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課學習心得總結

第三, 通過學習和老師的講解也讓我更進一步認識到 ,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也是當代我國和我黨的主題。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把發展作為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我們所謀求的發展,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政治文化相協調的發展,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進步的發展;是不斷提高人民民眾生活水平,最大限度地維護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發展;是緊跟科學革命潮流,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大膽吸收和借鑑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緊緊把握時代脈搏的發展;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的持續發展,同時也是人的全面發展。xx大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這是黨帶領人民民眾取得的實踐經驗的新總結,是思想理論上的新成果,反映了我們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系列重大問題上的新認識,體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新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學習貫徹xx大精神,要結合實際深入領會和掌握這些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在工作中認真加以貫徹。黨的建設是實現黨在新世紀各項任務的根本保證。我們的黨是能夠深入民眾、深入實際、深入基層,認真調查研究,傾聽民眾呼聲,關心民眾疾苦,切實幫助民眾解決困難,誠心誠意為民眾謀利益,團結和帶領民眾不斷前進的。輝煌在於創新,希望更在於創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任務,國內外新形勢帶來的新挑戰,向我們提出了這樣的要求:高揚開拓創新的旗幟,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技術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前進。

一個沒有科技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化面臨著新的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要瞄準世界科學前沿,集中力量,大力協同,努力形成我國的優勢領域。努力力發展信息、生命、材料等科技領域,加強原始科學創新和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關鍵技術創新與集成。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文化發展繁榮的必由之路。廣大文化工作者要敢於打破先進文化發展的各種束縛,積極探索,大膽進行文化理論創新、觀念創新、制度創新,不斷為先進文化注入新活力。因此要大力培養創新人才,支持有獨創精神的‘小人物’和青年人才。” 創新的時代,需要創新的思想,更需要創新的實踐。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們以前未曾遇到過的一種全新的實踐過程。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遇到的困難與風險將更加難以預料,面對的問題將更加尖銳與複雜,但我們堅信,依靠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就能充滿生機與活力,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一定能早日實現。

由此我深刻認識到,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艱苦奮鬥是我們黨的傳家寶,同時艱苦奮鬥顯示了強大的力量。艱苦奮鬥是一座大熔爐,錘鍊著我們黨的堅強意志;艱苦奮鬥是一所大學校,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可以說,我們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鬥發展壯大、成就偉業的。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為此感到自豪,但我們決不能自滿,決不能懈怠,決不能停滯。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肩負的任務還很艱巨。即使將來我們的國家發達了,人民生活富裕了,艱苦奮鬥的精神也不能丟。丟掉了艱苦奮鬥的精神,也就失去了本色,失掉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