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楓涇古鎮導遊詞

一、古鎮牌坊

各位遊客(領導、朋友),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我們古鎮的牌坊了。歷史上,楓涇古鎮一半屬江蘇,一半屬浙江。原先有兩個明顯的分界標誌,一個是西邊的界河,另一個就是這東邊的牌坊了,這座牌坊就是在原來分界牌坊的舊址上建立起來的,再現楓涇古鎮獨特的地理區域。

這座高大的仿古牌坊,上方醒目的“楓涇”二字,是國畫大師程十髮所題。整座牌坊高12米,寬14米,三間四柱,十分挺拔優美。

牌坊梁坊柱基上雕刻著精緻的傳統花紋,四根沖天立柱上前後懸掛著四副鎦金字聯,內容集中反映了楓涇的歷史、人文、土風民俗,讓遊客一進門就對楓涇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能有個簡略的了解,好似巨篇鴻著的開篇引子。

正面第一副對聯的全文是:

發祥晚唐揚名元明毓秀鍾靈滄桑久歷

食貨四方衣被天下商旅雲集佳境重來

此聯集中反映了楓涇歷史上既是文化名鎮又是商貿重鎮的雙重地位。她最早興起於唐朝晚期,到元、明時,楓涇已是江南有名的古鎮。由於棉紡織業的興起,楓涇在明清時期已是與松江、魏塘、盛澤等齊名的棉紡織業重鎮,共享“衣被天下”的榮譽。當時盛產的楓涇土布,遠銷全國各地,商販紛紛來楓涇採購,一派繁榮景象。

正面第二副對聯則集中描寫了楓涇江南水鄉的秀麗景色:

清涇似練滿城瑞氣出芙蓉

萬楓如丹一天秀色連吳越

聯內嵌入“楓涇”二字,並點出了古代楓涇一鎮跨吳越兩地,因以前河道遍植荷花而雅稱“芙蓉”。

牌坊背面相應的也有兩副對聯,中間一副是:

白牛清風楓溪芙蓉狀荷葉依連五邑

宣公賢良學士天官藹聲名播揚四方

上聯一口氣道出四個楓涇鎮別名:白牛、清風、楓溪、芙蓉。白牛是楓涇最早的名字,因地處白牛盪得名。相傳一位船夫在盪中撒網捕魚,曾見盪中有一頭金鍊鎖鼻的白牛浮出水面,因此得名。對聯上方的白牛頭也反映了這個傳說。到了宋代,屯田員外郎陳舜俞隱居於此,後人慕其高風亮節,又稱此地為清風涇,後簡稱風涇,之後又演變為楓涇。後半聯說的是楓涇鎮形似荷葉,周邊與上海的青浦、松江,浙江的嘉善、平湖相接壤,加上地處金山,故稱“連五邑”。

下聯主要寫古鎮楓涇地靈人傑,人才輩出。唐代有宰相陸贄(宣公),宋代有屯田員外郎陳舜俞(賢良),明代有御醫陳以誠,清代有狀元蔡以台,曾做到學士、天官職的謝墉及近現代陶芑生、顧水如、朱學范、丁悚、丁聰、程十髮等名人,他們的美好名聲遠揚四方。

背面兩側邊柱上的對聯全文是:

南北峙分歷經五朝終歸一鎮

古今融匯垂信八極長治萬年

說的是古鎮楓涇歷來南北分治,南鎮屬浙江嘉善,北鎮屬江蘇松江,一鎮南北分治,這種奇特現象歷經了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一直到了1951年3月南鎮併入北鎮,才統歸一鎮。儘管南北分治,但楓涇繁榮的商業經濟,豐厚的歷史文化,始終融匯一體,流傳光大。

各位遊客(領導、朋友),現在大家即將步入我們古色古香的老鎮區,大家看這座精巧雅致的門頭,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建築風格,門頭正中刻著“唔呶喔哩”四個字,唔呶喔哩是地地道道的楓涇話,用國語解釋就是我的家裡的意思。這個門頭是我們鎮上的迎客門,走過它就正式進入了我們的古鎮區。大家再看一下這兩邊牆上刻的兩幅順口溜,它表達了楓涇的飲食文化。因為楓涇水網遍布,河道縱橫,是魚米之鄉,所以水產特別豐富,每個月都可吃到新鮮的水產,這其中“五月拉司吃不厭,暴子彎轉六月紅”的拉司和彎轉,請大家猜猜看是什麼?拉司學名叫蟾蜍,別名叫望天魚,俗稱為癩蛤蟆,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據說初夏吃拉司,不會生痱子,拉司肉質細嫩,可紅燒、可清炒、可椒鹽、可燻烤,特別是熏拉司,色澤金黃、香氣撲鼻、味道鮮美,是楓涇的一道名菜。彎轉其實就是河蝦,那彎轉是我們楓涇人對河蝦的一種形象的稱謂,大家知道新鮮的河蝦燒熟後就會自然的彎曲,因此得名。

二、長廊景觀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當地最具人情味的江南水鄉的典型建築——長廊。這條長廊全長268米,是江南水鄉現存的長廊中數一數二的。在長廊里側是商店和民房,外沿是與上海、浙江、江蘇等地相通的市河,它在古鎮區全長1200米左右,是一條區級河道,水系主要來自浙江的天目山,河水流向黃浦江。長廊不僅美觀而且實用,我們可以用兩句話高度概括長廊的功效,那就是下雨不濕鞋,盛夏不撐傘,這給當地的居民和遊客帶來了很多的方便。以前這裡曾是繁榮的商業街,沿河店面林立,特別是米糧行和麩皮店多達30餘家,這是因為這條市河河道寬闊,噸位大些的船隻可以直接開進來裝卸貨物,所以許多老闆都選擇這裡開店設行,這些老闆為了方便自家的貿易不受天氣的影響,颳風下雨照常可以做生意,於是在造店面的時候,特意造出延伸到河邊的長廊,其他居民也覺得這樣做既方便了自己又方便了他人,於是也在自己的門前搭起了廊棚,可以想像,最早的廊棚有高有低,有寬有窄,大小不一,經過300多年的風風雨雨,不斷修建才逐漸形成今天這樣整齊寬暢富有特色的長廊。

我們知道江南水鄉是河多、橋多、弄堂多。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一條最有傳奇色彩的弄,叫莫乃弄,這條弄原名金家弄,全長50多米,據說是古代姓金的兩兄弟分家產時開的一條分界弄,所以特別狹窄,最窄的地方只有60公分,兩人對面行走要相互側身才能過去。在舊社會,有一些浪蕩子特意等在弄口,見有女人迎面走來,就走進弄堂,乘機耍流氓,去摸女人的胸脯,嚇得女人不敢走這條弄,摸奶弄的別名從此叫開,時間一長,人們只知摸奶弄,不知金家弄了,後來定弄堂名字時,考慮“摸奶”兩字實在不雅,所以去掉了偏旁,成了莫乃弄。莫乃弄還有個故事,相傳有個地痞流氓,叫癩頭阿三,最喜歡在莫乃弄調戲婦女,有一天,阿三又看見一位身穿花布衫,頭包花毛巾的姑娘走進莫乃弄,阿三迎上前去,手剛摸到這個人的胸脯,兩隻手突然被竹弓夾住,頓時鮮血直流,痛得阿三直喊“救命”。原來這個姑娘是一位愛打抱不平的名叫阿榮的年輕竹匠裝扮的,特意做了一付竹夾子綁在胸前來懲罰阿三。此時,阿榮摘下頭巾,脫下身上花衫,連同花衫里的兩隻竹夾,往癩頭阿三頭上一罩,然後將阿三拖出弄堂,就在這裡(廊棚)當著眾多的父老鄉親揭露阿三的劣跡,阿三在事實面前,想賴也賴不了,無可奈何只好低頭認錯,後來阿三被官府定了個“調戲婦女,擾亂治安”的罪名,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廣大婦女對此拍手稱快,並編出了“癩頭阿三伸黑手,竹弓夾牢鮮血流,鐵證如山賴不了,無可奈何低下頭”的順口溜。根據這件事,民間又稱這條弄為莫奈弄,這個奈是無可奈何的奈字,這個弄名起到了警示作用,使得那些流氓再也不敢在弄堂里胡作非為了。

各位遊客朋友,在不遠處的這座橋是泰平橋,它是我們古鎮中最高最寬的單孔拱橋,該橋最早建於明代後期,因為北面是城隍廟,所以當地老百姓又稱為城隍廟橋,站在橋上看長廊是最佳位置,一長排逶迤連綿的黑瓦長廊掛著一串串紅燈籠,倒映在流動的河水中,非常漂亮,有興趣的遊客,還可以在橋上拍照留念。

