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導遊詞

讓我們往上登攀,目標是黑嶺。這是尖峰嶺的一座高山,站在山上,可以觀看到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的全貌,也就是所謂的"四海畫卷"。在畫卷的最上層,藍白相間呈遊走狀的"海"是雲海;在畫卷的中層景深處,深藍色呈靜止狀的"海"是真的大海;在畫卷的下層,五色斑斕而又以綠為底色、呈波動狀,並且傳來喧囂聲的"海"是林海;再就是時隱時現的遮天蔽日、汪澤恣肆的霧海。但一旦霧海出現,它總要遮蓋別的"海"。因此"四海"同時看到總是不太可能的。喲,透  過海霧,前方那個浮在上面的綠島是什麼所在? 啊,那就是海拔1412米的尖峰嶺主峰。它山勢雄偉,狀如臥虎。從虎尾到虎頭,曲線緩緩升起,但到了虎頭,曲線突然垂直下滑,墜人谷底。顯然主峰的一側是懸崖峭壁,下面是萬丈深淵。尖峰嶺的氣勢就是如此雄偉。據山里人講,目前還沒有通往主峰的路,一般遊人是難以攀登上去的,這要等待探險家來開拓。 

在通往黑嶺的路上,可以看到非常完整的七個層次的植被呈垂直分布。第一、第二層次是海拔100米以下的有刺灌叢、稀樹草原,它們多半已被開發為農業用地。第三層次是海拔100-400米的熱帶半落葉季雨林,受氣候影響,樹木多會落葉。第四層次是海拔300-700米的常綠季雨林,這裡生長著以龍腦香料植物青梅林為主的樹木,多不落葉,已具備熱帶雨林特徵。第五層次是海拔300-900米的溝谷雨林,植物生長在三面環山、高溫高濕的溝谷地帶而呈現更加典型的熱帶雨林特徵。第六個層次是海拔600-1100米的熱帶山地雨林,這裡生長的植物結構最為複雜,熱帶雨林特徵也最明顯。眾多參天大樹,巨大的板狀根,多種多樣的附生、寄生現象,組成一幅瑰麗多姿的熱帶森林景觀。第七個層次是海拔1100米以上的山頂苔薛矮林,林地上有氈狀層,樹木低矮彎曲,樹幹上附生著濃密的苔薛植物。

登高望遠之後,我們該住下來歇息,消消暑熱了。最好的地方是天池。

尖峰嶺氣候宜人,盛夏也只有24攝氏度,一年更有3-4天的霜期。對於炎熱的海南來說,無疑是一處極好的避暑勝地。從尖峰鎮出發上山,經過18公里行車山路就到了天池。這是在海拔810米山地上托起的一泓碧波,池水深10米,屬於罕見的高山湖泊。這裡是森林公園生態旅遊的中心景區,四周群山環抱,湖光山色,林海莽莽,十分寧靜。天池湖區年平均氣溫只有19攝氏度,最高氣溫不超過30攝氏度,已建起多家酒店和度假村,是著名的避暑度假勝地。"住在天池的避暑山莊,夜來萬籟俱寂,唯有月亮的清輝;人們望著群山的黑影,體味林木的清香,曠闊、雋永的感覺油然而生"。"清晨的天池尤如一幅水墨畫,遠山近黛,水霧裊裊,那般慷懶和詩意有如不黯世事的小姑娘濃睡之後的欠伸。"這是一位散文作者對天池的形容。如果您尚有餘興,夜間可以到黑瑪腦般的天池湖面上蕩舟,槳聲船影,月色迷朦,別是一番情趣。 

從天池出發,沿著彎彎曲曲的林間小徑攀登,很快就進入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的主題--熱帶原始雨林保護區了。我們先到山水植物園。這裡早先就是原始雨林,但經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砍伐(間伐)之後,已經變為原始次生雨林了。原始雨林同原始次生雨林的區別,就在於原始雨林從未被採伐過,而原始次生雨林卻是被採伐過的,雖說沒有"斬盡殺絕"。由此而派生出一些其它區別:原始雨林樹種豐富,樹齡各異,老樹、珍貴樹木以及附生、寄生、藤本植物比較多,原始次生雨林則不然。 

好,在經過此前的"熱身運動"之後,大家對原始雨林的特徵已有所了解,現在就直奔主題,到真正的熱帶原始雨林里去吧。對於只是從電視電影裡看到南美和非洲熱帶雨林情景的遊客來說,這真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呀,這煙波浩渺的熱帶原始雨林簡直是一個不為外火所知的神秘國度。千年古樹、巨樹、奇樹、奇花異草以及"空中花園"、絞殺、板根等雨林特有的生態現象隨處可見;溪澗流水、林海濤聲和鳥鳴蝶舞讓人體會到雨林的古樸清幽。野鹿奔跑和群猴嬉戲會給你帶來驚喜,但聽見熊豹吼叫也真夠令人心悸。這是一片深沉的綠海。高可接天的巨樹,伸出奇形怪狀的板根和氣根,擋住人們的去路。古老的蕨類植物和高山榕,毫不客氣地攀到巨樹肩膀上顯示其存在。各種菌類從落葉和自然折倒的老樹里探出腦袋。數不清的奇異植物或互相依存,或互相續殺。附生於古藤上的"空中蘭花",似林中仙子萬般風姿翩然突現。腳下是岩石、青苔。空中不斷地有雨滴落下,其實那是熱帶雨林特有的葉露,正因此它才得了個"雨"字。

此時此刻,你或許會感到驚奇:這五花八門近乎雜亂無章的世界,怎么同不枝不蔓疏密有致的北方森林全然不同?是的,確實大不一樣。可是你所看到的雜亂無章,恰恰就是熱帶原始雨林區別於其它森林的地方。它所反映的正是熱帶原始雨林最重要的特點:物種的無限豐富性。

在這裡,我們除了可以看到生長在"珍稀園林"里的所有樹種,還可以看到其它各種稀奇古怪的植物及其生長形態。人們總結了熱帶雨林獨特的生態景象,歸結為"十大景觀":空中花園、獨木成林、絞殺、大板根、活化石、老莖生花、夫妻樹、九龍攀鳳、叢林疊翠、通天樹。所謂"活化石",指的就是各種桫欏,它是侏羅紀年代比恐龍還要早的植物。所謂"大板根",指的是有點像飛機的螺鏇槳一樣的板狀根,一顆大樹有幾塊大板根支撐著,再大的風雨也能巋然不動。再看"絞殺":高山榕的種子落在一顆大樹上,在暖濕的氣候條件下長成許多氣生根。氣生根拚命吮吸大樹身上的養份,同時很快延伸扎進土壤變成支柱根。支柱根一邊繼續吸取大樹身上的養份,一邊吸收土壤里的養份,很快壯大起來,把大樹緊緊圍抱住,最終代而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