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愛護公共設施倡議書

生:社區裡的公共器材破損、被人亂塗亂畫、運轉不靈的器材,占了總數的40%。我想這肯定是不講文明、不講道德的人幹的。他們只圖自己的一時之快,卻不知給大家帶來了很多不便。

生:通過上周的調查,我對公共設施保護狀況深感擔憂。我們應該用傳送倡議書的方法讓大家提高保護公共設施的意識。

師:這位同學的建議非常好,讓我們動起手來寫一份倡議書,提醒廣大市民自覺地保護公共設施,做一個文明的人。

經過商量、討論,擬定了以下倡議書:

倡議書

尊敬的朋友:

當你們在鍛鍊身體,嬉戲玩耍,悠閒漫步時,那些公共健身器、衛生設施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益處。健身器材、衛生設施是我們大家的,有了它們,我們的生活才有那么多歡笑,那么乾淨整潔,才有那么多健康。然而,現在有許多器材被破壞。在此我們提出以下倡議:

1、回到家教育孩子一定要保護公共設施,並讓他們知道為什麼。

2、假如有看見別人破壞設施要上前勸阻,如有人偷盜應及時報警。

3、向鄰居宣傳保護、愛護設施。

我們相信,只要大家都能一起努力,總有一天,那些破壞行為會停止的。

熱心的少先隊員

XX年5月22日

分析:

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我從講述故事開始,震撼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了解、調查公用設施的迫切需要。新課程提出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此次活動,學生收穫了很多。

首先,鍛鍊了學生的交往能力。在此次調查活動中,學生的熱情是出乎意料的,他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在活動中發揮作用,奉獻力量。他們想出很多方法,從自己身邊做起,減少破壞,在家人和朋友中大量宣傳愛護公共設施人人有責,自覺愛護公用設施。雖然當他們走出校門,面向社會時,遇到了種種的困難,比如有些成年人對他們活動的不屑於顧。在調查活動中為了調查研究,他們進行了採訪,採訪過程中,遇到了不同態度的人,都能動腦筋靈活對待。這樣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學得更加生動活潑,還能鍛鍊學生的交際能力。平時比較內向的同學積極參與、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而平時好動的學生在活動中充分的發揮了他們的組織能力、合作能力、動手能力。通過組長的協調,教師的指導,學生的互相幫助,團結合作精神得到了體現。學生學會聽別人發言、尊重別人意見、學會與人交流、學會了顧全大局、學會了正確評價自己和同學,形成了人際溝通的初步能力。

其次,形成了新的評價方式。在學生經過了調查活動後,將收集的材料形成書面材料和口頭報告材料,在大家面前進行展示時,達到了資源共享的目的。教師評價的也不只是學生這次完成的調查成果的質量高低,而是學生對實踐活動過程的經歷、體驗、感悟和探究,這樣就引導學生加強了學生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擴大了學生的生活範圍和發展空間,使學生獲得了對生活的真切感受和親歷體驗,並能健康而愉快地生活,個性也得到了健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