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民政局工作總結

一、工作成效(一)城鄉低保實現動態管理規範運行

1、城市低保工作從完善和規範各個環節,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入手,主要做了以下兩方面的工作:

第一、理順關係,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為了規範低保工作程式,增加透明度,我們將調查和初審工作交給水洛鎮政府和三個社區居委會,形成了低保對象申請、居委會入戶調查、鎮政府初審並公示、民政局複查後審批、保障金按月由農行代發、保障對象憑證領取的規範化發放程式。制定了收入申報、審批程式、資金核發、定期走訪、數據統計、資金管理、資料歸檔等一整套較為規範的工作制度。按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和《甘肅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辦法》,結合我縣實際,經多方徵求意見和反覆討論,制定了《莊浪縣城市低保工作手冊》、《莊浪縣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細則》。通過各種規章制度的不斷建立和完善,使城市低保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證了城市低保工作的規範運行。

第二、規範操作,嚴格法定程式。我們嚴格按照國務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和《甘肅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辦法》,從嚴審批,規範運作。一是在工作方法上以入戶調查為主,突出“問、看、議、訪、算”五字法。二是在工作重點上,首先以“三公開”、“五到位”為目標,全面實行透明管理,陽光作業。“三公開”即是將保障政策、保障標準、保障金額、發放程式、發放時間等向保障對象公開;將申請保障的人員名單、確定的保障對象及其家庭收入情況、補助標準等在居委會和企業張榜公布;將最低生活保障範圍、內容、程式、工作標準、承辦人員,聯繫電話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其次是堅持把好“五關”,保證“五到位”:即一把申請關,保證登記到位;二把收入評定關,保證審核到位;三把會議審批關,保證責任到位;四把政策關,保證貫徹到位;五把落實關,保證兌現到位。三是在工作要求上堅持“三個原則”,即在資金許可的情況下,低保標準儘量提高;鼓勵勞動自救,救窮不救懶;力求公正、公平、不徇私情。在調查認定低保對象時,層層把關,三級審定,堅持實事求是,公開辦事,讓民眾參與到整個過程中來,徵得民眾認可。四是完善三個工作程式:⑴保障資格申請、審批和註銷程式。嚴把戶主申請、入戶調查、張榜公布、鎮政府審核和民政局審批五個環節。⑵保障金髮放程式。保障金必須由農行按月代發,逐月上報。⑶保障對象和補助標準調整程式。保障對象和補助標準實行動態管理。對享受低保待遇的人員,堅持每半年複查一次家庭收入,補助標準及時調整,對家庭收入和成員有變化的保障對象,及時辦理停發、減發、或增發手續,發揮動態管理合理、公正的功能。

今年,經調查審批新增城市低保對象x戶x人,清出因收入增加不符合低保條件的戶x人,淨增戶x人,現在共有保障對象x戶人,其中年城鎮退役士兵和轉業士官人,離下崗人員x人,離退休人員人,失業人員x人,三無人員人,其它人員x人,平均月人均補差元,月發保障金x.x萬元,全年共發放兌現保障金萬元。

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我們始終堅持確保農村特困家庭有飯吃,有衣穿,不外流乞討,確保農村社會穩定的原則,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第一,低保對象的確定必須實行“四個公開”、“五個程式”。“四個公開”指低保規定公開,低保範圍公開,保障對象公開,保障標準公開;“五個程式”指(x)本人申請(x)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評議(x)張榜公布(x)鄉鎮人民政府審查(x)縣民政局審批。第二,在確定保障對象過程中,主要做到了“三防止”、“四準確”、“四不批”。“三防止”即防止只憑村上申報不入戶調查,防止優親厚友,防止憑印象或道聽途說;“四準確”是家庭成員和關係要搞準確,家庭人均收入和生活支出要算準確,申請保障原因要查準確;“四不批”指申報內容不清不批,手續不全不批,不按表格填報不批,對象不準不批。對不務正業、賭博偷盜、懶惰成性、超生及婚喪大操大辦等造成生活困難的不予批准保障。第三,注重低保對象的調查摸底。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把調查對象分為以下三種:一是無勞動能力戶。二是重病戶。三是天災人禍戶。第四,對於低保對象在實施低保救助後,如自然災害造成生活困難的可在實施災民臨時救濟時給予補充救濟,即雙重救助。第五,加強監督檢查力度,督促低保政策落實。每季度深入鄉鎮對照檔案名冊,走訪低保戶,督促檢查低保資金落實情況,要求縣上下撥的保障金必須按核定的補助標準如實兌現。同時,我們對低保戶的來信來訪和電話反映的問題,及時認真的做了調查處理,並將帶普遍性的問題行文通知各鄉鎮進行對照檢查,以求及時糾正,確保低保資金的正常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