任感;

(2)有意者向負責人提出申請,經過面試確定人員

(3)團隊相關負責人對本次活動進行詳細介紹,讓團隊成員對此次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團隊成員在進行支教工作之前對其所教授的內容必須要進行有條理的規劃。

(4)召開團隊大會,對團隊成員的工作進行具體分工,並對往後的工作行程進行安排。

2、前期踩點調研

(1)聯繫學校:由團隊成員提供家鄉教育、文化、經濟等基本情況,通過對比和查詢,篩選出最需要我們前去支教的地方。然後對選中地區進行前期踩點調研,收集資料,由負責外聯的同學與當地相關部門和目標學校取得聯繫,與學校達成共識。

(2)通過調研初步與學校達成協定,並對學生安全、支教團隊的食宿等作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3、教學方案的準備

(1)各個成員根據自身特長,結合現實需要,提供自己預授課程;

(2)團隊分管教學的負責人根據當地學校的課程設定,取長補短,在寓教於樂的原則下,進行課程的選擇和安排;

(3)團隊成員根據課程安排和教育層次準備教案,並交給教學負責人審核通過。

4、資金籌備

(1)支教志願者捐助,

(2)支教志願者或團隊在本人學校做宣傳,為活動募集資金,

(3)面向社會拉取贊助,為活動爭取更多物資幫助,以便活動能夠順利開展,給需要幫助的學校及學生帶去更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