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黨支部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情況匯報

益陽高新區謝林港鎮清溪村位於益陽市中心城區西南部,占地面積3平方公里,共有17個村民小組608戶1780人。其中黨員68人(包括大學生“村官”黨員2名)。在城鄉統籌發展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政策背景下,益陽高新區按照益陽市委的統一部署,按照“突出產業特色,主攻基礎設施,全面科學規劃,分步組織實施”的總體思路,戰略性提出清溪村打造立波文化品牌,突出鄉村體驗特色,發展旅遊文化產業,高標準推進清溪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幾年來,清溪村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2010年農民人均收入超過8000元。村級固定資產達500多萬元,現金存款200多萬元,年收入40萬元。清溪村先後被省人民政府、省旅遊局、省環保局、省建設廳評為“湖南省新農村建設示範點”、“湖南省農業旅遊示範點”、“湖南省省級生態村”、“湖南省特色景觀旅遊名村”、“湖南大眾最愛之旅遊目的地”、“湖南省五星級鄉村旅遊區”。

一、前一階段工作進展情況

根據中央和省委、市委有關檔案精神、按照高新區工委及謝林港鎮黨委的統一安排部署,我村高度重視、迅即行動,精心組織、認真部署,在高新區工委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的具體指導下,經過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我村創先爭優活動呈現出“思想重視、組織有序、進展順利、氛圍濃厚”的特點,初步實現了高起點開局、高質量推進的階段性目標。

(一)高度重視,周密安排

創先爭優活動啟動後,當得知來山省長親自到村辦點,我村黨員幹部精神振奮,倍受鼓舞。先後益陽市委書記馬勇、副書記胡忠雄、市委組織部長彭愛華等領導到我村調研活動開展情況,均要求清溪村將創先爭優活動的工作內容與清溪村的實際結合起來,找準載體,創造特色,先行準備、先行啟動、先行推進,力爭將清溪村辦成全市乃至全省創先爭優活動的示範點。高新區工委書記陶世群同志多次深入村組指導活動的開展。我村結合村情,逐項研究、逐項落實,不斷確立和完善創先爭優活動的目標和內容:一是成立了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迅速部署安排創先爭優活動,保證了活動的正常和有序開展。二是及時制定和印發了創先爭優活動的實施方案。有計畫安排部署了創先爭優活動的各個時段的主要任務。三是精心籌劃和準備。於6月8日在村委會議室召開了創先爭優動員大會,對我村深入開展創先爭優進行全面部署和動員。四是通過製作宣傳欄、懸掛宣傳橫幅、張貼宣傳標語、發放宣傳資料等,大力宣傳創先爭優活動有關內容,在全村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

(二)聯繫實際,確立主題

創先爭優活動全面展開以後,我們深入學習研究,深刻領會上級精神,廣泛徵求黨員和民眾意見,結合本村工作實際,確定了“文化強村、產業富村、和諧建村、隊伍帶村”的活動主題。

“文化強村”,就是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地域文化與民俗文化、名人文化與名作文化等融為一體,形成我村獨特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尤其注重打“山鄉巨變”牌和“立波”牌。還舉辦了“中國首屆鄉村文化旅遊節”、“清溪書韻·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走進山鄉巨變第一村”等文化主題活動。“產業富村”就是狠抓傳統農業產業升級,發展旅遊產業及相關服務業,促進富民增收。“和諧建村”就是廣泛行使民主權利,構建和睦的人際關係,形成良好的工作生活秩序,保持優美的生態環境。“隊伍帶村”就是緊緊抓住黨員幹部這一關鍵因素,充分發揮他們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引領我村實現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我村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主題口號的提出,使全體黨員更加深刻的了解在農村黨員中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重大意義,極大鼓舞了大家參與此次活動的積極性。

(三)與時俱進,探索新路

1、 在經濟發展上,積極探索“參與主體多元化、生產經營市場化、農民收益最大化”的新型農村合作化道路

清溪村因上世紀50年代的“農村合作化”造就了“山鄉巨變”,隨著時代的變遷,農村的發展要走一條新型農村合作化的路子。這不是過去簡單的人與人、戶與戶、物與物的合作,而是政府、社會、集體、企業、農民的有機大合作,和各種資源的有機大整合。如我村按照“政府獎扶,農戶自主”的原則進行的民居改造和引進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和中國國家畫院在清溪村設立的“清溪書社”就是“參與主體多元化”的成功嘗試。

“生產經營市場化”主要是把農民手中的資源變為資產,進行市場化運作,比如我們按照“散戶集中,公司經營”的土地流轉原則開發的“百畝荷塘”、“立波梨園”等項目就是把農民的田土作為資產,投入到清溪公司獲得固定回報。尤其是集科普性、參與性、互動性於一體的體驗式旅遊項目——清溪生態農場,把原來荒蕪的土地經過流轉,由分到合,由合到分,使土地效益得到了充分發揮。

“農民收益最大化”就是讓農民多方面、多渠道持續的增收致富,這是我們探索新型農村合作化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如村民在流轉土地能得到固定收益,再到清溪公司參加勞動又多一份收益,同時還從土地上解放出來,發展餐飲服務業,大大增加了收入。

2、在黨的建設上,探索“弘揚傳統、與時俱進、注重長效”的新路子

“弘揚傳統”是我們黨建黨幾十年來形成的一整套科學的黨建規範,並形成了一些優良傳統。這是“傳家寶”必須繼承並發揚光大。為此我們進一步健全了“三會一課制度”,組織黨員開展了“三重溫”活動,即“重溫黨章、重溫入黨誓詞、重溫入黨申請書”。同時還結合我村實際,組織黨員開展了再讀《山鄉巨變》,再學“三同一片”作風活動。

“與時俱進”是為了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對黨的建設的新要求,我們堅持與時俱進,通過改革創新,不斷改進和加強黨的建設,一是按照上級的新精神新任務開展工作。如支持高新區的項目建設,黨員幹部帶頭做好征地拆遷工作;二是圍繞村民的新追求、新願望、新要求開展工作,如隨著村民私家車的增多,村委發動民眾新修了20多公里的連戶道路;三是根據黨員隊伍出現的新情況開展工作,如對流動黨員的管理。四是採取現代新技術新方法開展工作,如利用遠程教育和手機黨課等。

“注重長效”主要是強化了五個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強教育,解決黨員的內在素質問題。二是健全制度,解決黨員的行為規範問題。三是創造佳績,解決民眾擁護問題。四是典型示範,解決民眾努力方向的問題。五是清正廉明,解決民眾信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