在這邊還有一排美人靠,遊客可以在此休息,每逢戲台有演出,還可以隔河看戲,別有一番情趣。

三、東區火政會

走出長廊,我們看到的就是今天的第一個景點——東區火政會。它是我們上海地區保存得較為完整的近代消防機構,在裡面不僅可以看到當年鎮上的消防歷史,還可以看到當年所使用的一些消防器械,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門面是西洋式的,這是受到當時上海租界救火會建築風格的影響,下面就請大家跟我到裡面參觀一下。

火政會在當時又稱為龍王堂,也就是海龍王克火的意思。在1923年我們鎮上共設有八處這樣的火政會,共有義務消防人員200多人。那現在大家來到的東區火政會是目前唯一保存下來的一處。1937年抗戰爆發前夕,楓涇救火分會又由原來的八處合併成東、南、北、中四個區會。期間,又增設了機械“泵浦”和進水管、出水帶、長鉤 、斧頭、火炬、銅盔、雲梯等,而木撳龍等舊設備被全部淘汰。1952年3月,各區火政會又合併成立為“楓涇救火總會”,直到1959年“救火會”更名為“人民消防隊”由公安部門管理,民間自辦的火政會在楓涇存在了近半個世紀後,成為了歷史。

以前在我們楓涇,每年農曆五月二十日,為全鎮的消防演習日。義務消防員當天穿著整齊的消防制服,列隊攜器,“號子”開道,前往大星橋堍或桃源漾、人民廣場等處進行救火演習比賽,俗稱:“演水龍”。鎮上居民紛紛前往觀看,人山人海,成為楓涇鎮一年一度的盛事。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個模型是為了紀念歷年來楓涇鎮上為救火而犧牲的一些勇士而建造的。1926年,楓涇救火聯合會在總會桃源漾清水橋西建造了一座高7米的消防紀念塔,全稱“楓涇救火聯合會亡故同志紀念塔”,下刻銘文表彰義務救火有功人員的事跡。這是上海郊區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消防歷史紀念塔,現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大家往這邊看一下,這邊陳列的就是當年鎮上所使用的一些消防器械。牆上掛的就是上世紀20年代所使用的手壓式洋龍,它是我們整個展館中歷史年代最悠久的消防器械,大家看它的外表就知道當時的消防器械是非常的簡陋的。大家再來看一下,這邊地上有一台手推式的消防車,它是我們鎮上上世紀50年代所使用的。這火政會裡最先進的消防器械就是天井裡的這台大馬力輪式消防車,是我們鎮上上世紀70年代所使用的,所謂的大馬力輪式消防車也就是相對於以前的消防器械而言,它的水量更大、出水急,這樣一來救火就更為有效了。大家請看在我們上方還有一口警鐘,因為大家知道以前的通訊設備落後,一旦鎮上發生火災就由第一個發現火警的人搖響這口警鐘,並在鄰裡間鳴鑼報警,由消防人員到救火會帶了器械前往搶救。

大家看完裡面的展品就請隨我到東區火政會門口看一下停在河面上的這艘消防船,因為以前楓涇水網遍布,河道四通八達,比公路更暢通,所以火政會根據需要,特意製造了消防船,船內安裝了大功率的高壓抽水機,一旦出現火警,立即開到了出事地點,啟動機器,直接利用河水救火,它在以前救火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艘船使用長達41年,直到1993年才退役,是上海市最後退役的一艘消防船,也是上海地區僅存的唯一一艘消防船,被上海消防博物館所收藏。大家現在所看到的這艘船是根據原船進行仿製的。

好了,參觀完了東區火政會,就請大家隨我走一下我們古鎮裡最寬最高的一座石橋——泰平橋,我們鎮上有一種說法,走過泰平橋就一生平安,所以來到我們楓涇一定要走一下這座橋。下橋後往右就是大家所要參觀的下一個景點——著名的國畫大師程十髮的祖居。

四、國畫大師程十髮祖居

我們大家都知道程十髮是一代國畫大師,從八十年代中期至今任上海中國畫院的院長,他的祖籍在我們楓涇鎮和平街51號,這裡的祖居就是程十髮先生祖上三代以及他本人一到九歲時的住所。它是一座富有江南風貌的明清式的三埭兩天井的宅院,現在已被上海市列為市級第一批不可移動文物加以保護起來,下面就請大家到裡面看一下。

大家都知道程十髮是國畫大師,而他的祖上三代則是我們楓涇當地的醫生,所以我們現在來到的第一間就是程十髮先生祖上三代行醫的一個診所。大家請看牆上所掛的這塊行醫牌,它是程十髮先生祖上三代傳下來的,距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了。上面所寫的就是“楓涇世醫程思齋子子美儒理男婦大方脈”,按現在醫院裡分類就是中醫內科,早在清同治年間,程十髮的曾祖父程思齋為避戰亂舉家來到楓涇,開了這家診所,他懸壺濟事,行醫盡善,因此人們把這小小的診所稱頌為“壹室帶來太平之坊”。後來百姓順理成章地 把程家所在的這條街稱為“太平坊”,現在被更名為“和平街”。這桌上還有隻小箱子,這是程家當時所用的出診箱,因為他們家是中醫看病,所以這些藥櫃裡放著各種中草藥,罐子裡放的是秘制的中成藥,程十髮的祖輩不但醫術超凡,而且醫德高尚,樂善好施,時常接濟窮苦的病人,受到了當地鄉親們的尊重和愛戴,程十髮的祖父程子美曾經被鄉親們推選為北鎮自治公所的董事,程十髮的成長受祖父的影響較大,子美擅長書法,經常有三五同好來他家評書論畫,其中有一位叫張定九的先生經常教程十髮寫寫畫畫,耳濡目染,程十髮對畫畫產生了濃厚興趣。1938年,程十髮考入了上海美專,四年後畢業,從此與丹青接下了不解之緣,經過幾十年不懈的鑽研和努力,成為了當代國畫大師,並長期擔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上海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等職務,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望。大家請看這幅對聯,上聯是:水淺游魚渾可數;下聯是:山深藥草半無名。它的意思就是水裡的游魚是數得清的,但在山裡的藥草多半是沒有名字的,需要人們去研究、探索,它與這幅《李時珍採藥圖》配合的可謂相得益彰。

大家看完這邊的診所就請往裡走,我們去看一下當年主人的正廳。

大家請看這邊的天井裡有一個月亮形的石雕,其實它就是母親懷抱孩子的造型,因為在程十髮的《丹青蘊情》一書中寫到了這么一句話:“楓涇是江蘇省和浙江省連繫的一個小鎮,可以證明兩個‘母親’共同喜歡這個孩子。”這個石像正體現了程十髮的這句話,也充滿了大師對故鄉楓涇的一片深情。我們楓涇地越江蘇和浙江,積澱了深厚的吳越文化,孕育出一大批文化名人,而他就是其中之一。

走進我們的正廳,在這邊照片上的這一位就是程十髮先生本人,程十髮出生於1921年,現在居住於上海西區。大家請看,在正廳的左右兩邊牆上還有一些照片,左邊的是:國家領導人和上海市一些領導參加程十髮個人畫展和平時問候他的照片,右邊則是程十髮與書畫界的好友們在一起的照片。在我們的正廳里還有一幅鎮館之寶,就是在正中央的這幅《池塘秋趣》,它是XX年9月程十髮和他兒子程助為慶祝祖居對外開放時父子聯手所畫的,是程十髮的一幅真跡,大家可以欣賞一下。旁邊這幅對聯也是程十髮親筆所題的,它的上聯是:調和百藥用當通神,下聯是:燮理四時功同為相,它的意思就是:藥用的好了就能治百病,醫生的責任和宰相一樣重大。在這幅對聯的上方還有“程十髮祖居”這五個字,它是由著名書法家劉旦宅為程十髮祖居開放而題寫的,因為他倆是世交好友,在1971年9月12日,程老被下放到楓涇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同他一起下放的就有劉旦宅先生。

在這邊的祖居不僅保留有當年的正廳,還有在二樓的當年主人的臥室,但因為考慮到整個房子是木結構的,為了安全,二樓暫時還沒有開放。現在我們大家可以先到後院的三釜書屋看一下,在書屋裡不僅有當年主人的畫室,還有程十髮較為詳細的一些介紹。

