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鄉鎮工作總結

2011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xx大、xx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全面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我鎮調結構、保增長、促發展、惠民生的關鍵之年。我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和帶領全鎮幹部民眾,以鄧小平理論和“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市委“綠色的經濟崛起”發展戰略,堅持以“發展、富民、保平安”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綠色轉型”和“綠色再造”為主推力,加速構建綠色現代產業體系,最佳化發展環境,爭當我縣推動綠色的經濟崛起的排頭兵。

一、抓好產業項目建設,推動經濟綠色發展

2011年我鎮工農業總產值預計3.37億元,與去年相比增長了9.1%,其中農業總產值2.37億元,比增4.4%;工業總產值預計1億元,比增22.0%;鎮級機動財力預計達300萬元,比增2.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預計5900元,比增20.1%;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預計300萬元,比增7.1%。全年糧食種植面積40336畝,糧食總產量18040噸。目前,我鎮有果樹示範基地6個,面積5000多畝,有科技示範戶53戶,面積1300多畝,其中掛鈎戶41戶,面積800多畝。

(一)工業發展迎難而上

為實現縣委、縣政府關於推動蕉嶺綠色的經濟崛起,加快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目標,我鎮堅持突出抓好重點項目工程建設,加快水泥產業“綠色轉身”,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一是致力於廣東油坑建材有限公司的建設,力促征地拆遷工作按時保質完成。該項目總投資6.5億元,已投入建設資金1.6億元,預計2011年6月底前可建成投產。項目完成後,可新增鏇窯水泥產能180萬噸,實現年產值5.4億元,為縣財政增加稅收約8000萬元;二是積極扶持企業做強做大,重點抓好皇馬二期工程建設、龍騰二期工程建設的征地拆遷工作,協助皇馬水泥公司尋找石灰石資源,擴大了企業的生產規模,促進了企業發展;三是整合資源配置,淘汰立窯水泥,使水泥產業實現綠色化、功能化和可持續發展。我鎮根據有關檔案的要求,協同有關部門,採取有力措施,對下南水泥廠實施關閉工作,同時鎮黨委、政府致力於協調處理維護好原廠職工的利益。目前,已妥善處理好下南廠職工簽訂解除勞動關係契約,並已向法院提交破產申請程式。

(二)農村經濟穩中有進

為進一步鞏固農業經濟的基礎地位,我鎮結合實際繼續加大發展區域優勢明顯的特色農業和高效農業:一是建立大豆種植基地。以省婦聯、省農業廳、華南農業大學開展“創建南方大豆種植示範基地,扶助農村婦女增收致富”活動為契機,推廣“政府(婦聯)+高校+企業+基地+農戶”模式,在徐溪片建立大豆種植基地,扶助當地民眾拓寬增收途徑。二是抓好“黃坑茶”品牌建設。繼擦亮“黃坑茶”品牌後,我鎮堅持以市場經濟為利益導向,以引導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為契機,成立了黃坑茶專業合作社,對茶葉進行標準化生產,發揮茶葉發展的集聚效應,讓更多的民眾走上致富之路。

(三)名貴樹木再掀熱潮

我鎮今年通過召開會議專題研究討論本鎮今後發展種植名貴樹木的思路,制定發展規劃,繼續加大宣傳,積極發動能人老闆、幹部民眾種植名貴樹木,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今年植樹節,我鎮投入專項資金5萬多元,為本鎮民眾,特別是貧困戶免費發放名貴樹木近萬株,充分調動起幹部民眾積極性,再次掀起種植熱潮。在鞏固老基地的基礎上帶動新基地的發展,在福嶺村和獅山村新發展種植名貴樹木1000多畝,並依託梅州農業學校掛鈎新鋪鎮的有利條件,加強全鎮種植戶的技術管理指導服務。迄今為止,全鎮共種植名貴樹木十多個品種,近70萬株,種植面積為3187畝,其中百畝以上的名木基地有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