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幹部“五個基本”建設活動心得體會

近來,我局立足於機關黨組織和黨員的實際,致力於做好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大力推進“五個基本”建設,力求機關黨組織有穩定可靠的基本隊伍,標準規範的基本陣地,務實有效的基本活動,可靠管用的基本制度,長期必要的基本保障,確保黨的組織正常運轉,黨的工作全面覆蓋,黨員作用充分發揮。

一、抓好基本隊伍建設

一是加強基層班子建設。選好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及時整頓軟弱渙散、不起作用的基層黨組織,大力加強理論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基層領導班子整體素質,提高班子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二是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做好發展黨員工作,注意在生產一線發展黨員,注意發展年輕黨員,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認真做好處置不合格黨員工作,引導黨員自覺履行義務,保障黨員充分行使權利。三是加強黨員教育管理隊伍建設。選好配齊黨員教育職能機構工作人員和基層黨務工作者,充分發揮他們在黨員經常性教育中的骨幹作用。按照素質較高、數量適當、結構合理和專兼職相結合的要求,建立一支黨員教育師資隊伍,有計畫地組織他們深入基層開展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同時加強對黨員教育隊伍的培訓和管理,幫助他們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四是加強後備幹部隊伍建設。對農村後備幹部隊伍要實行“遞進培養”,注重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致富帶頭人培養成農村基層幹部。廣泛吸納各類優秀人才,儲備一支年紀輕、素質高、潛力大的後備基層幹部人才隊伍。五是加強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建設。做好入黨積極分子隊伍的培養、教育和管理工作,著力解決農村黨員“青黃不接”和年齡老化的問題。

二、抓好基本陣地建設

一是建立固定的黨員學習教育場所。每個基層黨組織至少要有一個管理規範、功能綜合的黨員活動室。同時要充分發揮各級黨校在黨員經常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縣市黨校要把黨員教育培訓作為主要任務。利用各類院校、培訓機構、革命紀念地和科技示範基地等方面的教育資源,建立黨員教育基地。二是建立黨員發揮先進性作用的實踐陣地。要建立黨員責任區、示範崗和教育實踐基地,建立黨員聯繫困難民眾、老黨員和老模範的聯繫點,建立下崗職工黨員“雙建雙帶”、黨員互動、結對幫扶、技能培訓等基地。三是建立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宣傳陣地。每個黨組織要建立宣傳欄,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弘揚先進文化和先進典型。

三、抓好基本活動建設

除常規性活動外,各基層黨組織還要開展崗位練兵、技能比武、自主創新、結對幫扶、雙培雙帶、雙為雙爭、設崗創星、黨員幹部“心聯戶”等各有特色的、與黨員和民眾利益密切相關的主題實踐活動,力爭一個類別一個主題,一個地方一個特色,提高基層黨員參與的積極性和民眾的支持度,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

四、抓好基本制度建設

推行村民自治、村委會“直選”或“海選”之後,農村黨支部在行政村的核心領導地位受到了一定的衝擊和挑戰。一些村級“兩委”關係出現了錯位、推諉,甚至對立等不協調的新矛盾,導致農村基層班子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下降。一些村幹部作風不民主,習慣於“家長制”、搞一言堂,有的甚至落實政策“缺斤少兩”,民眾埋怨情緒、牴觸情緒大,導致村民集體上訪事件時有發生。有的則因村務不公開、公開不真實、不完全、村級管理不規範而導致民眾怨聲載道或集體上訪。村級管理亟需民主化、制度化、規範化。要結合基層黨建示範點創建和新農村建設,著重抓好村級組織的“三化十二制”建設,即在村黨支部工作中,建立支委會工作、兩委聯席會、村級重大事項聯章聯簽、村委會向黨支部報告等四項制度,推進黨支部工作規範化;通過建立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村委會工作和村民管理等四項制度,推進村民自治法制化;通過建立村務公開、民情懇談會、民主評議村幹部和村級財務委託代理等四項制度,推進民主監督程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