大家請看,在這邊的門楣上刻有“三釜書屋”四個輕靈飄逸的大字,這是程十髮的手跡,“三釜”的立意有兩層,第一“三釜”寓“三斧”之意,在程姓老祖宗中,最有名的莫過於程咬金了,而“三斧頭”乃是程咬金的絕技,將自己書房的名字冠以“三釜”暗喻自己也只有三斧頭的本領,顯示了程老虛懷若谷的胸襟。第二,“釜”乃鍋之意,三釜意為大、中、小三鍋,這三隻鍋子好比國家、集體、個人,只有大鍋滿了,小鍋才有份。程十髮先生用“三釜”喻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關係,立意高深,內涵豐富,意味雋永,可謂獨具匠心。“三釜”乃正是程十髮先生愛國愛民崇高思想境界的生動寫照。

大家走進書屋,迎面大堂上方就可以看到“修竹遠山樓”幾個大字,程老愛竹,養竹,贊竹,故將此匾掛於堂中,加上兩旁的對聯“鳥鳴山更幽,蟬噪林遠靜”更襯托出書屋的典雅與幽靜,也體現出程十髮文人處事淡然的胸懷。中間所掛的這幅畫是清同治年間任伯年的一幅作品,遊客們可以仔細欣賞這幅作品,可否發現什麼?在這下方有一個程十髮兒子程助的印章,這幅作品其實是程助的臨摹作品,畫的如此逼真生動,程老真是後繼有人了。掛在這兩旁的幾幅畫都是一些書法與國畫新秀的作品,左邊的這幅“荷塘清景”由吳谷生所畫,左邊“虛心高節”與右邊的一幅作品乃是徐懷玉的作品。

請大家到裡面的畫室看一下,在牆上掛著一幅《滿園春色》圖,這是由吳超、程助、王守中、董之蕾、喬蘇蘇、徐懷玉、陶為宏、吳谷生等八位新秀聯手的一幅作品,圖中畫有松、石頭、牡丹、梅花、竹、靈芝及鳥,每位畫家都畫了自己專長的植物或動物,充分的寓意了祖國百花齊放、滿院春色的美好未來,也寓意開發和發展中楓涇朝氣蓬勃的景象。

在中央的這張書桌就是少年時程十髮用過的實物,在這張書桌上,少年時的程十髮曾灑下不知多少的汗水,最終成為了一代國畫大師。

大家再往這邊看,在牆上掛著的是“三釜系萬鈞”五個大字,此句意義深遠,“三釜”乃“三釜書屋”,“鈞”乃是一個重量單位,意思就是三釜書屋包容萬物。

大家如果想深入了解程十髮這位國畫大師成長、成名的過程,就請隨我到“三釜書屋”的二樓看一下。

在這邊的二樓,大家可以看到是由9個版塊詳細介紹了程十髮成長、成名的全過程。大家請看,這張大幅照片是XX年9月程老在古鎮牌坊的留影。程十髮父親程欣木早年在嘉善西塘行醫,與西塘姑娘丁織勤結為夫婦,婚後不久也就是在1921年春生下一子(即程十髮),取名程潼,小名美孫,既程子美孫子之意。後由師長改為程十髮。1939年杭州西泠印社名家張子固的侄女張金琦考入上海美專專科學校,成為程十髮同窗好友,後與程十髮結為連理生下長女,取名程欣孫。

在藝術上,程十髮1938年就舉辦了個人畫展。之後他不斷向《申報》投寄畫稿,開始漸漸有了名氣。解放後,程十髮先在上海人民出版社任創作員,1956年參加了上海畫院籌備工作,擔任一級畫師。期間程十髮風華正茂,其畫作不斷獲獎。1957年,程十髮參加了由文化部組織的雲南寫生團。這樣的機遇造就了程十髮國畫藝術創作的嶄新道路。1959年為國慶十周年,程十髮應聘去北京為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現國家博物館)創作工筆人物畫“神聖一票”。此畫描寫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國家領導人的莊嚴時刻。此作品榮獲全國第一屆青年美展一等獎。1966年文革開始,他受到衝擊,雖處境艱難,但仍保持頑強的創作欲望。

程十髮曾多次回楓涇。1977年9月12日,受當時左的思想的干擾,他被下放到楓涇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正是金秋時節,程十髮不僅在楓涇鎮文化站創作了連環畫《馬頭琴的傳說》,還與家鄉的百姓特別是一批青年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鼓勵當地的美術愛好者,使他們日後都在美術的道路上堅持走下去。

XX年3月,八十多歲高齡的程十髮攜家人又一次回家鄉。時隔兩個月,一本集中收集上世紀70年代程十髮、劉旦宅、汪觀清、韓和平、鄭家生等一批享有盛名的畫家到楓涇體驗生活期間留下的100幅精美畫作的大型畫集《丹青蘊情》出版了,程十髮熱情地為該書封面題寫了書名。《丹青蘊情》畫冊的首發式上,程十髮和其他畫家不僅回顧了當時的經歷,還與當時自己手把手教過的農民畫家陳富林等一起作了畫,為楓涇鎮留下了珍貴的墨寶。

大家請看這幅照片,這是藝術家們XX年9月參加丁聰漫畫陳列館與程十髮祖居開館時的一張合影,它代表著楓涇的文化旅遊已正式翻開嶄新的一頁。這裡有國畫家程十髮及兒子程助、漫畫家丁聰及夫人沈峻、著名美術史學家書法家黃苗子、書法家劉旦宅及區、鎮領導等合影。

好了,遊客朋友們,大家參觀完“三釜書屋”的二樓,就請從這邊下樓準備參觀下一個景點。

走出程十髮的祖居,我們現在所走的就是和平街了,在我們當地又把它稱為生肖街,因為在這條路上的石板上依次刻有十二生肖,按當地的說法在生肖街上找到自己所相屬應的生肖再踩上一腳就能給自己帶來好運,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不妨可以找一下。

五、古 戲 台

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楓涇的古戲台了,以前楓涇因為南、北鎮分治,從明代開始,鎮上就建有兩座城隍廟,一座位於南鎮,叫南城;一座位於北鎮,叫東城隍廟,像這樣一鎮有兩座城隍廟的現象還是比較少見的,堪稱江南一絕。

大家看一下,我們的古戲台一面貼街,一面臨河,不僅視面開闊,而且景色優美。古時候,每年的清明節和農曆八月初二,這邊的東城隍廟就會舉行廟會,古戲台上開鑼演戲,收成好的年份,廟會戲要延續七天之久,那時,商販、戲班、雜技團等雲集楓涇,古戲台台上台下顯得十分熱鬧。

在楓涇舊志中還有一出看戲民眾行刺“秦檜”演員的故事記載,說來有趣:事情發生於康熙癸丑(1673年)三月,當時戲台上正演出秦檜害岳飛的戲,戲演到尾聲,忽然從觀看人群中躍出一人,用皮工所用的割皮刀一下將演秦檜的演員刺死。事故發生後,這位行刺者被送進官府審訊,他傲首作答:“民與梨園從無半面,實恨秦檜耳。禮不計真假也!”判官憐其義憤,竟對他以誤殺罪從輕發落。

自從我們楓涇的旅遊正式開放後,古戲台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每天上、下午都會有傳統的戲曲節目在此演出,遊客如果有興趣的便可以在這邊駐足觀看。

六、農民畫世家展示廳——紅勝火

剛才大家參觀了著名的國畫大師程十髮的祖居,現在就請大家看一下非常具有當地特色的農民畫世家展廳。

大家都知道金山農民畫享譽海內外,其實我們楓涇是金山農民畫的發源地,早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農民畫世家的第一代陳富林和當地農民就成功的把民間印染、刺繡、木雕、灶壁畫等古老藝術巧妙的運用到繪畫中去,懷著對生活的熱愛,將農民的生活、勞動作為創作的源泉,創作了具有地方風韻和鄉土氣息的農民畫。

現在陳富林一家四代九口人為他們共同創作的農民畫註冊了“紅勝火”這一品牌,使它成為了一家集藝術品展覽、民間藝術表演、傳授、書畫銷售於一體的文化藝術機構。

作為金山農民畫的拓荒者,陳富林不僅影響了周圍的農民,更使全家四代人都愛上了畫畫,幾十年來,陳富林一家與農民畫結下了不解之緣,妻子王美英在農村包田到戶後,利用空閒描繪婦女生活的精彩情景;長女陳修與鄰村青年畫家高風以畫為媒結成連理;從未握過畫筆的老父母錢引珍在古稀之年把兒時看到的民間娛樂活動巧妙地融會在了畫中,小女陳惠芳在工作後,重又選擇了繪畫,而原先無緣接觸繪畫的小女婿沈林弟結婚後,業餘也喜愛上了丹青,如今,陳富林的兩個孫兒在耳濡目染中也會天真自然地以畫的語言表達孩子們的真情。這邊就有陳富林一家四代九口人的照片,大家可以看一下。

