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校學習體會:談談我的理想、信念、責任

通過對教師教育學院黨校活動課的學習,我深刻的認識到: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們應該拒絕平庸,以青春的激情點燃理想;告別脆弱,以堅硬的脊樑擔當責任;超越空想,以實際的行動書寫忠誠。這是第一節課老師告訴我們的,這幾句話一直被我銘記在心,成為推進我不斷前進的內在動力。下面我就以上幾點談談我的理解與認識:

一、拒絕平庸,以青春的激情點燃理想。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我們每個人都從幼年一步步走向成熟,就像沿著一條河流逆勇而上。而河流的源頭,屹立著一座雄偉高峻的雪山,令人神往。我們把它稱之為——理想。一個最美的字眼!理想,包含著我們對未來的嚮往,對未來的希望,對未來的美好的憧憬。

有了理想,人生就變的充滿意義,—切似乎清晰、明朗地擺在你的面前。什麼是應當去做的,什麼是不應當去做的,為什麼而做,為誰而做,所有的要素都是那么明顯而清晰。於是生活便會添加更多的活力與激情。使我們自身隱匿的潛能得到充分地迸發,為實現高素質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當然,用理想點亮人生並不是一句宣傳的空口號,我們應該將其付諸於實際行動中來。實踐,只有實踐才能化理想為現實。理想之花燦爛,理想之果甘美,要想使理想開花結果,必須用辛勤的汗水來澆灌。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行動很重要,空有理想有什麼用。去奮鬥,去努力,去實現,才有價值。有一位哲人說過:“夢裡走了許多路,醒來還是在床上。”它形象地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不能躺在夢幻式的理想也就是空想中生活。雖然空想的意境有時候很美妙,甚至遠遠超越了按步驟實現的理想,但它們最終都會流於虛幻和空無。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們應當樹立服務於人類的遠大理想。這是我參加黨校學習的最大收穫。以前的我也有一些模糊的理想,但那些都是“小我”的,甚至可以說是“自私”的。但如今,我覺得我的理想變得更加清晰、更加明朗了,那就是:為實現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

二、告別脆弱,以堅硬的脊樑擔當責任。

責任是我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社會中,我們每個人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每個人也都在承擔著相應的責任。人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擔各種責任,小至對家庭、親戚、朋友,大至對國家和社會。此外,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們還有一項根本的責任:對全人類的偉大事業負責。

作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鄧小平在經歷了幾次重挫後,仍然沒有卸下祖國人民賦予他的重大責任,憑著一種能屈能伸的頑強意志及過人的雄才膽略,致力於國家的發展,人民的幸福,挽救了中國。這叫責任。

責任體現了一個人的心態、態度、原則、作風、風格、習慣、思想。責任能讓人離成功更近。對於學生來說,有了責任才能學好。有了責任才是成長了。成長了就是有責任了。一個不知對自己的人生負有什麼責任的人,甚至無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責任是什麼。

人活在世上,必須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一個人認清了他在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並且在認真地做著這些事情,他就會獲得一種內在的平靜和充實。他知道自己的責任所在,因而關於責任的種種虛假觀念都不能使他動搖了。

三、 超越空想,以實際的行動書寫忠誠。

三國時期,袁紹手下的重臣審配,當時袁紹已經死了,他輔佐袁尚,袁尚在城外被曹操擊敗,當時袁尚只想著逃命放棄了鄴城,可是審配一直不放棄,因為他知道鄴城是袁家的首府,也是河北的門戶,命門,一旦放棄,袁家就徹底失敗了,所以他只帶領城中的殘兵守城,曹操大軍多次攻城都被他擊退,後來他的侄子審榮貪圖富貴,出賣了他,開打了城門,當時曹操極度欣賞他,說要給他很多賞賜,然後重用他,可是他就是不降,後來曹操要殺他的時候,他還說:“我的主公(袁紹)的墳墓在北方,我一定要向著北方死去!”後來曹操同意了他。

這是一則關於忠誠的故事。縱觀古今,多少人用生命唱響了忠誠的強音,多少人用他們的壯舉詮釋了忠誠的命意,多少人用他們最後的聲音,他們永恆的忠誠,感動了我們,使我們潸然淚下。

忠誠是什麼?忠誠是成長中的我們對祖國不變的誓言,即使腳踏荊棘也絕不後悔;忠誠是道路上的挫折對信念千百次的錘鍊,即使大雪迷途也絕不半路折中;忠誠是戰場裡的水火對生命無情的考驗,即使捨棄生命也絕不退縮膽怯。

忠誠是一種人格特質,它能給人帶來一種自我滿足感,更加懂得自重,它是時時刻刻伴隨著我們的精神力量。與忠誠一直相伴的是努力,忠誠是當今社會彌足珍貴的高尚品德。而且,在危難時刻,這種忠誠會顯現出它更大的價值。忠誠是建黨立業的需要,也是每個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