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伏羲山飛龍峽景區導遊詞

現在我們來到的這個三叉路口,北邊是去著名的神仙洞森林公園方向。而我們今天則要更上一層樓,到西邊的伏羲山主峰去走上一遍。馬上就要進入盤山公路,希望大家小心。

走過盤山公路,上到山頂,我們優良傳統到了又一個世界,是啊,您看,天變藍了,地變遠了,人的心情也開朗起來了,一切的煩惱也都離我們而遠去。這裡現在已是海拔平均在900米以上,涼爽的空氣,藍天白雲,我們真的是來到了另一個世界。大家看,現在我們的左前方,那道綿延的山樑,就是有名的雙牛山,相傳兩條公牛幹仗,在此角力,直至將心都擠出身外,這東邊兩山之間,下邊的一座圓形小山,就叫牛心石,現在是一個村子的名字。

這雙牛山西部,面南,西二部分,岩石邊、犬牙交錯,怪石林立,並且全部是紅色砂岩,十分壯觀,那就是有待開發的紅石林景區。

過了紅石林景區,我們就要進入伏羲山的中心,尖山鄉政府所在地了。這裡,在抗日戰爭時期,皮定均司令員帶領我入路軍戰士,在這裡建立了豫西抗日根據地,這公路的右邊,舊尖山村,就是原來的“密北抗日民主政府”的在地,有舊址尚存。

過了尖山村以後,我們現在進入到了伏羲山最為壯觀美麗的地方,這裡的山頂處公路邊最窄處僅二十餘米,山下林密風清,谷深砦遠,山上如入雲端,有飄飄欲仙之感。我們不妨停一下駐足十分鐘,來領略一下這賞心悅目的難得風光。這山的北部,就是有名的落鶴澗,密縣的舊八景之一“蘭崖偶鶴”即擋此處,傳說過去有蘭公夫婦,恩恩愛愛,在此修練,後成正果,化做仙鶴飛去,這裡常留下偶爾的鶴影。實際上,同下林深岩險隊,山崖形似展翅的飛鶴,故而留下此一勝景。山下邊,就是滎陽環翠峪旅遊區的著名景觀:落鶴澗。

我們再往南部看,南邊的山下,就是新密的香峪寺旅遊區。大家可以從這裡看去,香峪寺谷深林密,一去十幾公里,從這裡看去,那幽遠的藍灰色的山峰和谷影,會給增添多么多深深的遐想啊!如果有時間,你不妨也可以去做一番探險吧!

現在,我們已走到了豫西抗日根據地的中心,田沖灣村了。田沖灣是山上的一個四面環山的小盆地,當年皮定均司令員的司令部就駐紮在這裡。在我們的左邊,就是田沖灣村。田沖灣過去的民居,全部是清一色的石頭磊砌的,叫石頭片房,集中而有特色,難得一見,現在還有少數房子沒有改造,有時間大家可以去領略一番。我們現在的路邊,面南座北,就是皮定均司令員辦公休息的舊址,房子是二層的窖洞,有暗門通向北邊的山頭,前幾年失修,現在準備重新恢復起來,讓大家在這裡看到革命前輩浴血奮戰的地方,珍惜我們今日的幸福來之不易。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伏羲山大峽谷景區。

伏羲山大峽谷景區坐落於新密市西北20公里的伏羲山山區,北接滎陽市,西鄰鞏義市,是連線三地的重要通道。伏羲山屬於嵩山山脈向東延伸部分,主峰五指嶺1108.5米,橫跨伏羲山全境。這裡氣候溫潤,四季分明,年降水量600—900mm,年均溫11.6℃,比市區低2.7℃,景區植被茂密,物種繁多,綠樹掩映,花木扶疏,有千年以上的的古樹名木數十棵,其中,具有“活植物化石”之稱的古亢樹,是伏羲山特有的樹種。鑲嵌在大山深處的大峽谷,終年流水不斷,谷底飛瀑、跌水、深潭、平湖,清幽涼爽,姿態萬千,風景秀美,巨大的岩石像被打磨過似的,平坦如鏡,潔淨光滑,遊客可以在這裡享受世間少有的“岩石浴”;峽谷兩岸岩石兀立,岩壁上天然石梯懸於空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動物形象惟妙惟肖。

景區總規劃面積5.3平方公里,以伏羲文化和紅石大峽谷為主要特色,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以臥龍台、文化隧道、望鄉台、八卦台、萬年栗、栗仙神祠、女媧補天處、神龜折足、五色石等景點為主,全面反映伏羲文化的形成、發展、傳播以及對後世的影響;下部以黃龍潭、黃龍廟、簸萁潭、立龍鍋潭、貫雲瀑(龍影瀑)、八分潭、烏龜拜壽、九龍潭、圖騰柱、馬蹄溝、沐雲梯、等景點為主,深切感受峽谷風光,體驗自然鬼斧神工。

遊客朋友們,為了保證遊覽順利進行,為了你們的安全,請不要隨意走動,不要到危險地段,做到觀景不走路,走路不觀景。

臥龍台

各位遊客,現在這個位置是景區觀景最佳處——臥龍台。站在這裡,即可以看到景區全貌,又可以將周圍的景色盡收眼底。請大家隨我手指的方向看,遠處山上有一座廟,名叫“始祖廟”,裡面供奉的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及其妻子女媧。早在八千年前,伏羲、女媧就生活在這一帶,伏羲作八卦、發明漁獵工具、制婚嫁之禮、創曆法、正姓氏、造書契制琴作樂等功績使人類從此由蒙昧進入文明,女媧摶土造人、煉五色石補天的故事至今還在民間廣為流傳。後人為了紀念他們,就建了這個廟,這座山也因此廟而得名——始祖山,又因伏羲為人文始祖,故又稱“人皇山”。請大家再向右看,這座山叫“牛丈”,“丈”即山的意思,相傳金牛大仙和銀牛公主這一對夫妻受到壞人的調撥,竟大打出手,結果,你一拳,我一掌,越打越凶,從洞內打到洞外,又打到雞冠嶺,從雞冠嶺又打到小頂山,然後打到五指嶺,昔日的夫妻成了今日的仇敵。結果,雙方都因用力過猛,將各自胸脯抵破,兩顆紅彤彤的心臟從胸膛跳了出來,落在這裡化成了今天所見的這座山。接下來,請大家向後看,此山名叫“郎寨山”,據當地村民講,當年楊二郎擔石追日,路過此地,就停下來歇息充飢,待他離去時,竟把一石塊落下了,天長日久,那個石塊就長成了這座大山。大家向下看,那就是大峽谷,讓我們先一睹她的紅顏,待會兒,我們就要下谷。遊客朋友們,站在這個開闊的平台上,你們的心胸一定非常舒坦。那么,接下來的五分鐘就交給大家自由支配,五分鐘後,還在這裡集合,切記,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