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導遊詞之洪湖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現在的洪湖只有384平方公里,而其在歷史上最大的面積為734平方公里,人類的開發是造成洪湖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洪湖平時正常水位下的平均水深不到2米,最深處也僅5米左右,枯水時湖水幾乎可以全部泄容。現在國家正在推廣大面積的退田還湖,相信要不了多長時間,洪湖便會慢慢恢復昔日的容顏,到那時希望大家再來洪湖。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了洪湖之行的第二站——瞿家灣。瞿家灣距洪湖市區58公里,是一個典型的湖鄉集鎮,在我們腳下這條寬不到5米,長達400多米的石板街的兩旁就是明清一條街。這些建築古樸典雅、飛檐翹壁、雕龍畫鳳,大多是明末清初修建的,500多年過去了尚完好如初。1988年1月13日,這裡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1991年國家文物局曾兩次在這裡召開全國革命紀念舊址保護工作座談會。

瞿家灣彈丸小鎮,在革命戰爭年代卻容納紅軍,赤衛隊千軍萬馬,嚇得敵人膽戰心驚,它在湘鄂西革命中獨領風騷的歷史地位,連同在這裡發生的革命壯舉一起名揚九州。

徜徉在小鎮的石板街上,沉吟在舊址的每一處,這裡的“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湘鄂西省蘇維埃政府,湘鄂西革命軍事委員會”等39處舊址,都在向人們陳述那難忘歲月中血與火的戰鬥。湘鄂西區是形成較早,規模較大,堅持時間較長的蘇區之一,而瞿家灣是湘鄂西蘇區的紅色首府,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重要的革命根據地。

首先大家看到的這間是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舊址,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是中央特派機關,湘鄂西蘇區的最高機構。1931年1月,在黨中央召開的六屆四中全會上,王明的“左傾”路線在中央取得統治地位,3月,夏曦受王明派遣到達瞿家灣,建立了湘鄂西分局。從1931年3月至1932年9月,在夏曦錯誤思想的領導下,湘鄂西政治保衛局對湘鄂西蘇區進行四次“肅反”,一萬七千多名優秀的革命將士在錯誤的思想下誣害犧牲,使曾經發展到兩萬多的紅軍,到與六軍團匯合前只剩下了四千人。這是湘鄂西革命史上最慘痛的教訓,給湘鄂西的革命事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對面是湘鄂西省委會的舊址,1932年1月22日,湘鄂西省第四次代表大會在瞿家灣召開,選舉產生了以楊光華為首的中共湘鄂西省委。這次大會從政治上、組織上鞏固了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追隨者在湘鄂西的領導地位,為其全面,深入的推行左傾錯誤創造了條件,特別是借“肅反”之名,利用各種藉口打擊和殺害堅持正確路線的紅軍將領及地方幹部,造成了民眾與黨、與紅軍的關係疏遠,甚至導致不信任,妨礙了第四次反“圍剿”準備工作的進行,使革命力量受到嚴重損失。王明左傾路線的推行,加之國民黨政府實行經濟封鎖,洪湖中心區出現了難以克服的困難,糧食、食鹽和其他副食品嚴重短缺,財政收入銳減,物價上漲,軍政人員供給緊張,洪湖中心區面臨嚴峻地考驗。

接下來我們參觀的是湘鄂西革命軍事委員會的舊址,瞿家灣從軍事方面來講,可以說是中國工農紅軍二方面軍的發祥地。早在1927年“8·1”南昌起義失敗之後,賀龍,周逸群,段德昌等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僅僅依靠人民用梭鏢加土槍,以暴動的方式從洪湖地區拉開序幕,逐步擴展到湖南兩省西部的廣大區域,建立了鞏固的革命根據地,後因湘鄂西蘇區“肅反”的錯誤行為和洪湖蘇區發大水,革命隊伍被迫從這裡撤離,遷至監利縣周家嘴,後轉移到江南公安南平,與王震、肖克領導的部隊匯合整編成二方面軍,最後經歷了歷史上最艱難的二萬五千里長征,至此,瞿家灣作為湘鄂西首府的地位也暫告一段落。

好了,朋友們,參觀到這裡,這次的洪湖之旅就已經結束了,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歡迎您的再次光臨,祝各位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