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黨建年終工作總結

四、積極推進黨的建設,促進工作全面發展一年來,在市委組織部的統一部署下,農業局黨建工作以繼續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為前提,以黨的建設為核心,以開展創建“五好”支部和創建“五型”機關為抓手,緊緊圍繞現代農業建設的主題,以“三同”、“三有”為目標,全面開展創建工作,確保了農業局工作全面發展。 

1、樹立典型——推動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局農技中心何正義評為國家七部委評為傑出實用技術人才,永安鎮農技站王漢青同志被農業部評為“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標兵”。局黨委以此為契機,在全局系統廣泛開展學先進,

立新功的活動,把黨建工作與局各項職能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為全局各項事業發展提供思想、組織、人才保障。他們的先進事跡,在廣大幹部職工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學先進,爭貢獻已尉然成風。何正義同志免耕直播油菜新技術推廣,羅彩霞同志金桔標準化生產以及水果套袋,王漢青超級雜交稻栽培技術集群套用,徐雨順同志的蔬菜栽培等等,一大批農業專家紛紛脫穎而出,為我市產業升級換代立下汗馬功勞。正所謂培養一位專家,帶動一個產業,培育一個示範戶,致富一方農民。 

2、轉變作風——感動基層,感動農民,感動企業。實行領導聯科室,科室聯產業,幹部聯鄉鎮的工作機制,局與科室、幹部簽定目標管理責任書,作風承諾書,開展關注農村,關愛農民,技術服務進農家活動,工作重心下移,由原來坐等農民上門向主動上門服務轉變,抗旱期間,全局有120名技術幹部日夜奮戰在抗旱第一線,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選調25名思想較好,專業技術精專家聯繫500戶農業科技示範戶,每年下鄉不少於100天,幫助示範戶發展一個產業,並帶動周邊5000戶農戶一起致富,採取專家—示範戶—周邊農戶的輻射跟蹤模式,帶動新農村建設。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感動基層,感動農民,感動企業。正如永安鎮紅旗村的老丁所說:農業局幹部真的和我們打成一片了,他們才是我們的貼心人。 

3、統籌兼顧——農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農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因此,我們始終以關注民生作為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狠抓質量農業,打造無公害農產品品牌,為此我們嚴把三關,確保我市農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嚴把源頭關。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由原來粗放生產經營到科學耕作,指導農民嚴格按照農業生產規程操作,全市標準化生產示範面積達20多萬畝,產業涉及到糧食、蔬菜、油菜、水果等產業,參與農戶達56000戶。 

二是嚴把市場準入,在鄉鎮配備二員一室(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監督員、農產品質量檢測員、農殘檢測室),在農業生產基地建立“三檔案”(即農業投入品購進檔案、生產檔案、農產品銷售檔案),農業加工企業、學校、賓館、醫院建立“三台帳”(即調進批次、檢測和使用台帳),做到凡入必檢,凡出必檢。建立了農產品生產到銷售全過程的監管鏈條,建立了質量追溯和責任追究體系,形成了覆蓋全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網路。通過這些措施,有效地解決了“看得見的管不著,管得著的看不見”的問題。 

三是執法監督關。為了防止一些不法商販企業流於形式,偽造生產、銷售記錄及其違禁投入品的使用,市農業執法大隊會同工商、食品、技監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檢測,發現問題及時查處,保優罰劣,為全市農業生產營造一種良好的發展氛圍。通過這些措施,我市農產品質量明顯提升,優質農產品成為暢銷貨。今年我市的蔬菜每年外銷達50多萬斤,沿溪沙龍新園蔬菜合作社今年蔬菜畝平收入達8500元,創歷史新高,大圍山水果根本不用拿到市場上去銷,長株潭等周邊地區市民利用雙休日到果園去採摘,且價格高出市面1.2元/斤。實踐證明,黨建是全面工作爭先進位的基礎,是無窮的動力,是保障,我局黨建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見了實效,但還有很多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和開拓。我們將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形成堅強的中流砥柱,以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帶出一支思想與時俱進,能力適應工作要求,作風過得硬的工作隊伍,堅持民主意識,民本意識,強化勤政務實,努力開創工作新局面,創造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