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八大公山自然保護區導遊詞

朋友們,現在,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有關生態旅遊的一些知識。

關於“生態”這個詞,還是1896年美國博物學家厄恩斯特.海克爾創造的。意思是指植物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托馬斯說:“生態學”一詞,這是一個有關家的深奧而神秘的概念。整個地球都是我們真正意義上的家園。這就是“生態的家園”。

關於當今生態環境問題,我想向大家講幾個數據,相信會引起各位的注意:世界雨林正以每年1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由於森林遭到嚴重破壞,今天地球上2100多萬公頃農田已被荒漠化;土壤每年消失量高達200億噸;每天超過70個生物物種從地球上永遠消失,預計未來25年內地球上四分之一的生物物種有被滅絕的危險。

回歸大自然,到大森林裡去,享受大自然的森林生態旅遊已成為當今人們休閒的新時尚。

根據世界保護聯盟生態旅遊專家定義,“生態旅遊”是一種以自然環境為資源基礎的旅遊活動;是具有強烈環境意識的一種旅遊開發方式。而生態旅遊的主要載體就是保護完好的大森林。今天,大家將要去的地方叫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那裡是中國長江南部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原始森林。

八大公山距桑植縣城85公里,海拔自346米至2003米,由斗蓬山、杉木界、天平山三大林區組成,總面積4.49萬公頃。1982年確立為全省首批23處自然保護區之一;1986年經國務院確定為中國第一批20個國家保護區之一的森林和野生動植物類型自然保護區;1993年被納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網路;1998年被世界自然基金會列為全球200個重要生態區之一。就是憑這些“身價”和“頭銜”,可想而知八大公山在森林和野生動植物領域的地位,是多少顯赫和重要了。

(芭茅溪)從這裡往右去保護區,往左去芭茅溪。芭茅溪因盛產芭茅而得名,又因賀龍等十三條好漢當年在這裡刀劈鹽局而聞名。那是1916年農曆臘月二十八,青年賀龍回響蔡鍔護國討袁的號召,與12位窮苦兄弟首先拿搜刮民脂民膏的芭茅溪鹽局開刀,一舉端掉鹽局後,回洪家關豎起了起義大旗。因為賀龍使用的武器是兩把菜刀,從此“兩把菜刀鬧革命”成了賀龍元帥早期革命的代名詞。而“兩把菜刀鬧革命”的出處就在芭茅溪,從這裡往左走2公里就是劈鹽局舊址。現在我們前行的方向是: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所在地天平山。

(植物資源)保護區擁有目前亞熱帶地區保存最完整的、面積最大的原生性常綠闊葉林。森林植被保存完好,珍稀、孑遺植物種類豐富,類型多樣,有植物216科,2876種,包括51種瀕臨滅絕的植物種及其特有種,以珙桐組成的單優群落式混交林極具研究價值。有單科種6個,單種或少種屬60餘個,湖南新分布種80餘個,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7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樹種有珙桐、光葉珙桐、水杉、南方紅豆杉、白豆杉、銀杏巴山香榧樹、釧萼木等9種;屬國家二級保護樹種有連香樹、水青樹、鵝掌楸、杜仲等19種。你們看:這就是紅榧樹,這是檫樹,這是滇楸。這三種樹都是千年不朽的稀有樹種,古時候屬“貢木”,專供朝廷使用,民間誰濫砍伐就要殺頭的。明代正德年間,永順土司、茅岡土司、桑植土司等向皇宮進貢的“大木”中,除了大楠木,還有紅榧、檫樹、滇楸,彭氏土司、覃氏土司、向氏土司因為獻貢木有功,被朝廷升官、賜爵。民諺稱:千梓百樟萬年杉,抵不上紅榧一枝椏。長沙馬王堆、沅陵古墓均為紅榧、檫樹等奇木。你們看:這是水青岡,冠幅渾圓,枝密如網,每年春夏之交,各色花朵一齊開放,一棵樹儼然一座“空中花園”;這是香果樹,木質芬香,作碗櫃盛食物,夏天放數日 食物不餿;你們看這棵水青岡上長的是什麼文字?蝌蚪文?象形文字?還是難以破譯的天書?應該稱得上是個謎吧?

(樹群降雨之謎)八大公山的謎多著吶!有“物種基因庫”之稱的保護區內,胸徑50公分、樹齡800年以上的古樹就有40多萬株,堪稱中華之最。這裡是 湖南三大暴雨中心之一,降雨量十分豐富,一天之內,一時晴一時雨,小氣候特徵十分顯著。當然到了乾旱季節,也有十天半月沒下雨的情形。這裡,有的樹種群落就自行降雨。有遊客途徑一片林子時,樹葉子吧吧掉雨下來,把衣衫都淋濕了。而林子上空陽光普照,萬里無雲。科學的解釋是:乾旱季節,樹冠以下與空中溫差大,上熱下涼,當地面蒸汽上升時,一旦遇上小範圍的抬風,即漩渦風,把小蒸汽集中到一處,就會出現這種樹群下雨現象。

(珙桐王)這一帶叫珙桐灣,珙桐分布面積4.5公頃,眼前這株冠名“珙桐王”的古樹,已有1200年以上的歷史,其樹體高達28.5米,胸徑1.2米,冠幅18米,系“世界之最”。珙桐灣因大面積分布經第四紀冰川運動而倖存下來的珙桐而享譽遐邇,它不僅是重要的珍稀物種基地,而且生態環境開展生態觀光旅遊。五月花開時節,其花如展翅欲飛的白鴿,使人想起和平,歡樂,爛漫的春天,以及如鴿哨搖亮晴空一般的動人的歌唱....這種珙桐樹在全世界早已絕跡,為什麼它偏偏就能在這裡倖存下來,這不也是個奇蹟,是個謎嗎?

(動物資源)由於這裡地形複雜,氣候濕潤,植被覆蓋好,野生動物繁衍生息條件十分優越。保護區內已查證的脊椎動物有146種,有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動物15目28科86種。如金錢豹、雲豹、獼猴、毛冠鹿、蘇門羚、小鹿、白冠長尾雉、大鯢、紅腹角雉等。1991年聯合國野生動物基金會專家從糞便、足跡上判斷,認定保護區山中有華南虎。該區昆蟲資源也很豐富,現已採集到昆蟲22目、77科、4175種,其中發現新種34個。這裡的黑熊數在2000隻以上,據稱是國內數量最多的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