大家看到的農民畫,最大的特色就是以非常鮮艷的色彩表達了楓涇當地農民的生活習俗和勞動場景,場面又大,且都是以喜慶為主的。到目前為止,農民畫世家共創作作品八百多幅,曾先後被歐、美、亞、大洋洲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賓訂購、收藏,五十多幅作品在國內外畫展中獲獎,二十多幅作品入編典集,三十多幅作品分別在《人民日報》、《農民日報》、《新民晚報》、《美術》等報刊、雜誌上發表,中央電視台、新華社等眾多新聞媒體對其繪畫事跡作過專題報導。

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農民畫世家展示廳不僅反映了金山農民畫的起源、形成及其在各個歷史時期的藝術風格,而且也折射出了一個中國農民家庭的非凡風采。

七、人民公社舊址

大家走出了農民畫世家展廳,下一個景點就是我們楓涇景區中比較有特色的一個——人民公社舊址,它是我們上海近郊保存得較為完整的人民公社舊址,裡面不僅有當年所使用的辦公室,在後院還有毛澤東像章紀念館、挖建於1971年的防空洞以及米格15飛機和57高射炮,展品非常豐富,請大家隨我到裡面看一下。

人民公社是中國現代一段特殊歷史時期的特殊產物。1958年,全國上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人民公社化運動。在此形勢下,當時楓圍鄉(今楓涇鎮外圍農村部分)也成立了人民公社。取名火箭人民公社。第二年3月仍舊改名為楓圍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期間改為革命委員會。一直到1984年,根據上級精神,楓圍人民公社才恢復為楓圍鄉人民政府。前後26年時間,四分之一個世紀,這裡一直是當時人民公社的辦公地點。那紅彤彤的宣傳標語、極左的大批判專欄、讓當時人崇拜的會議室、時髦的陳列品,……無不記載著那一段“轟轟烈烈”的辛酸歷史。

大家請看,這邊的門楣上方是紅底金黃色的5個大字“為人民服務”。兩邊牆上分別用紅字寫著兩條毛主席語錄:“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那個時代的氣氛顯得愈加濃烈。走廊內側的青磚牆面上懸掛著14幅毛澤東主席在各個歷史時期的黑白照片。我們大家現在看到的這排房子就是當年人民公社所使用的辦公用房,在這裡,按當時的原貌恢復了公社主任室、辦公室、貧協會(貧下中農協會)、知青辦(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辦公室)、婦聯、會議室、武裝公安辦公室等大家可以參觀一下:

右邊的第一間是主任辦公室,文革期間的革命委員會主任辦公室,革委會主任相當於現在的鄉長(或鎮長)的辦公室,當時以農業為主業,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稱為“三面紅旗”。農業學大寨、工業學大慶、全國學人民解放軍,是當時喊紅的口號,抓革命、促生產,搞好每年的“三夏”、“三搶”、“三秋”工作為公社工作的重中之重。這裡掛出的農業茬口表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大家請看,這裡掛著的兩件衣服也是當時最高檔最時髦的,相當於現在的名牌雅戈爾。桌上擺放著《毛主席語錄》、《最高指示》等“紅寶書”,還有一個小巧的鐘。鐘面寫著“毛主席萬歲”,側面是林彪的紅底照相,壁洞裡有1966年至1967年的各期《毛澤東》期刊和中共中央[1974]1號檔案,在“中共中央通知”的標題上方,印有幾個奪人眼目的紅字“毛主席批示,同意轉發”。看了這些展品,大家一定感觸頗多吧!

看完了主任室就請大家到第二間看一下,這間就是當年的辦公室,以前又被形象地稱為百管部,因為它除了履行應負的工作職責外,還得辦理戶口遷移、結婚登記、生產進度統計、分配有關計畫供應物資、票證等。

第三間就是貧協(貧下中農協會)、知青、婦聯辦公室,這是文化大革命的產物,是農村的主力軍和階級基礎,貧下中農占領上層建築,貧宣隊管理學校、帶頭破四舊、立四新、提倡移風易俗鬧革命。知青辦(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辦公室),這是回響毛澤東主席“知識青年到農村去,到邊疆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號召而應運而生。是負責辦理接收、安置、調解、上調等城鎮知識青年插隊落戶工作的機構。在當時可是舉足輕重的部門,影響和掌握著多少知識青年的命運。六、七十年代,社、隊辦工業極少,“以糧為綱,種田為革命”,絕大部分農村男女勞動力在務農,共青團、婦聯組織廣大男女青年紮根農村一輩子,批判離農思想,紛紛成立“青年突擊隊”、“先進七姑娘”、“模範八老太”等組織形式,爭當無名英雄。提倡所謂的“三到田頭”即紅旗、語錄本、黑板報到田頭。

這間最大的就是當年的會議室了,大家請看這邊牆上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幹革命靠毛澤東思想”的大幅字畫凸顯著當年的歷史氛圍,這間會議室現在看起來非常地空蕩、寂靜,但當年這裡卻是公社幹部“早請示,中對照,晚匯報”的地方,也是整個公社裡最為熱鬧的地方。

在前院的最後一間就是當年的武裝、公安辦公室,當時鑒於辦公人員較少,武裝、公安合署辦公,分工不分家。當年“全民皆兵”、“深挖洞”是人武部的己任,“注意階級鬥爭新動向”、批判、管制地、富、反、壞、右五類分子為公安部門的首要任務,共同維護社會治安。

看完了公社的前院,就請大家隨我到公社後院看一下。在我們的後院裡保留有當時為回響“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號召而開挖的防空洞,這是20世紀70年代的遺址,1969年,毛澤東根據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針對某超級大國的核訛詐,提出“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那個時代,毛澤東的話就是最高指示,被奉為“一句頂一萬句,句句是真理”,而且必須立刻遵照執行。當時有這樣一句口號,叫“忠不忠看行動,動不動三分鐘”,所以全國各地掀起了深挖洞的熱潮。當年在楓涇,無論是農村還是城鎮,其屋前宅後普遍挖有簡易防空洞,但由於楓涇地勢較低,雨季後多數防空洞倒塌廢棄,以後,人防工程重點就放在了企事業及公社所在地,我們所看到的這個防空洞就是1971年建,在1974年又進行加固擴建,為鋼筋磚石混凝土結構。現在開放的面積僅占整個防空洞的十分之一,在防空洞裡有指揮部、機要部、後勤部、武器庫以及部分屯兵通道,它還與後院廣場上展示的飛機大炮組成了一個青少年的國防教育基地。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到防空洞內看一下。

走出了防空洞,請大家再看一下後院廣場上的米格15飛機。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捍衛祖國的神聖領空不受侵犯,組建了人民空軍,米格15就是我國空軍的第一代戰鷹。它是前蘇聯研製的後掠機翼的噴氣式殲擊機,整個飛機由一位飛行員操縱,其最大航程(在一萬米高度)為1782千米,在低空最大平飛速度可達17.5千米/分,可連續飛行3小時,飛機的頭部安裝了一門h—37型機炮,並攜帶200枚炮彈,具有較強的空中作戰能力,該機型在我軍服役不久,就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我志願軍空軍駕駛著它與敵軍英勇奮戰,共擊落敵機330架,這架3581號飛機就曾擊落過3架敵機,被列為功勳戰鬥機。那為什麼它會停在這邊呢?因為當年抗美援朝時全國募集資金買飛機,我們楓涇的人民也出了這么一份力,在米格15機型退役後就由南京軍區選取了這架功勳機作為歷史的見證和留念放在了我們當地。後來,隨著我國軍事工業的高速發展,我國自行研製了更先進的飛機,米格15也於20世紀70年代退役,但它見證了那一個時代的國際風雲和人民空軍的鋼鐵意志。

參觀了這些舊址,請大家再隨我去參觀一下反映那個特別年代的又一重要景點——毛澤東像章珍藏館。館內收藏了由我們金山區的私人收藏家繆時方先生多年收藏的近3000枚各式各樣的毛主席像章。

