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室講解詞

那么遊客乘坐的中小型客船如何過壩呢?是否也要費時這么長呢?

為了使普通客貨輪能快速過壩,我們在185平台旁設計了另外一個永久性的通航建築物—單線一級垂直升船機。如果說船過永久船閘類似人慢慢地爬樓梯的話,船使用垂直升船機,便類似人們乘坐電梯了。它主要由上下游引航道、上下游閘首和升船機船廂室段等建築物組成,全長6000米。升船機最大過船噸位為3000噸級,船舶年單向通航能力為350萬噸。承船廂外型尺寸為長132米,寬23.4米,高10米,承船廂內有效水域為長120米,寬18米,3.5米水深。升船機最大提升高度113米,提升總重量為12800噸,船舶通航時間為40分鐘。三峽垂直升船機在初步設計審查階段確定的是全平衡鋼絲繩卷揚垂直提升型式,鑒於齒輪齒條爬升、長螺母柱短螺桿安全裝置型式在極端事故工況下的安全可靠性程度更高,2003年國務院三峽建委第13次會議同意選用全平衡、齒輪齒條爬升、長螺母柱短螺桿安全系統的方案。三峽升船機已明確由長江水利委員會設計院和德國拉麥爾國際公司和克雷布斯空福爾工程公司聯合設計,德國聯邦航道工程研究院(BAW)做為項目諮詢單位,其中中方設計院負責升船機設計總成和土建結構部分,德方負責升船機承船廂及設備部分,工程預計在2011年前後試運行。目前土建工程已完成約80%,機械設備安裝處於設計階段。

從航運上來說,在上游水庫的江面上,從宜昌至重慶航程便可節約5—6個小時,而且將來萬噸級船隊就可以全年從武漢市直達重慶市,長江將成為一條名符其實的“黃金水道”。長江橫貫中國東西,幹流延展18個省市,水運條件十分優越,素有“黃金水道”之稱,長期以來,雖然國家對航道和港口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整治和建設,但長江航運發展仍未能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宜昌至重慶660公里川江航道,落差大、水流急、險灘密布,長江的海損事故多發生在此地。自古以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之說,就包括江水行船的艱難。三峽工程建成後,回水至重慶巴縣,險灘淹沒,航道加寬,水流趨緩,可改善航道650公里,萬噸級船隊可由武漢直抵重慶,單向通航能力將從目前的1000萬噸增加到5000萬噸,時速由目前15公里/時,提高到30公里/時,運輸成本可降35%—37%。從這個意義上講,三峽工程的興建對我國中西部地區的開發是極為有利的。

縱觀三峽工程主體建築,可以看出,長江三峽工程具有三大顯著的綜合效益:防洪、發電、航運。其它的效益還有南水北調、開發性移民、水產養殖、旅遊觀光、環境保護、農田灌溉等等。(如有必要可作進一步闡述)

三峽工程自從1919年由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提出,歷經七、八十年的中外專家反覆考查論證,其可行性方案於一九九二年全國人大七屆五次會議中通過。大壩壩址終於選在長江三峽西陵峽中段的宜昌縣三斗坪鎮,距下游的反調節水庫葛洲壩水路距離是40公里。這與它得天獨厚的地質地形條件分不開,廟南寬谷河床的開闊有利於容納布置工程眾多的建築物,壩址基石為堅硬的花崗岩,是世界公認的建築大壩的最好地質構造,江心有狹長的沙洲—中堡島,將江水一分為二,一邊為大江,一邊為後河,為建大壩提供了分期施工,分期導流的條件,三峽工程總工期長達17年從1993—2009年我們把它分為三期工程。

1993年至1997年為三峽工程的一期工程工期。我們將中堡島挖開在上面做了一條縱向圍堰,同時在上、下游各築一條橫向圍堰,這樣,以前的後河江段便被攔成了一個口字形的基坑,我們在基坑裡面將水抽乾,人工開挖了一條寬350米的航道,這就是現在承擔通航任務的導流明渠。在一期工程施工期間,長江的航運在這一段仍由大江主河槽來承擔。1997年11月8日的大江截流標誌著一期工程的結束和二期工程的開始。當時江澤民主席親臨現場觀看截流典禮,中央電視台作了全程現場直播。長江的這一次截流就使近三分之二的長江主河槽江面形成了一個口字形的二期圍堰基坑。在從1997年到2003年間,我們把基坑裡把水抽乾,用混凝土澆築三分之二的攔河大壩,安裝泄洪閘,安裝左岸發電機組,同時修建永久船閘和垂直升船機,在二期工程施工期間,導遊明渠將保證長江的通航,但由於導流明渠僅寬350米。每當夏季汛期來臨之時,(水流量大小影響導流明渠、臨時船閘通航、翻壩運輸)明渠內水流湍急危及航運的安全,所以在靠近長江左岸我們修了一個臨時船閘(2003年後將結束其歷史使命,改為沖沙閘)配合導流明渠在汛期使用。2003年,二期工程完畢,蓄水至海撥135米後,泄洪閘開始泄水,首批機組開始發電,這也是二期工程完成的主要標誌。2003年至今已經安裝了13台發電機組。工程量十分浩大的永久船閘於2003年6月16日正式通航,萬噸級船隊便可徐徐駛入船閘中了。2003年至2009年為三峽工程的最後一期工程,我們把通航的導流明渠再次用圍堰圍起來形成三期圍堰基坑,工程的重心又轉到長江右岸三分之一的導流明渠江面上來,我們將澆築剩下的三分之一的壩段,完成右岸壩後式廠房的建築及機組的安裝。那么到2009年,大家再來壩區參觀的時候,大壩就如同模型上面顯示的一樣雄偉壯觀了。

三峽工程靜態總投資按1993年5月末價格水平總額為900.9億元,其中樞紐工程500.9億元,庫區移民經費400億元。當時考慮到物價上漲、貸款利息以及匯率變化等,預計工程動態總投資約為2039億元。由於近年來我國巨觀經濟環境好,物價指數、貸款利率比原來預測的低,同時加強管理,預計工程動態總投資可控制在1800億元以內。三峽工程建設第11年(2003年)首批機組發電後開始有發電收入,至今年,當年發電收入加上三峽工程建設基金和葛洲壩電廠利潤收入與當年動態投資需求達到平衡,即2005年為資金平衡年,2006年三峽工程出現資金盈餘,開始償還貸款本息,2024年可還清全部貸款本息。三峽工程的動態投資雖達1800億,但只要三峽發電站一發揮發電的巨大效能,在十年之內,我們就可以收回成本,那么可以說三峽工程不僅給我們帶來了光明,而且創造了財富,經濟效益非常顯著。三峽工程的建設也有您的一份貢獻,因為您交的電費里有一部分將作為三峽工程建設專項基金。可以說您家的燈泡一亮,您就為三峽工程出資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