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導遊詞

1911年9月25日,辛亥革命“榮縣獨立”,成立軍政府,行使軍、政、財、文大權。軍政府設在縣署衙內。今舊址(即人民政府辦公大樓後面),由舊縣署的三堂、後堂及兩邊的廂房組成三合院。系木結構,穿斗梁架,單檐懸山式屋頂。兩堂合在一起,前有廊,廊寬1.6米。總占地700平方米。今為辛亥革命榮縣獨立歷史陳列室,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陳列館正廳檐上有胡耀邦題寫“辛亥革命首義榮縣軍政府舊址”的匾額;廳內正面,掛有吳玉章、龍鳴劍、王天傑、蒲洵的肖像;文物有木板“水電報”(複製品)、馬刀、鐵矛和歷史文告、照片等。院內植有花草、樹木,環境幽靜。

好了,說著說著我們就到了,現在請大家隨我一起下車參觀!

大家請看,我們面前的這幢建築就是鄂軍都督府的舊址,也是紀念館的主體建築。它最初是清政府設立的湖北咨議局,建築風格是模仿西方議會大廈的。樓前是同心廣場,寓意是“兩岸一新,和平統一”;樓後是議員公所;還有東、西配樓,其中東配樓專管陳列辛亥文物300餘件,許多都是世界罕見的珍品。

我們今天主要參觀的是紀念館的兩個基本陳列:一個是以紅樓為載體布置的《鄂軍都督府舊址復原陳列》;另一個則是布置於西配樓的《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記陳列》。

好,現在就請大家隨我一起進紅樓參觀《舊址復原陳列》吧!

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就是鄂軍都督府的會議廳了,它原來是咨議局的議事堂。在主席台正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一面旗幟,它叫做十八星旗,是武昌起義的軍旗,民國成立後,十八星旗被搬定位民國陸軍軍旗。旗上十八顆黃星代表的是山海關內十八個省份的炎黃子孫,紅底是鮮血,黑色是鐵、是武器,主題和象徵意義是十八個省份的炎黃子孫團結起來,用“鐵血精神”即武力來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在十八星旗左邊的這份文告是黎元洪被推為都督後發布的第一份文告,它的發布對於穩定人心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台口右邊有一張圖片,反映的是1912年4月孫中山先生訪鄂期間受到各界歡迎的情景。1912年4月孫中山在辭去臨時大總統的職務後,就首先來到湖北訪問。4月10日這一點,孫中山先生在這裡發表了演講。

這裡是外交部,革命黨人胡瑛曾任部長,它是1911年10月25日後鄂軍都督府所設定的九部(軍令、參謀、軍務、內務、外交、交通、理財、司法、編制)之一。它是鄂軍都督府代行中央政府職權的重要標誌。軍政府成立之初,曾給漢口的五國領事館發布過外交照會,呼籲承認中華民國。但五國卻遲遲不給答覆。直到10月17日,民軍和清軍在漢口劉家廟展開激戰,民軍大獲全勝之後,五國這才看到革命黨人的力量強大,於是就發布了一紙布告,承認民軍與清軍是對等的實體,他們保持中立。這份布告實際上是承認了民軍的地位,對清王朝是一個打擊。當然,這紙布告到後來也只是一紙空文,因為五國後來在暗中幫助袁世凱獲得了總統的寶座,由此可以看出,這些資本主義國家是十分不願意看到中國走獨立的資本主義道路的。

好,接下來,我們一起去西配樓參觀一下“武昌起義史跡陳列”, 它分為七個部分、九個廳。從清朝末年的武漢、武昌起義的孕育、到武昌起義的爆發、鄂軍都督府的建立,再到民國的肇建,和現在武漢首義的紀念。全景展現了武昌起義的歷史和影響。

鴉片戰爭後,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武漢也未能倖免。自1961年英國在漢口建立租界後,德、法、俄、日等國也相繼而來。他們以租界為據點,對湖北進行政治、軍事、文化上的侵略與滲透;與此同時,封建統治的危機也日益加深。面對內憂外患,統治階級內部也不乏一些有識之士,湖廣總督張之洞就是其中之一。為了挽狂瀾於既倒,他在湖北開始推行聳動中外聽聞的“湖北新政”,主體思想就是“中體西用”,就是用中國傳統的封建道德思想為根本,以西方先進的科技手段來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

甲午戰敗後,張之洞深受刺激,為了加強軍力,他開始在湖北編制“新軍”,新軍除了武器裝備、服裝有特點以外,張之洞還大力提倡讀書人當兵,投筆從戎在當時竟成為一種時尚,這就為革命黨人在新軍中宣傳鼓動新軍起義埋下了伏筆。張之洞在湖北的“新政”,客觀上為中國的變局準備著條件,而革命黨人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挫折之後走上了更加務實的道路,很多革命黨人都投身於起義,在武昌起義前夕湖北新軍1.5萬人中有1/3是革命黨人。

武昌起義成功後,革命黨人隨即成立鄂軍都督府,推舉原清軍第21混成協統領黎元洪為都督,並發布公告,宣告了中華民國的成立。清政府聞訊後大為震驚,急派陸軍大臣蔭昌、水師提督薩鎮冰統領水路大軍分途並進,直抵武漢;並重新起用袁世凱,委以重任,全權指揮水陸各軍進攻武漢。軍政府成立以後立即擴軍備戰,武漢市民踴躍投軍,不足3天,即募集到了3萬人,未經訓練便赴戰場與清軍展開殊死搏殺。由於民軍依託漢口街巷處處阻擊,清軍統領馮國璋竟悍然下令焚燒漢口,使繁華的街市變成一片焦土。

革命黨人黃興聽到起義訊息後,一路喬裝打扮,乘船到武漢,部署對清軍的反擊戰。其後由黎元洪委任黃興為戰略總司令一職,負責陽夏保衛戰。這座由泥人張製作的黃興蠟像反映的正是當年都督拜將的情形。這場戰役雖然以民軍退駐武昌而告終,但民軍以萬餘人之身軀血戰堅守14天,為其他各省的獨立減少了障礙,贏得了時間,可謂是“敗中寓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