毛澤東同志(公元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毛澤東像章的問世已有半個多世紀,早在1945年黨的“七大”期間,與會代表就開始佩戴毛澤東像章了。建國初期的“抗美援朝”紀念章及後來的“勞動模範”獎章都曾有毛澤東頭像。1966年開始至1969年4月,全國各地興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製作和佩戴毛主席像章的熱潮。近3年時間裡,全國約有2萬多家單位生產製作了各種毛澤東像章,總量達80億枚以上,耗用鋁材5萬餘噸。毛澤東同志知道情況後,公開反對大量製作像章,提出:如果把製造像章的金屬用來造飛機,保衛國家,將會有用的多。於是像章熱開始降溫。

198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下發了《關於堅持“少宣傳個人”幾個問題的指示》提出:毛澤東像章應儘量回收利用,以免浪費大量金屬材料。這樣,在全國各地又掀起了收繳像章行動,相當一部分像章被回爐利用。

1982年1月9日,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5次會議通過了《文物保護法》將毛澤東像章列為“現代文物”,由此開始,毛澤東像章作為一個獨特的歷史文化現象,越來越被國內外學者和收藏家重視和青睞。

套章:少至3枚,多至19枚為一套的像章,較系統地記錄了我黨、我軍、我國各個時期重大事件或表現毛澤東同志在各個時期的形象。還有為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而發行的像章。

多頭像章:陳列有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毛澤東在一起的像章;由毛澤東在各個歷史時期多個頭像排列在一起的像章;還有毛澤東和林彪在一起的像章。

下面就請大家隨我到館內看一下。

走進我們的像章館大家就可以看到這邊牆上由1200枚毛澤東像章組成的造型圖了,它的整體造型是一朵向日葵,其中的經、緯線勾勒出一個地球,中國地圖居中,寓意著毛澤東思想永放光芒,照亮全中國、放射全世界。

繆時方收藏像章已有20多年的時間了,其間一共收藏了近一萬多枚各式各樣的毛主席像章,他收藏的像章不僅種類繁多,有套章、對章、擺件章、專題章,塑像和珍稀單枚名章等,而且形質俱佳,曾被全國二十餘家報刊、電台、電視台相續報導。

大家請到這邊來看一下,在這個玻璃櫥里就展出有至今為止全世界只發現了兩枚的像章,這枚紅色的像章是在1969年的時候由日本的東方輪船公司發行的,我們大家都知道物以稀為貴,因此這枚像章也就顯得特別珍貴。

大家還可以再看一下,在玻璃櫥里還展出有一枚材質比較特殊的像章,在這個顯微鏡下就有一枚象牙微雕的像章,在米粒大的體積上就刻有毛澤東頭像和50餘字的詩詞,這是上海微雕藝術家唐洪亮先生特意製作贈送給繆時方的。

在我們展館裡有很多題材比較特殊的像章,在這邊的就是抗美援朝軍人帶回的由越南人用美軍偵察機殘骸製作的像章,很有意義。大家再往這邊看,這些是毛澤東和林彪在一起的像章,像這樣題材的像章現在社會上還是比較少見的。

來到我們的像章館不僅可以看到毛主席像章,還可以看到文革時的一些瓷器以及計畫經濟時所使用的部分票證。

請大家先往這邊走,瓷器的出現已有XX多年的歷史了,我們現在看到這些文革時期的瓷器在悠久的瓷器歷史中僅三年時間,可謂只是千年中的一個瞬間而已。這些出現為數不多但明顯帶有政治色彩的瓷碗、瓷壺、瓷杯、瓷像,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都圍繞以一個中心人物——毛澤東。可見,當時政治上的崇拜已滲透到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看完了文革時的這些瓷器,下面我們就去看一下以前所使用的一些票證。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低下,造成了商品供應的匱乏,開門七件事,件件都重要,老百姓長期生活在“供給”被分配的狀態下。

這裡所展示的是自農業合作社人民公社至90年代初與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票證,有糧油布棉、魚肉禽蛋、菸酒糖醋、五金百貨等內容。今天大家看到這裡的各種票證,是否可以感受到時代的足音呢?這裡有以前上海發行的半兩的糧票,一厘米的布票,據說當時只能買一根扎辮子的頭繩。大家請看,這是一張0.0055斤(五分五厘)的食用油票,它是當今世上現存的最小計量單位的油票了,只能購買一滴油!這張油票出自當年河南的一個比較貧窮的縣城----鎮平,那這一滴油是怎樣使用的呢?聽說要買這一滴油的人先在家裡用鹽水沖湯,再把碗端到店裡,售貨員就用筷子蘸一滴油直接滴到湯里,可見當時的計畫經濟真是把各種商品計畫的“無微不至”!

改革開放後,商品逐漸豐富起來,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作出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若干問題的決定》,標誌著“票證時代”的徹底結束。

好了,我們大家參觀完毛主席像章館又要往外走了,下一個景點是楓涇的民間民間藝術——剪紙展。

八、民 間 剪 紙

各位遊客朋友,這裡就是楓涇的民間剪紙展了,請大家到裡面看一下。這個展館裡的展品全是由姚劍明先生個人所創作的,他1947年出生於楓涇鎮,1963年在建楓中學畢業後到新疆阿克蘇建設兵團,在那長期從事宣傳工作,由於工作需要開始嘗試剪紙藝術,那裡的條件非常艱苦,平時沒有什麼娛樂活動,無事時,他就一心撲在剪紙研究上,在那裡工作了整整三十年,剪紙藝術也在逐步提高,他的剪刻領袖像通過粗細線條,體現形象,獨具一格,深受領導和民眾的好評,之後他便喜愛上了剪紙藝術,並先後創作100多幅剪紙作品,如《十美國》、《鍾魁》、《十二金釵》等一系列精品,功夫非常深,構思很巧妙,圖案很細膩,他的作品和事跡也先後被媒體報導。大家可以仔細欣賞一下。

看完了剪紙,下一個景點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三百園了。

九、三 百 園

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三百園了,它是一座三進三落的大宅院,占地面積達5000多平方米。謝家是書香門第,四代為官,謝墉、謝恭銘父子倆在清乾隆年間都做過大官,謝墉在當年位列內閣中書、吏部左侍郎,相當於現在的國家組織部副部長,這房子就是謝家以前在我們楓涇的舊宅。有人要問:為什麼叫三百園?這是謝家根據孔子所說的“《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而來的,這表明謝家要做知書達理之家,品行純正之人。現在我們對三百園賦予了新的含義,在裡面陳列了百燈、百籃、百行,通過這三百,向大家展示楓涇的風情和歷史文化。

大家請看,這個門頭上方的“三百園”三個字是由漫畫大師丁聰所題的,四周的磚雕刻的非常細膩生動,下面的磚雕刻的是琴、棋、書、畫,上面則是六官喜迎福、祿、壽,中間是福、祿、壽,兩旁是六官,根據古書《周禮》記載:六官是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官代表空間和時間,所以這方磚雕的意思就是人間時時處處充滿吉祥幸福。大家再請看,這門牆上的兩邊刻的是百福和百壽,據說善良的人撫摸一下,就會添福添壽,福壽雙全,大家不妨可以試一下。

下面就請大家到三百園內看一下,我們首先要參觀的就是百燈館。大家可以看到,百燈館的題字也是由漫畫大師丁聰所題寫的。在我們的館內陳列了上百件的燈具,樓下展示的是有關燈的故事,樓上展示的則是燈的歷史。像這隻根據原樣加工放大的煤油燈,在我國最早出現在上海,以後迅速在各個城鎮和鄉村得到普及,它代替了蠟燭和豆油燈。直到解放後,我國電力增強,這種燈才逐漸退出生活舞台而成為見證那一段歷史的實物。大家請看這裡,這是我們楓涇以前喜鬧元宵的場景,元宵佳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從漢朝開始一直沿襲到現在,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楓涇鎮也不例外。據史書記載,元宵節這一天,鎮上家家戶戶張燈結彩以表達“豐登好年”的喜慶祝願;青年與小孩提著各式的燈籠走街串巷,城鄉民間文藝團體紛紛上街表演舞龍燈、串馬燈、打蓮湘、盪湖船等節目,街上人群攢動,歡笑聲和絲竹鑼鼓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其實這個場景展示的就是我們剛才所走的和平街過去喜鬧元宵的盛況。大家還可以找找看,我們現在所在的三百園在哪裡?

