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匯報

2010年,我站以創建市級文明單位為抓手,求真務實,開拓創新,認真履行各項工作職責,紮實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取得了明顯工作成效,得到區委、區政府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現將有關創建工作匯報如下;

一、健全工作機制,夯實創建基礎,為創建活動有序、有效、有力開展提供保障

1、 抓班子,帶系統,健全工作機制。一是健全領導機制。2010年,我站堅持把文明創建工作納入全站工作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以站主要負責人任組長、支部支委為成員的文明單位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並明確站支部宣傳委員劉漢中同志負責制定創建工作規劃,組織實施創建方案,並落實檢查指導各項活動、經費保障等一系列措施,全面促進創建工作穩步推進。二是完善責任機制。我們把創建工作目標分解為組織建設、隊伍建設、硬體建設、業務工作等方面,責任落實到每個人,並把創建任務目標完成情況作為年終獎先評優的重要內容,與工作目標獎懲掛鈎。通過落實責任制充分調動每個同志參與創建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創建工作有條塊計畫、有督辦落實、有評比考核,形成“一把手抓兩手,一班人兩手抓,全員參與、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建立協調機制。在創建活動中,我們狠抓自身創建的同時,按照“條塊結合”的原則,積極爭取上級文明辦的指導,及時報告工作進展情況,並加強派出機構文明創建的督導,積極做好各項協調工作。站領導班子成員按照“團結、務實、高效、創新、廉潔”的要求,在文明創建活動中以身作則,每個支委結合一個派出分所的創建指導工作,發揮了較好的模範帶頭作用。

2、抓制度,重實績,細化效能考核。一是制定創建方案。年初制定了文明創建工作方案,召開全站文明創建動員大會,把文明創建活動具體落實到每個崗位,同業務工作一起安排部署,一起督促落實,一起考核驗收。二是完善規章制度。年初制定並印發了《關於印發畜牧***總站(***衛生監督所)工作、學習、管理規章制度的通知》(亭牧字〔2010〕1號),對文明辦公、首問負責、廉政建設、誡免談話和失職追究等十個方面的制度作了明確規定,增強了全體職工崗位責任意識,使單位各項工作有章可循。三是推行百分考核。制定並下發了《關於印發<亭湖區畜牧***總站(***衛生監督所)崗位目標責任制考核辦法>的通知》(亭牧字〔2010〕2號),對所有人員工作職責都進行了細化,採取百分考核辦法,每個月對全體職工進行一次考核獎懲,設考核獎勵金,考核獎勵金130元/月.人,有效地調動了全體職工的學習和工作積極性,激發了全體職工參與文明創建的熱情。

3、 抓環境、重建設,夯實創建基礎。一是改善辦公環境。對基層5個檢疫分所進行了全面改造,實行辦公室、檢疫室、值班室“三室分開”,區所統一製作了檢疫工作職責、票證管理、產地報檢網路等18項制度,在分所辦公室懸掛上牆,辦公室配備了電腦、固定電話、傳真等辦公設備,檢疫室配備了顯微鏡、快速檢測箱等檢疫設備,分所在醒目位置懸掛統一製作的燈箱,每個基層分所辦公室和值班室都配備了空調,改善了分所工作環境,有效地保障了檢疫工作的正常開展。我區這一做法得到了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省畜牧局領導專程到亭湖進行了觀摩和調研,高度讚譽:“亭湖這種創舉堪稱蘇北第一”,並專門編髮了簡報,在全省宣傳和推廣。全市09年度動物衛生監督工作總結暨檢疫工作現場會在亭湖召開,專門安排參觀現場和聽取相關經驗介紹。二是開通專業網站。成功開通了亭湖畜禽網,使該網成為宣傳亭湖畜牧***工作的主渠道,服務全區養殖戶的大平台和溝通各界人士的好視窗。以此作為政務公開的第一渠道,公開政務信息、行政審批事項、工作職責、辦事程式、服務承諾、熱點解答、投訴電話和舉報信箱等,自覺接受民眾監督。在運作過程當中,形成了欄目設定科學、資料更新快捷、社會反響良好等自己鮮明的特色,開通以來,一般每周都有新文章,已發表文章1500多篇,點擊60000多次,而且都是民眾關注的、對畜牧生產技術有指導作用的和反映畜牧部門工作情況的,內容真實,貼近養殖戶,可讀性強。三是規範行政審批。將畜牧業行政審批許可事項全部進入農林局行政服務視窗,實行“一個視窗對外”、“一次性告知”、“一站式辦結”,堅持做到 “四明”辦公。即項目審批把涉及的法律法規向服務對象講清楚,做到“理明”;把辦事程式和要求一次向服務對象說明,做到“事明”;把工作程式、申報材料、承諾時限、收費標準等編製成服務指南,做到“透明”;把良好的職業道德形象呈現給服務對象,做到“文明”,極大地方便了辦事企業和民眾,滿意率達100%。

二、認真履行職能,創新防控思路,為畜牧業經濟發展和人民民眾食肉安全保駕護航

1、創新工作方式,科技推廣與套用效果明顯,畜牧業綜合效益顯著提升。畜牧業是我區農業三大主導產業之一,是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占農業總產值的一半以上。2010年,我們創新發展理念,努力促進養殖增收。一是創新工作思路,促進養殖增效。2010年上半年,原料上漲、畜禽產品價格下跌嚴重影響了全區養殖戶增養、補欄的積極性。對此,我們深入廣大養殖戶(場),開展調研,制定對策,引導養殖戶加強內部飼養環節的管理,節本增效,同時積極引導養殖戶成立專業合作組織,申請品牌認證,提高畜禽產品市場競爭力,擴大銷售渠道,增加銷售收入。全區新建規模養殖場114個,新建收益超100萬元的養殖小區10個,新建養殖業雙百工程23個,生豬、肉禽、蛋禽規模養殖比重分別達到45%、52%、79%,畜牧業生產總量穩中有升,全年實現生豬出欄66.5萬頭,同比增長0.4%;家禽出欄1270萬羽,同比增長1.5%;肉類產量7.517萬噸,同比增長0.13%;禽蛋產量14萬噸,同比增長47%;奶類產量0.48萬噸,同比持平,養殖業綜合效益顯著提升。二是開展指導服務,推進科技入戶。大力推廣實用技術和配套技術,廣泛開展科技培訓,提高農民的科學養殖水平,提高畜牧業生產效益。在全區實施了畜牧科技入戶示範工程,對600個生豬養殖大戶和600個家禽養殖大戶,實行重點培訓,採用“手把手”、“面對面”的技術指導方法,指導示範戶套用優良品種和主推技術,不斷提高養殖戶的科技素養和飼養、防疫等技術的實際運用能力,努力促進我區畜禽規模養殖的健康發展。同時,深入開展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示範縣項目,從畜禽養殖大戶中遴選300個生豬養殖戶和200個家禽養殖戶作為農業部科技入戶示範戶。三是加強宣傳引導,推廣健康養殖。通過集中培訓和觀摩現場,引導規模養殖戶和養殖小區開展生態健康養殖示範創建,全區10多個規模養殖戶(場)推行標準化生產、提升動物防疫水平。技術人員從布局規劃、生產流程、設施設備、飼養管理、糞污處理等方面指導規模養殖示範戶改善飼養環境,提高養殖生物安全。還加強畜禽健康養殖模式和關鍵控制技術的研究、宣傳和培訓,大力推廣“生態養殖、綜合治污”的養殖模式,積極推廣生豬“零排放”的發酵床養殖等新技術,降低養殖污染物排放,提高畜禽機體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免疫能力,極大地控制和減少了動物疫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