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讀後感:讀《周國平文選》後的心得體會

初二讀後感:讀周國平文選後的心得體會

讀一本書其實是從標題開始,進而是目錄,然後是序言,再才是正文。這本散文集的標題很是普通,對內容的了解要從目錄開始。散文是按日期分成幾個專題的,從專題的名稱來看,很富有哲學的味道。只有一個人生,今天我活著,守望的距離,各自的朝聖路,安靜,每一個都可以作為一個命題,而寫成一篇篇乾澀難懂的文字,但是每一篇散文的標題,都是些貼近生活的內容。有旅遊(《旅+游=旅遊?》)、擠車(《從擠車說到上海不是家》),還有一些有關生活態度的,《消費=享受?》、《愉快是基本標準》。

從生活中來表達自己的人生哲理,也許準確地說是從我們通常都會需要的情況或是都會思考的問題出發,來談一些看法。例如在《旅+游=旅遊?》一文中,有這樣三個問句“恬靜的陶醉在哪裡?真正的精神愉悅在哪裡?與大自然的交融在哪裡?”,從一個旅遊的現象而引出這樣三個問題的思考,而這些思考其實不僅限於旅遊,而是我們的生活。

他的文章不僅是故事加感想的散文,也許是我有短時間看了太多的《讀者》,基本上對一個故事加上就是論事的一點評論的八股格式,而大多是些信念、注重細節之類的,寫出某個具體的道理,而讀者很難有自己進一步的思考,缺乏“可持續發展”性。他的散文至少也是事情加思想,而給讀者留下了繼續思考的餘地。

他的散文融合了生活和哲學。有他的散文而引發的對人生的思考雖然深刻,但是不乾澀。前幾日看了幾頁《蘇菲的世界》,雖然把哲學放在了有豐富情節的故事之中,但終究是有“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的基本哲學命題,需要集中的思考,也許也有一些對思想的壓力,這樣的思考是有味道的。但是在周國平的散文中,借生活事件和尋常的命題而思考一下人與自然、孤獨也未嘗不是一種輕鬆的思考體驗。既有一種思考的快樂,又不至於有思想的壓力,在我看來,這也是他的一個成功之處。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思想,與社會的現象相違背。《何必名校》便是如此的一篇,記得陳丹青有篇《教育的現實和現實的教育》,主題顯然一致。但是陳丹青是借中美教育之差異而同批中國教育體制,也許是因為此文作序的需要,而《何必名校》則是通過自己小時候經歷的描述來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周國平散文,甚至包括今日在看的隨筆集《人與永恆》,都是從自身出發,通常用第一人稱(我在摘抄中有一段評論),更具主體性,而少一些排他性。也許有對現實的坦然。

也許他的散文的出色之處在於從普通的命題出發,表達了自己的思想,而帶動了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