我們的祖先發明了燈,燈作為光明的使者陪我們度過了漫漫的長夜,因而也產生了許多關於燈的美好傳說和故事。大家請看這邊,在月暗星稀的夜晚,從下塘街口(就是現在的生產街)緩緩走來一老一小兩個人,小的手提燈籠,在前面照路,老的笑眯眯的在後面跟著,兩人正準備走上泰平橋。這幅畫面不僅形象地展現了一句諺語:“外甥提燈籠——照舅(舊)”,還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愛幼。

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鑿壁偷光的故事,它講的是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有個讀書人叫匡衡,小時候家裡很窮沒錢買油點燈,為了晚上能夠讀書就在牆上鑿了個洞,引鄰居的燈光勤學古讀,最終成為 了一個大學問家。

燈不僅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在革命鬥爭中也發揮過重大作用。看到這個李鐵梅高舉紅燈的塑像,大家一定覺得很熟悉吧,它就取自現代京劇《紅燈記》,表達了熱血青年繼承烈士遺志,與日本鬼子鬥爭到底的堅強決心。其實,這盞紅燈是千千萬萬紅燈中的代表,正因為有千千萬萬的紅燈,才使得中國從黑暗走向光明,也使天安門城樓的彩燈更光輝奪目。

好了,看完樓下的展品,我們再到樓上看看燈的歷史,請大家上樓走好。

來到二樓,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歷史年代比較悠久的青銅燈和陶瓷燈。我國最早的燈具出現在戰國,距今約三千多年,古代的燈具不僅種類繁多,而且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時代性,反映了不同時代的民俗文化內涵。大家請看這邊的青銅燈,它是戰國至秦漢時期王室貴族的照明工具,最大的特點就是把實用性、藝術性、科學性融於一體。大家請看這盞燈,這是一盞飛天銅人吊燈,上面繫著三條銅鏈,它可以掛在廳堂或房間裡,造型非常優美,更奇特的是它能自動供油。因為這個飛天銅人是空心的,裡面可以儲藏燈油,通過手臂與燈盤相連,當盤中的燈油只剩0.5厘米的時候,體內的燈油就會通過手臂流入燈盤內,從而減少添油次數,這種人形吊燈造型新奇、構思巧妙、經濟實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有較高實用價值的工藝品。

請大家往這邊走,這是一盞長信宮燈,燈的整體造型是一個跪坐著的雙手持燈的宮女,形象生動逼真,線條清晰,比例協調,光從外表看就是一件優秀的藝術品。這個燈具的結構十分巧妙實用,它的整體是空心的,燈座、燈盤、燈罩均可拆卸,燈盤還可以轉動,燈盤上的燈罩可以任意調節燈光的強弱和照射方向,燈火冒出的煙塵通過上面的虹管流入溶於盛水的燈座中,從而保持著室內空氣的清潔。這座二千多年前的青銅燈具,在1968年河北滿城的古墓中出土後,曾經轟動了世界,被譽為實用性、科學性、藝術性完美統一的古燈,成為我國在世界上最先發明和使用燈罩,最早解決燈煙污染的重要實證,充分顯示了我們祖先卓越的才智和高超的技術。

大家再看一下這盞朱雀青羊燈,在古代,朱雀、青羊是道教中的吉祥動物,所以這盞燈也稱為吉祥燈。它是西漢時期(距今2100多年)陶豆式燈具,所謂陶豆式是一種淺盤,內底平坦有高柄的器皿。你們看,朱雀昂首翹尾,嘴銜燈盤,腳踏青羊,展翅欲飛,青羊抬頭望燈,似乎在期盼光明,形象極為生動,是漢代不可多得的工藝品。

下面我們到這裡來看另一種燈——陶瓷燈。陶瓷燈是我國古代使用時間最長,普及範圍最廣的燈具。在3000多年前就出現了陶瓷燈,由於陶瓷燈主要用白陶、黃陶、黑陶、青瓷、彩瓷等製作,材料廣泛,製作簡便,而且經濟實用,老百姓用得起,所以流傳下來的數量最多。陶瓷燈的製作在增強實用性的基礎上注重藝術性、裝飾性,因而更加豐富多彩,精巧美觀,更加具有觀賞性。

大家知道,燈與火有著密切的關係,早在幾萬年前的原始社會,人類用鑽木的方法取得火種,用火來煮食、驅寒和照明。但用了以後容易熄滅,經過漫長歲月的生活實踐,人們為能夠較長地利用火種,想方設法借用一些原始的盛器來保存火源。經過不斷的改進和演變,就出現了專用照明的燈具。

我們再來看這一排展窗,這是煤油燈系列。自從18世紀煤油傳入我國,打破了我國用植物油作點燈燃料的習俗,煤油燈應運而生,並且廣泛的在城鎮和鄉村中使用。因為煤油燈是外國人弄進來的,所以當時稱煤油為洋油,煤油燈也稱為洋油燈。煤油燈結構分為燈座和燈罩,大多數為玻璃製品,有的燈座用銅製作。富家的燈較大而豪華,窮人的燈較小而簡陋,有的乾脆不用燈罩。而且,根據不同用途,出現了號誌燈、航運燈、油汽燈、人力車燈、鴉片燈等等特殊煤油燈。煤油燈出現的最晚,但消失的最快,前後不過100多年歷史,但我們的祖輩曾經用它渡過漫漫黑夜。

附:部分煤油燈簡介

1、 豪華吊燈。這隻造型精巧的吊燈是富豪人家掛在大廳的燈具。它的燈心比一般的煤油燈要寬,所以亮度高。燈的上面安裝了鏈條、齒輪和垂重球,這樣可以輕鬆地上下升降,以便於調節燈光。

2、 號誌燈。我們在樓下看到的李鐵梅塑像高高舉起的就是這種燈。它是鐵路上夜間發信號的專用燈具,這燈里有一塊反光鏡,所以燈光能照射較遠距離。號誌燈象十字路口的紅綠燈,也能變換顏色,使行駛中的火車知道前方的路況。

3、 倉燈。是倉庫的專用照明燈具,根據倉庫防火的需要,所以做得比較結實,不易打翻、破碎。

4、 油汽燈。利用氣壓,增加煤油的可燃性,從而提高了亮度。一般用於較大的公共場所。如會場、戲院等。

5、 車燈。是二十世紀初人力車掛在車前的照明工具。它採用凸透鏡聚光原理,所以有一定的照射距離。

6、 航運燈。一般掛在船頭船尾,作夜間航運信號之用。

7、 鴉片燈。是19世紀中葉,英國人將鴉片販入中國後的歷史特定產物,是點燃鴉片的專用燈具。

好了,看完這邊的百燈就請大家到百籃館去參觀一下。

這裡首先歡迎大家的是這隻大籃,它兩頭翹,中間凹,形狀像元寶,所以稱它為元寶籃。這種籃不僅美觀、實用,還可以買菜裝東西,又可當做擺設,在過去幾乎家家都有。我想你們中間的老人家可能也拎過這種元寶籃去買東西,(對青少年團隊可改說為:你們的祖父祖母,外公外婆說不定也拎過這種元寶籃呢)這隻大元寶籃寬3.8米,連籃環高2.8米,共用了33根毛竹,而且只用篾青,不用篾黃,花了100個人工才做成。據我們調查,到現在為止,社會上還沒有比這隻更大的元寶籃,所以國畫大師程十髮欣然為它題名:天下第一籃。這隻籃里還裝著一條昂首翹尾的金色鯉魚,鯉魚在民間寓意吉祥,它在這邊祝願各位遊客日日有餘(魚)、月月有餘(魚)、年年有餘(魚),人人都過上小康富裕的生活。如果哪位遊客能把一元的硬幣投入魚的嘴裡,幸福之水就會噴流而出,祝你好運滾滾來,中獎又中彩,有興趣的遊客不妨試試。

大家可以看到這裡有口古井,因為井水污染少,比較乾淨,從前大多數人家燒飯用井水,洗衣用河水。原先我們鎮上也有許多井,但後來由於自來水安裝到了家家戶戶,人們再不用花力氣去吊井水,所以井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台,只留下為數不多的井作為那一段歷史的見證。這口井的欄圈厚重而井口較小,說明當時這座大宅院的主人很注意安全,為防止小孩子在井邊玩耍時出意外而特意設定的。以前有句話叫“竹籃打水一場空”,可我們楓涇的竹籃編制的非常密,那這句話也要改一下,叫做“竹籃打水籃不空”!大家如果不信的話可以試一下。當然,竹籃打水需要一點竅門,誰能把水打上來,誰就是手段高、福氣好。

