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僑聯2010年工作總結

2010年,在區委區府的領導和市僑聯、區委組織部、區委統戰部的指導下,南岸區僑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以xx關於僑務工作“三個大有作為”為導向,緊緊圍繞僑聯中心工作,團結全區歸僑僑眷,務實創新,圓滿完成了既定的各項任務,僑聯全面建設邁上了新的台階。

一、以服務中心為重點,僑聯工作不斷取得新成績

隨著僑務工作重心由落實僑法向參加社會經濟建設的職能轉變,抓好僑務經濟是對新時期僑聯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面對新要求,我會一班人不等不靠,緊緊圍繞區委區府提出的“激情創業、科學發展,加快建設民富區強的和諧南岸”總體目標,積極發揮自身優勢,開拓創新,為促進我區經濟新一輪跨越式發展努力服務。一是積極牽線搭橋,開展引資引智工作。 我會結合自身特點,主要從三方面開展助推經濟工作。一是廣泛收集整理僑的海外資源信息和區招商引資信息,建立招商引資信息資料庫,搭建海外僑商投資諮詢平台。二是積極通過在區歸僑僑眷向廣大海外僑胞宣傳重慶,推薦南岸,邀請他們回渝考察投資,為他們提供政策諮詢等。今年,受我會邀請,香港模具科技協會、德國揚子經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裁嚴澍先後來區考察,尋找投資項目。三是積極爭取市僑聯支持及市華商會對我區的支持。今年5月市僑聯彭燁主席帶領華商會有關領導來我區考察,攜手我區開展了 “聚力助推城鄉統籌·僑界行動”活動,與我區達成招商引資協定。6月組織我區招商局前往廣東參加“粵港高科技產業·重慶市投資項目推介會”,拓展了我區招商引資渠道。四是加大力度多方式、多層次、多角度進行招商引資的對口聯繫,爭取優資、優企落戶南岸。重慶歐亞男科是一所規模較大,實力較雄厚的專科醫院,我會以解放思想、擴大開放的姿態,積極與之對接,目前正在千方百計排除萬難,多方協調,力爭該項目早日落地南岸,為轄區老百姓帶來更多的實惠,更好地促進健康重慶、健康南岸的建設。二是積極參政議政,為我區經濟發展獻計獻策。參政議政是僑聯工作重要內容,也是廣大歸僑僑眷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建設的最直接體現。我會始終把它作為中心工作之一抓實抓好。首先是做好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培訓工作。今年,我會兩次組織兩會代表委員,就如何參好政議好政進行了培訓,並請老同志進行了經驗交流,提高了代表委員參政議政能力;另一方面,積極組織僑界10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圍繞國計民生,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為全區和諧發展和統籌城鄉建設貢獻才智。我會圍繞“城市建設管理年”主題,積極組織全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前往民宗局、各宗教勝地、南坪商圈、廣陽鎮、農水局、旅遊局等單位進行調研,撰寫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生態山水城區建設打造宜居南岸》提案和《南岸區鄉村旅遊發展研究》調研報告,為區委區府決策提供參考。同時積極關注社會熱點、難點,廣大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的保護等。一年以來,共撰寫提案議案68件,區政協大會發言材料1件、上報市僑聯提案6件、上報區人大14件和上報區政協47件。三是積極做好信訪工作,促進和諧南岸建設。僑聯的工作實際上是做人的工作,做社會穩定工作。積極為黨和政府分憂,為廣大歸僑僑眷解難,促進社會和諧,這是我們工作的又一著力點。一方面立足本職,做好廣大歸僑僑眷社會穩定工作。一年來,我會共接待歸僑僑眷來信來訪93件次,問題涉及工資福利、醫療保險、房屋拆遷、子女入學就業、財產繼承、出境出國、家庭糾紛等多方面,僑聯耐心細緻為他們講解的關政策,協調相關單位,共同化解矛盾。確保了全國兩會和奧運會期間無人上訪。另一方面,積極投入區委區府部署的機關幹部大下訪工作。我會領導主動到歸僑僑眷較多的彈子石等街道和南坪等鎮,幫助街鎮化解社會矛盾,圓滿完成了區委區府下達的下訪任務,增加了社會和諧,促進了社會穩定。

二、以開拓創新為動力,僑務工作不斷打開新局面

僑聯其人民團體性質,決定它既非職能部門,又非權力部門。在新形勢下如何更好推動僑聯工作,擴大其影響力,實現更好地為僑服務,為地區經濟社會建設服務,這是僑務工作者必須認真去思考、大膽去實踐的問題。為此,我會主要著力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一是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支持。黨委政府的支持是僑聯開展工作的最根本保證。為爭取黨委政府對僑聯工作更多支持,我會積極靠嘴勤、腿勤,做到見縫插針,通過正式或非正式匯報方式,向各級黨政領導匯報、宣傳僑聯工作,促進了僑聯工作局面不斷打開。二是以黨建推動僑建,努力擴大工作平台。做好僑聯工作,組織是保障。一方面積極協助在僑企中成立黨組織。為進一步加強黨對僑的領導,我會積極參與、配合區黨建工作主題年活動,幫助僑屬企業金梭裝飾集團公司黨支部、重慶昊晟玻璃製品有限公司黨支部開展黨的建設工作,擴展了黨的統戰工作陣地。第二是積極落實市僑聯僑聯工作進社區和區委統戰部統戰工作進行社區的有關要求,我會繼去年僑聯彈子石分區成立後,於2010年7月在基礎教育口成立了僑聯基礎教育分會,進一步延伸了我會工作手臂和舞台。三是豐富維權手段,增強護僑能力。由於僑聯角色局限性,在維權過程中,僅憑僑聯一己之力,往往力不從心。為此,我會緊緊結合自身實際和區情,採取如下措施,確保僑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其一是通過“五僑”聯動,加大維權力度;其二是積極發揮僑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作用,幫助鼓與呼;其三是積極與區法務部門合作,加強與各級機關部門協調,督促僑法的落實;其四是開展與重慶鋒度律師事務所合作,成立僑聯維權工作站並掛牌,與區司法局建立了司法傷害鑑定合作關係,為廣大歸僑僑眷提供義務法律諮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