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總結範文之三

一、以擴大黨建覆蓋面為目標,推動街居黨建向社區黨建轉變

*街道是*市人口和地域最大的街道,同時也是一個黨政機關、事業單位與各種新型經濟社會組織聚集的典型區域。人口構成複雜和地域面積廣讓街道黨工委深刻感受到,市場經濟繁榮發展帶來的城市社會結構和利益格局的巨大變化,以及隨之引發的經濟社會生活和人際關係的新矛盾、新問題。同時,也深刻認識到社區這一社情民意的聚匯點、社會各類矛盾的聚焦點,必將成為新時期黨的工作的聚力點。如何適應形勢,使黨的工作機制與社區建設、發展相適應,做好黨的工作在社區的延伸拓展,海北街道黨工委從占領社區陣地入手,採取了有效措施。

一是以變應變,創新組織形式。街道黨工委以社區整合為契機,對社區黨組織進行健全調整,明確社區黨支部在社區建設中的核心領導地位。與此同時樹立“大黨建”的思想觀念。街道黨工委主動加強與社區單位黨組織的溝通與聯繫,摸實情、勤協商,逐步使單位黨組織認識到參與社區黨建既是形勢發展的需要,也是本單位黨建工作的延伸。在取得共識的基礎上,成立了由社區單位黨組織領導參加的海北街道社區黨建工作委員會,在社區黨支部分別成立社區黨建聯席會。通過簽訂社區共建協定,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變過去的街、居黨組織“單兵作戰”為現在的社區單位黨組織“合成作戰”,形成較為完善的街居、社區黨建工作網路。其成效具體表現為,一是有利於組織協調轄區單位黨組織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二是取得了轄區單位對社區建設與管理工作的大力支持。如獅城社區黨支部在開展共建活動中,9個駐地單位聯合出資18萬元對社區內道路兩側人行道進行彩磚鋪裝,改善了社區環境;原一通機械廠無償將300多平方米的廠會議室轉讓東山北社區作為黨支部活動用房。在去年創建全區綜合示範社區活動中,為完善社區配套設施,許多轄區單位主動伸出了援助之手。兩年來,轄區單位為各社區提供的資助折合金額達到7萬餘元。三是實現了社區資源共享,改善了街道黨建工作條件。海北街道社區黨建聯席會議成立後,各成員單位的教育、活動設施逐漸開始向社區黨員和居民開放,為街道開展黨建工作免費提供場所,收到了明顯成效。

二是因地制宜,消除黨建空白點。積極探索“兩新”黨組織組建方式和活動方式。一是加大組建工作力度。專門成立工作小組,對社區內“兩新”組織黨員基本情況進行調查摸底,並針對“兩新”組織點多、面分散、職工流動黨員人數少的特點,積極創造條件建立黨組織,做到成熟一個、建立一個、鞏固一個,累計建立“兩新”黨組織6個。二是採用多種組建方式。按照獨立組建、聯合組建、上掛組建等多種方式,合理設定黨組織。對不具備成立黨組織條件的企業、中介組織、個體工商戶,黨員併入社區黨組織或行業黨組織管理;對沒有黨組織和黨員的企業,由街道黨工委派出黨建指導員。三是豐富活動內涵。開展了“班子建設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發展業績好、民眾反映好”的“五個好”活動,並在基礎條件好的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中開展創建規範化黨組織活動,有力提高了“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水平,湧現出了鑽石廣場有限責任公司黨建工作典型。四是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管理。重點在暢通三個渠道上下功夫。即暢通談心交流渠道,建立了黨員談心交流制度和組織談話制度,幫助流動黨員消除隔閡,同時增強組織對黨員的了解;暢通評議監督渠道,開展黨員“亮相”活動,為民眾認識黨員、評議黨員創造條件;暢通聯管渠道,使黨組織與企業、流入地密切聯繫、加強溝通,變單向管理為多向管理。同時,進一步完善動態管理機制,建立融登記、核實、轉接、督查、服務為一體的管理機制,把流動黨員管理引向正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