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導遊詞

第四個展廳介紹的是彝族的家文及習慣法。所謂家支就是家族的意思,它是父系血緣集團,有父子聯名的譜系。涼山彝族地區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權組織,而黑彝家支就起著政權的作用。習慣法是涼山彝族不成文的法律,它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奴隸制度的依據,包括人身占有與保護財產所有、犯罪、婚姻等方面,而依據習慣法作出的刑罰十分殘酷,往往是斬手、斷足、挖眼等酷刑。

第五個展廳是關於宗教、婚姻家庭與文學藝術。涼山彝族沒有成型的宗教體系,他們的信仰還處於祖先崇拜與萬物有靈的階段,鬼神支配著人們的思想行為。從事與宗教信仰有關的職業的人叫畢摩和蘇尼,他們各有其職,各司其法。蘇尼的主要職責是攆鬼驅邪,而畢摩是誦經安神祭祖,除此之外,畢摩還是彝族文化的傳播者和繼承者,是彝族的民間文化人。所以畢摩的社會地位也比蘇尼高。

涼山彝族的婚姻制度有兩個準則:等級內婚,家文外婚。即同一等級不同家族的人才有可能通婚。等級內婚是要保護血統的純潔,維護等級制度;家支外婚是避免近親結婚。這兩點是不能違反的,否則會面臨嚴酷的懲罰,甚至是死刑。

彝族有著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有創世史詩《勒俄特依》等一批代表作,還有大量反映彝族人民戰勝自然、戰勝邪惡的神話、故事、童話、寓言。作為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也有自己獨具特色的樂器,如口弦、三弦、月琴等。而以漆器為代表的工藝美術品更是達到了較高的水準。

第六個展廳集中展示了彝族的風俗習慣,有彝族盛大的節日 ——火把節、彝族新年,有絢麗多彩的服飾,有獨具特色的彝族一伙食,有獨特的婚禮、葬禮。目不暇接的實物、照片一定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後是民居院,這是一所典型的彝族民居,由木結構的板屋和土木結構的碉樓組成,板屋全部採用穿逗結構,集中展示了彝族建築的精華。

參觀完博物館,再往山上走就是瀘山寺廟和道觀中規模最大的光福寺。據《四川通志》記載,光福寺始建於唐朝,原名飛梁寺、大福寺,明憲宗成化年間改名為光福寺。光福寺山門匾額系原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先生題寫。光福寺各殿、閣均依山勢分級建造,寺內現保存有植於漢、唐時期的柏樹數株。還有著名的地震碑林,一百餘通百碑記載了1536年、1732年及1850年西昌三次大地震的詳細情況,包括時間、範圍、強度及地震的破壞程度,為地震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是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不少名人都曾光臨光福寺,明朝時狀元楊升魔被貶至雲南,途經西昌,借宿於此,時逢火把節,於是留下了這首詩: "老夫今夜宿瀘山,驚破天門夜未關,誰把太空敲粉碎,滿天星斗落人間。"過了光福寺,再往上還有文昌宮、觀音閣、玉皇殿等寺觀,大家可以一路看去。

下了瀘山,就來到邛海。邛海是四川最大的天然湖泊,它的面積為31平方公里,南北長11公里,東西寬5公里,平均水深 14米,最深處達34米。關於邛海的成因,自然少不了美麗動人的傳說。流傳最廣的是秦朝時樣潼縣沉陷的故事。至今還有一說,幸運的人就能看到水下古老的城池。其實,邛海處於一個斷陷盆地上,由於地殼運動,東部的螺髻山不斷上升,而邛海斷陷盆地則進一步下降,從而形成邛海。如果把西湖比作雍容華貴的貴婦,那么邛海就像清新質樸的村姑,它的美就在於它的恬靜、自然。在不同的季節,湖水會呈現深淺各異,純淨細柔的綠、藍、青各色,顯示出高原湖泊獨有的魅力。春夏之際,岸邊垂柳依依,藍天、白雲、青山倒映水中,你可以充分體?quot;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秋天,天高氣爽,月色溶溶之際,天地渾然一體,天上月、水中月交相暉映,充滿詩情畫意。而冬天,少了幾分煊囂的邛海,更有一種寧靜致遠的意境。邛海還是一個盛產魚蝦的湖泊,每年產量可達150萬斤。同時,也是開展水上運動的好地方,這裡曾舉辦過多次國際、國內比賽。

人們常說,最好的總在最後。那最後我們還剩什麼?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現在我們就去領略它的風采。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位於西昌以北70公里的一個叫沙壩的山谷中。有人會問,中國這么大,為什麼會把發射中心選在西昌呢?這得從發射衛星的要求說起。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也就是軌道距地面三萬六千公里的衛星,要求緯度低,海拔高,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轉產生的離心力,增加火箭的有效負荷,節約燃料,簡化火箭的設計難度。這裡的緯度是北緯28.2度,海拔1500米,符合這一條件。第二,良好的氣候條件,特別是晴朗的天氣多,第三,較好的交通條件,這兩點西昌也符合要求。最後,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當時還處於冷戰時期,我國的許多軍事、工業的重要項目都分布在三線地區,這裡群山環抱的地勢也符合當時的戰略思想。這樣,衛星發射中心就證式落戶西昌。從1970年開始建設,我們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了一座包括發射測試、指揮控制、跟蹤測量、通信、氣象、勤務保障等系統在內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綜合性航天發射場,也是我國目前唯一能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發射基地。1984年進行首次發射以來,至今已成功發射了國內外20多顆衛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創造了我國航天史上的許多第一:第一次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第一次發射外國衛星、第一次發射大推力捆綁式火箭等等。我們參觀的首先是指揮控制大廳,它是整個發射中心的大腦。這裡集中了我國最先進的各種航天測控設備。大廳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正前方一面20餘平方米的電視顯示屏及各種狀態顯示屏,它們隨時顯示著發射場的工作情況、火箭衛星的運行狀態及有關參數,專家們就是在這裡完成對衛星發射的指揮控制、數據交換與處理等工作,從而運籌帷幄,決勝太空。當年,美國前國防部長溫伯格走進這裡時,情不自禁的讚嘆道:西昌,休斯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