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學校工作總結

(二)督導結合,落實管理規定。

首先是定時檢查,落實每月的月檢制度,落實期初、期中、期末常規工作檢查,學校、教導處還經常不定時、不定人的教學督查,使每位教師都加強責任感,整個教學過程都必須重視,值日校務成員也經常進行推門聽課,結果校園網上通報,通報時不但提出問題,還要提出改進的希望和建議。增加了督查課堂教學的隨機性,使教師重視每一節課的教學,杜絕上無準備之課。

四、教學研究,豐厚學校發展內涵。

(一)校本教研常規化。

學校將教學研究與教師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緊密結合。一是充分利用兩個平台(周二議課和周四教研組教研)。每周二下午第二節課後為各備課小組議課的時間,內容有研究教學計畫,教材分析,問題會診,教學程式方法策略討論等。每周四下午第二節課後是各科教研組活動時間,主要開展專題討論,即教師針對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交流解決的方法、策略,也有問題會診、經驗交流,課例分析,說課、評課等活動。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研究運用主要採用由點到面,骨幹帶動等方式,突出實踐環節,目的是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主探究問題,合作解決問題。本學期的公開課,示範課,訓練課大都緊緊圍繞這一新的教學模式開展,全年共上“三疑三探”公開課70多節,很多老師已堅持將這一教學模式套用到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各教研組今年都把“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的學習研究和推廣作為主要內容。國小教研室還組織了“三疑三探”說課競賽,有11位老師

積極參與,6位老師獲獎,受到學校的獎勵。

(二)課題研究實現新突破。

教學研究已是我校教師體現價值的風尚,課題研究在校內全面開花,張蘭芳申報的(七個一分層教學法)被批准確立為省級教研課題,王浪利老師申報的“中國小各科教學方法改革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實踐能力發展研究”被批准確立為市級研究課題,白彥革等七位老師申報的“中小學生厭學心理研究”被批准確立為市級研究課題。在他們的帶動下,教師隊伍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圍,促進了學校文化的建設,帶動了學校整體工作的提升。

五、教師素質全面增強。

2024年教育局開展的“‘整章建制,提高管理效益’為主題的教學管理鞏固年”活動,學校充分抓住這一有利契機,想方設法創造各種機會,積極開展各種教師素質提高活動,著力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專業素養。

(一)師德師風建設紮實有效。學校把師德教育作為新一輪教師培訓的首要任務和重點內容,認真學習貫徹白銀市《加強中國小教師隊伍管理和職業道德教育的通知》,全體教師努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以平和的心態,積極的行動,把教師工作視為實現人生價值和獲得幸福的坦途,真正做到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做一名讓學生喜愛,讓家長尊重,讓同行敬仰的教師。一年來,全體老師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做出了許多不平凡的業績,在平川區先進教師評選中,劉彩霞被評為平川區先進教師,李紅梅被評為平川區優秀班主任,趙紅林、賈麗所帶的班級被評為平川區優秀班集體,王浪利獲得全區教育教學成績優秀一等獎,劉秉傑、楊彥平、陳高美、何耀芳獲得全區教育教學成績優秀二等獎,高潔獲得全區教育教學成績優秀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