好了,我們已經看完這邊的天下第一籃,玩過能打水的竹籃,現在我們就到百籃館去欣賞一下琳琅滿目的籃子,這大門上的百籃館三個字也是著名漫畫大師丁聰所題寫的。

籃子的材料大多數是就地取材,北方用柳條編織,廣東一帶用藤條編織,江南一帶用竹編織。由於竹的特殊性能,許多能工巧匠把竹劈成條、剝成篾、切成絲,做成千姿百態的輕巧實用的竹籃。大家請看這隻首飾籃,用薄薄的竹篾編成,它分上下兩格,是太太小姐們放戒指、耳環、項鍊、玉簪等較貴重首飾的盛具。這隻首飾籃的籃環左右各有一個小洞,大家猜猜是做什麼用的。(如猜中了,則加一個“對”,如猜不中,則直接說),這兩個小洞是插銅片的固定孔,它有兩個作用,一是插上銅片可把籃蓋固定住,二是可以上鎖,防止失竊。大家再看這隻籃是放胭脂口紅、夾針等普通化妝品,就沒有固定孔,但做得也比較小巧玲瓏。在這邊做的最精緻的是這隻梅花籃,它是用直徑僅一毫米的竹絲編成,籃底和籃環刻有梅花圖案,非常精美。再看這隻花籃,它是竹塊合成,外型象正在開放的玉蘭花,放在家裡就是不插花也是極好的裝飾品。像這隻籃是江南水鄉用的船籃,它用寬寬的竹片做成,起到了防水作用,這樣在船上就不怕雨水濺濕裡面盛放的東西。還有這隻籃,上尖下圓,是清朝做官的人放官帽的帽籃。我們這邊還有許許多多的籃,大家不妨可以一一看一下。

看了這么多籃想必大家也眼花繚亂了,就聽我講個故事吧。大家聽過“有眼不識泰山”這句話嗎?這句話中的泰山不是指五嶽之首的泰山,其實泰山是個人名,他是窮苦人家出身,後來拜魯班為師,因為泰山性格內向,雖然肯動腦筋,肯下苦功,但是不敢向師傅求教,也不大和師兄弟交流,一直是默默無聞,按現在的說法就是學習成績並不出色。泰山學滿出師後就來到了南方,他發現了竹子不僅有韌性而且有結,就不斷摸索,終於做出了竹椅、竹凳、竹床,並且掌握了分竹篾的技術,又從編中國結中受到啟發,編出了各種各樣輕巧實用的竹籃,受到老百姓的歡迎,竹籃很快就在江南流行起來,泰山從此名聲大振。有一次,魯班來到南方,他發現竹籃有比木桶輕巧而美觀的優點,而且工藝很有特色,感到編竹籃的人很有創造性,於是四處打聽,終於找到了泰山。泰山見是師傅登門,立刻出門迎接,恭恭敬敬地把魯班師傅請進莊內坐在正堂,然後屈膝就拜。因為魯班教的學徒很多,對泰山印象又不深,一下子居然沒有認出來,就趕緊把泰山扶起來,連連說不敢當,並稱讚他竹器做的好。泰山就說當初如果沒有師傅教我做木匠的手藝,就不可能做出竹器來,既然今天師傅親自登門,還請 師傅多多指教。魯班聽了感慨萬分,連連說:“我有眼不識泰山”。這句俗語就從魯班的嘴裡流傳到現在,為紀念這位富有創造性的竹器祖師爺,我們給他塑了像,喏,就是那一位!

我們再看這邊,這個廚房的灶頭非常富有楓涇特色,灶上畫滿了寓意吉祥的畫,我們把它稱為灶壁畫,聞名中外的金山農民畫就是吸取了灶壁畫的特色發展而來的。大家看到的這個灶頭是個三眼灶,又稱為老虎灶,據說這樣的灶頭在當時只有比較富裕的人家才會使用。小小的廚房裡籃頭特別多,飯籃、菜籃、果品籃、長籃、扁籃、元寶籃等一應俱全。我想大家早就注意到了這張八仙桌上擺放著的八道大菜了,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八道大菜是全葷的呢?當年農村一年都難得吃上一次這樣的菜,因為這八道大菜在當年的檔次是很高的,一般都是家裡有貴客或婚慶喜事才會出現這樣的菜。這裡是布機房,同樣也要許多籃,什麼針線籃、布籃、紗籃等等。這說明了過去人們在生活和生產中籃子是不可缺少的工具。

樓上還有籃子的展示,從某種程度上講,比樓下更精彩,請大家步步高升,上樓參觀。來到百籃館的二樓,我們先參觀一下這間新房,這裡面也有很多籃子。這是針線籃,那只是果品籃,還有文房四寶籃,禮品籃。最有趣的是這隻搖籃,按理說籃應該有籃環,就是搖籃沒有籃環而稱為籃。實際上最早的搖籃是有籃環的,可以掛在樑上,像盪鞦韆一樣,但是有籃環的搖籃只能固定在一個地方,而且抱孩子時礙手礙腳,於是改進為這樣的搖籃。我想嬰兒睡在這樣的搖籃里輕輕地搖動,一定十分愜意,可惜我年紀輕,小的時候只睡過席夢斯,沒有睡過搖籃,我想在你們中間的老人家在幼小的時候可能享受過。

籃子是以前江南水鄉生活的必需品,這一組組塑像更加形象的說明了籃子的用處。人們摘果子、採桑葉需要籃子,買菜賣菜更需要籃子,農民和漁翁把農產品和魚蝦挑到城鎮來用的也是籃子,雜貨店、花店更少不了籃子。所以過去籃店生意比較好,花色品種也特別多。從搖籃到菜籃,可以說過去籃子幾乎陪伴了人們的一生,雖然由於時代的快速發展而成為古董,但我們回味一下,還是蠻有意思的。大家請看這幅百籃圖,它是金山著名的農民畫家創作的,非常富有生活氣息。

十、三橋景觀

大家請看,這就是我們楓涇的另一道風景線——楓涇三橋。大家可能知道,周莊在八十年代初是以陳逸飛所畫的《雙橋》而出名的,我想我們的楓涇三橋也是別有風味的,它是楓涇古鎮旅遊區的標誌性景觀之一,大家不妨可以看一下。

楓涇三橋是楓涇南北、東西市河交叉口的一個景觀,它由北豐橋、竹行橋、清風橋組成,這三橋的橋名是由著名的國畫大師程十髮和全國著名的書法家黃苗子所題寫的。在三橋的旁邊還有一座清風閣茶樓,這裡的清風橋、清風閣名稱的由來都是因為在宋代時有一位屯田員外郎叫陳舜俞,他不僅為人清廉,而且當他棄官隱居來到楓涇後,為百姓做了很多實事、好事,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仰其清風亮節還把當時的鎮名改為了清風涇。我們看到的清風橋、清風閣也正是為了紀念這位員外郎。

十一、橋灣里、施王橋、施王廟

走到這邊的橋灣里,正好體現了我們江南水鄉古鎮的三大特色“小橋、流水、人家”,走在幽靜的古鎮,遠離城市的喧囂也是一種享受。

在我們前面的這座就是施王橋了。施王原名施全,是著名的抗金將領岳飛的部下,在岳飛遭秦檜迫害致死後,他就去行刺秦檜,想不到只砍到了秦檜所騎馬的腿上,行刺沒有成功,而他卻被五馬分屍。在民間關於施全還有另外一種說法,他在行刺秦檜未果後,就隱居來到我們金山一帶,因為他是一個忠君愛國的人,在他死後當地的百姓就自發籌集銀兩為他建造了施王廟。大家請看,在我們前面的就是在原址上重新修建起來的施王廟了。

走在這座橋上,大家可以看一下,一邊是我們的古鎮,另一邊則是我們正在建設的具有北美風格的新城,所以在我們當地有種說法:站在這座施王橋上就能看到楓涇的過去和未來。大家不妨也可以看一下。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們楓涇還是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齊全的古鎮,眾多的祠堂廟宇構成了楓涇除伊斯蘭教之外四教匯聚的獨特的宗教文化。現在看到的就是施王廟,在我們當地又稱為施王堂。它始建於明萬曆七年(1579年),清光緒三十年(19XX年)重修,並擴建為前、中、後三隸殿堂的建築結構,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成為吳越近鄰一帶頗具規模且較有影響的一座廟宇。歷史上施王廟是金山區道教的一個主要宗教活動場所,特別是主奉神靈施王的誕辰日,即農曆每年的八月初二,以前每逢這個日子,施王廟都會舉行施王爺出巡會,遠近數十里的鄉民,搖擼齊集,舟塞涇滿,人娛神歡,熱鬧非凡,。

