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東西塔、開元寺導遊詞

各位團友,您可以抬頭數一數這東塔共有幾層?是的,它並非我們平時所說的“七級浮屠”,而是五層八角樓閣式建築,就佛教含義而論,五層古塔象徵中國南方較為盛行的大乘教“五乘說”。同時,各位還可看到石塔每層都有人物浮雕像,合計一塔共有80尊,兩塔則有160尊石雕人物像,這些人物大都是中外歷史上對佛教頗有建樹的名家。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西塔的兩尊人物浮雕,一是長鬍須的蓮花觀音,二是手持大刀保護唐三藏去西天取經的孫行者。有人確認這位誕生於南宋的孫行者是成書於明代的《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原始模特”。說來有趣,90年代,六小齡童到泉州開元寺時,

曾被邀請登上西塔與南宋的石刻“孫行者”合影留念,本地傳為佳話。 

各位還可看到,在東塔下面須彌束腰部位有四十方連環畫式的石刻浮雕畫,其中有一圖“經來白馬”尢為珍貴,它講述的是佛教如何傳入中國的故事。其它幾十幅浮雕畫取材的大部分是兩千五百多年前,印度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誕生—出家—悟道—成佛等經典故事,而上述故事中人物穿的卻都是中國宋代服飾,真可謂是“入境隨俗”。

拔地而起的東西塔創建至今七百多年,經受了風雨雷電的洗禮。特別是公元1604年(明萬曆年間),它們與泉州另一標誌景觀——宋代洛陽橋一同經受了八級大地震的嚴峻考驗,東塔剎頂上八條鐵鏈震斷了七條,塔身安然無恙,洛陽橋同樣紋絲不動。迄今為止,雙塔塔基沒有下沉,塔身沒有傾斜,雙塔屹立如山、巍巍壯觀。所以,在泉州流傳這么一句話來形容做人要有骨氣的名言佳句,“我站起來就是東西塔,躺下去就是洛陽橋。”

可以說,東西塔是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標誌,也是泉州古建築的“制高點”。“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可惜出於文物保護的目的,我們今天無法登塔。他日若有機緣,各位登塔遠眺,泉州風光盡收眼底,意趣無窮。

東西塔講解到此結束,給大家10分鐘時間,與這巍巍東塔合影留念。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