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先爭優”活動學習體會: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和事業觀

那么,應該有什麼樣的事業觀呢?我覺得,對待工作,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把工作看作賺錢的工具,總想著以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收穫,表現在平時,就是對待工作拖沓應付,得過且過,能推不攬,乾點兒活就想著要回報,要報酬,沒有利益的事不乾;第二個層次,把教育工作作為一般性的職業,作為飯碗,認為等價交換,拿人家工資就得給人家賣力,幹完一天八小時,幹完領導交辦的工作;第三個層次,把工作視為事業,視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視為實現人生理想的舞台,視為實現人生價值的載體,樂此不彼,除了一天八小時外,在業餘時間也不忘關心教育事業相關的信息和動態,關注社會發展,關心民生疾苦,除了幹完領導交辦的事情,還積極主動地發現和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的利益問題,為民眾排憂解難,力求讓人民民眾滿意,實現事業發展和個人進步的高度統一。

我想,自己應該力戒第一個層次的低級趣味,避免第二個層次的平凡,努力追求第三種境界。具體到工作崗位上,今年科室調整以來,我目前在學前教育科。對我來說,這是參加工作6年來的一個轉折點,從中國小管理領域正式踏入學前教育監管和服務領域。分管領導是新的,工作團隊是新的,分管工作領域是新的,一切從頭開始。而學前教育事業,目前是我們的薄弱環節,需要花大量精力,開荒破土。比如政府職責問題,專項資金問題,教師編制問題,教師地位和待遇問題等,都需要花大力氣攻堅破難。因而,樹立怎樣的事業觀,對自己來說格外重要。我想,自己應該把教育工作作為自己的事業,積極主動的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著眼長遠,計畫好工作思路,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要有大局意識,熟知木桶短板理論,不管崗位怎么換,不管領導怎么換,咬定青山不放鬆,堅守教育事業這一大舞台,憑良心和責任感好分工的工作,為領導分憂,為民眾解難,為教育事業貢獻一份應有的力量。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懇請各位領導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指導我們學前教育事業,一如既往地監督和幫助我成長。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