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陵廟導遊詞

歡迎各位嘉賓到黃陵廟瀏覽參觀。黃陵廟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古稱“黃牛祠”、“黃牛廟”。建此廟是源於黃牛助禹開江治水,在黃牛岩上留下神像的傳說。在這裡建黃陵廟是因為這裡是“九龍捧聖”之地是。何為“九龍捧聖”呢?就是從黃牛岩下有九條山嶺象九條龍,而龍頭所捧的位置就在大家現在所在的位置。這裡距三峽大壩壩址七公里,下距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5公里。

[山門]

現在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是黃陵廟的“山門”,因它外形象“山”字而得名,現存的山門是大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宜昌總鎮羅縉紳重建的。山門上的每一幅吉祥彩畫都有它的特殊意義,正中間下面的那幅藍色的是“雙鳳朝陽”,下面金黃色的是“二龍戲珠”,看到這裡大家一定會想為什麼鳳在上、龍在下呢?那是因為光緒年間是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的時期。正中陰刻的“老黃陵廟”的左邊是“南極仙翁倒騎梅花鹿”,右邊是“善才童子降妖龍”這是道教的檔案和佛教文化相融全的地方,接下來的那組浮雕是“九仙堂”,正中間那個抱著酒壺獨飲的是“草仙”,兩邊是“八仙過海”的八仙。左邊從最上面那個三角形的圖開始,依次為“國色天香”,下面是“一品清廉”,比喻做人象蓮花一樣潔白、清廉;“壽居耄耋”,祝願人們健康、長壽;小浮雕是“富貴吉祥”;有個黑色圓圈的是“福到口中”,最後的小浮雕是“歡天喜地”。右邊從最上面的三角形彩畫,依次為“鹿鶴逢春”、“四季如春”、“福在梅梢”,小浮雕塑是“人壽吉祥”,有個黑色圓圈的是“麟吐玉書”,最後在浮雕依然是“歡天喜地”。最後請大家看這幅門楹,這是宜昌總鎮羅縉紳親手所題,上聯為“神佑行人布帆無恙”,下聯為“踵成善舉棟宇維新”,這就是說當時來往的過客,文官下轎、武官下馬,都來這裡祭拜禹王,希望禹王保佑他們一路平安;而信善的人們所捐的香火錢使這裡的廟貌得以維新。裡面為大家準備了香火,可供大家祈福用。山門兩邊的鎮水神獸,名為“獬豹”,是非常兇猛的動物,它龍頭(象徵中華民族),鹿角(象徵吉祥),魚身(象徵水性)獅背(象徵勇猛)牛腳(象徵黃牛神)。

[禹王殿]

現在大家跟我在參觀黃陵廟的主體建築---禹王殿,它是國內最大的楠木建築,大家看它丹牆金頂、筒瓦獸脊、飛檐翼角、重檐歇山頂,這是典型的明代建築,它上懸有兩塊珍貴的匾額,下懸的“玄功萬古”是明崇禎辛已年(1641年),崇禎皇帝的叔叔惠王朱常潤所書,上懸的那塊“砥定江瀾”是出自女孩子的手筆,是乾隆14年(1749年乾隆皇帝的女兒“愛新覺羅.琪格”所書。“玄功萬古”也就是功德萬古流芳;“砥定江瀾”就是平治洪水,都頌揚了大禹治水的不朽功勳。現在請大家跟我參觀大禹神像。 這就是大禹扶耒開江治水的大型雕像,這是後世仿製的,以前的雕像被1870年的特大洪水衝到了西壩廟嘴,而當地信善的人們把它打撈起來,在那裡又建了一座黃陵廟,於是大筆一揮加了個“老”,從此,這裡就叫“老黃陵廟”了,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塊青石板就是當時人們朝拜禹王時跪的地方。大自然造出運動形成的三峽奇景,孕育著美妙動人的傳說。相傳遠古時期,從東海竄來12條孽龍,踞入巫山翠屏峰下的水簾洞中。它們經常出洞追逐打鬧,張牙舞爪,上下翻騰,捲來暴風驟雨,激起滔天巨浪,引發山崩地裂,洪水泛濫,當時,月宮中王母的寵女瑤姬,難耐天宮的寂寞,與姐妹悄悄溜出瓊樓玉宇,駕著祥雲遨遊山川,路過三峽,目睹孽龍為非作歹,於是撥下金釵刺死了這12條孽龍。...第 一範文§網整理該文章,著作權歸原作者、原出處所有>>>

這群惡龍斃命時,化成峭壁峻岭,堵塞大江流水,致使江水倒灌,瀚沒無數田園。人間頭領舜急忙遣鯀來治理洪水。鯀率百姓築堤堵水,始終未能治住洪水。舜帝再委派其子大禹接任。大禹採用疏浚的辦法開山排水,辛勤勞作,三過家門而不入,精誠之舉感動了瑤姬向大禹傳授無字天書,協助鑿開三峽,使滔天洪水化為清波,奔瀉東海。大禹治水成功的傳說在三峽留下眾多“遺蹟”,瞿塘峽下游南岸,有對錯山、錯開峽,相傳是當年鑿錯了河道留下的。峽江有聳立的鎖龍柱,斬龍台。雲霧繚繞的神女峰,據說是瑤姬懲治惡龍,助禹治水之後,迷戀三峽風光,滯留塵世,化為婷婷玉立的神女峰,為過往船隻引路導航,隨同瑤姬下凡的姐妹們,也一齊化為巫山十二峰。

西陵峽岸金碧輝煌的黃陵廟後,便是那蒼莽的黃牛山。山頂彩雲繚繞,迷幻開關之間,便可見一排白色的石壁上矗立著一位身披黑衣,腰佩戰刀,手牽一頭黃牛的勇士。這就是神奇的黃牛岩。相傳是瑤姬幫助大禹治水時派來的土星,變成一頭雄壯膘悍的黃牛,用堅硬無比的犄角,抵開了12條孽龍化作峻岭的阻擋,開出河道。功成之後,黃牛躍起上峭壁,成為黃牛岩.....

這些傳說增加了三峽的神秘色彩,更誘人前往尋幽攬勝。

這裡不僅有令人目不瑕接的自然景觀,而且有眾多的人文景觀。禹王殿共有楠木柱36根,通高18米,每一根木柱下面都有4個小孔,它是通風防腐用的。這根木柱下面有一塊廟內最小的碑,我們叫它“七寸碑”(碑高七寸),上面寫有“永達萬世,大明萬曆46年”(1618年)字樣,這跟殿頂鎮殿的銀葫蘆上所載的年代是一樣的,這就充分證明禹王殿是1618年建的,大家再看這屋樑上面紅色陰刻的小字,上面也有大明萬曆46年字樣,以及工匠的名單,這邊黑色是字是大清光緒***年,也就是1891年重修禹王殿留下來的。大家再看這柱子上的盤龍,俗稱“天龍”,意為“從天而降”。這殿內最珍貴的是這兩根水文柱,1870年的洪水就淹到這裡,當時的海拔高程是81.16米,流量是10.5萬米每秒,這就為修建葛洲壩工程和三峽大壩提供了相當科學的水文依據,所以說三峽治水的魂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