1966年,施王廟宗教活動停止,廟業漸廢。隨著上海城市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大,楓涇被列為上海重點城鎮建設之一,區政府對楓涇鎮作出了相應規劃和調整,在政府的關心支持以及廣大信眾的強烈願望下,XX年7月,經上海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和金山區人民政府批准,在楓涇的北大街409號重建施王廟。重建的施王廟由偏殿和大殿組成,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 十二、丁聰漫畫陳列館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丁聰漫畫陳列館了,大家可以看到在這個門頭上方就是由丁聰的世交好友、我國著名的美術史學家、評論家、書法家黃苗子所題的,下面就請到館內看一下。

走進了漫畫館,迎面就是這棵樹齡已有400多年的古銀杏了,這棵樹高25米,胸圍3米,現在它被列為區文物保護樹種。銀杏樹是雌雄異株的,這是一棵雄性的、只開花不結果的銀杏,最為奇特的就是在這棵銀杏樹的半腰還長了一棵枸杞樹,像這樣樹中長樹的奇觀應該還是比較少見的。在銀杏的旁邊還有紫薇、芭蕉、桂花、臘梅,把庭院裝點得十分清新雅致。下面就請大家到展館裡面看一下。

這邊的第一間就是前言廳了,丁聰是我國現代最負盛名的漫畫家之一,他出生於19XX年,從上世紀三十年代開始他就已經在發表漫畫作品了,他以“小丁”署名的諷刺漫畫作品至今仍在報刊、雜誌上不斷發表。在牆上的左右兩邊就是丁聰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所畫的兩幅代表作,左邊是丁聰在1944年畫的《現象圖》,形象勾畫出了抗戰後期政治的腐敗以及當時社會的慘狀。貪官、傷兵、淑女、官商、窮教授、沽名釣譽的畫家……形形色色的人物,構成了當時現實生活中真實的畫面。右邊則是丁聰在三年後創作的另一長卷《現實圖》,它描繪了在內戰風雲中大發戰爭財的中外商人、飢餓中的窮人、被迫上陣的“炮灰”……在丁聰的筆下不同性質的人物排列在一起,形成了那個時代的縮影。

在我們的第二個展廳里還是一些有關於丁聰的圖文資料的介紹。丁家原先一共有兄弟姐妹十一人,但後來由於各種歷史原因最後倖存下來的只有丁家六兄妹,丁聰排行老大。丁聰的一生基本在顛沛流離中度過,不到20歲就因抗日戰爭爆發而離開老家上海,後又轉輾香港、內地。抗戰勝利後,他又回到了上海,在1946—1947年間畫了大量有影響的“爭民主”的漫畫。大家看到最大的一張照片,就是我國第一屆漫畫展上,當時的四位漫畫界的新秀,其中就有丁聰。丁聰出生在一個漫畫世家,他的父親丁悚是解放前上海有名的漫畫家,因此他從小就在當時文藝界的名人中很有人緣,這張就是丁聰和上海有名的金嗓子周璇的合影。除了畫畫外,丁聰還喜歡京劇,這張照片就是丁聰以京劇票友的身份登台的情景。在我們這邊還展出有丁聰在抗日戰爭爆發後與宋慶齡的合影,1939年宋慶齡在香港舉辦了抗日畫展,選中了丁聰所畫的這幅《逃亡》作為當時保衛中國同盟的宣傳畫,這幅作品呈現了戰亂中在廣袤土地上流離失所的中國民眾,畫中手牽毛驢逃亡的一家老小悽慘地佇立著,其中懷抱孩子的婦女和回頭凝望的老奶奶目光中充滿了期待。當時宋慶齡將這副作品在海內外廣為散發,以呼籲世界友好人士關注中國民眾的苦難,慷慨解囊相助。大家再看一下,這幅就是丁聰父母的合影,很多遊客都說丁家父子長得非常相像。

1956年丁聰總算有了個家,可幸福的日子還不到半年,就被打成“右派”,遣送到北大荒勞動改造,直到粉碎“四人幫”以後丁聰才得以翻身,但那時大好的年華已過去22年,此時他已63歲,他曾戲說:“人家60歲下崗,我是63歲才上崗。”這一幅就是丁聰以四人幫為素材所畫的一幅作品,應該說是非常具有諷刺意味和現實意義的。

大家看一下這幅作品“良民塑像”,描繪了嘴巴被鎖住,思想被當局檢查限制,耳朵被收買的現象,辛辣諷刺了當時沒有言論自由的中國現狀,和同時代的知識分子一樣,當年的丁聰呼喚民主和自由,對法西斯式的獨裁統治有著天然的批判精神。

在一樓都是丁聰的一些圖文資料的介紹,二樓則是丁聰在歷年所創作的漫畫作品,大家可以上去看一下。

在二樓一共有五間展室,前四間都是丁聰的作品,最後一間則是丁聰的父親——丁悚的作品。

這裡的第一、第二間展室展出了丁聰的部分諷刺幽默作品。丁聰喜愛笑話也愛聽笑話,所以他選擇部分古代、現代笑話配以漫畫與讀者共享。有的作品中也流露出他對舊社會反動統治的不滿,給予辛辣的諷刺,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欣欣向榮的景象和人民熱火朝天的工作生活予以真情歌頌,同時對一些落後的現象也給予無情的鞭撻,從這些作品中也處處透射出他的正義和良知。大家可以欣賞一下。

文豪矛盾在1980年與丁聰再次見面時,情不自禁地提筆寫下了一首《五絕》:“不見小丁久,相逢倍相親,童顏猶如昔,奮筆斗猛人。”這首詩不僅寫出了他們間的爽直友誼,而且對丁聰的作品和人格予以高度的評價。

在文革期間,丁聰沒條件發表漫畫,他就以一種“交保險”的方法給一些名人做名著插圖,有老舍的《四世同堂》、《茶館》、《牛天賜傳》等,還為魯迅、葉聖陶、沈從文、許地山等名家名作繪過插圖。所以我們要看的第三個展室就是丁聰所畫的一些名著的插圖。

現在我們走進的是《人物肖像》作品展室,老舍、魯迅、矛盾、黃苗子、冰心、梅蘭芳、馬連良、蓋叫天、周信芳等一個個名人的漫畫形態惟妙惟肖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在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丁聰不但在中國文化藝術界結交廣泛,而且與他們都有深厚的友情。在此還展出了丁聰的自畫像以及他兒子、孫子的漫畫像。

丁聰有如此的成就和他父親從小對他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這個展室展出的就是他父親丁悚的部分作品。丁悚1881年出生於楓涇鎮南柵,上世紀前半葉,丁悚在上海各大新聞媒體上發表過大量的諷刺社會現象的漫畫,影響很大。劉海粟在創辦美專時專門請丁悚擔任第一教務長。之後,丁悚在法租界恆慶里31號創辦了中國第一個漫畫協會——漫畫會。他後期創作的月份牌上的時裝美女《百美圖》曾廣為流傳。文化大革命中,丁悚遭受迫害,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鴛鴦蝴蝶派”,因為丁聰的一個大妹妹在國外,他們家也被說成是“特務聯絡站”。丁悚患有肺氣腫,有一次抄家,他很生氣,吃了飯後上樓洗腳,過了一會兒沒動靜了,上去一看已經過世了,最後只叫了一輛黃包車送去火化,而當時的丁聰還在“牛棚”里,所以沒見上父親的最後一面。每次想到此,丁聰總不免傷悲,而這所有的困難與打擊都沒有使丁聰放下畫筆,他把他對社會的不滿與諷刺用他的一支畫筆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終成一位“天下無人不識丁”的一代漫畫大師。1994年3月,根據丁悚生前葉落歸根的遺願,丁悚夫婦骨灰被送回故鄉楓涇公墓安葬。

參觀完展室後,請大家再到“小丁書屋”看一下。丁聰有著深厚的藝術修養,深邃的觀察能力,深刻的漫畫大作,皆因胸有萬卷書。丁聰一生愛書,他上街光顧最多的就是書店,買的最多的也是書本。日積月累,他收藏了大量的書籍,家裡成了書的海洋,丁聰孜孜不倦地在書的海洋中遨遊,老且愈堅,正如他自己所說:“我一生除了畫畫外,最大的嗜好就是買書,我是買的多,看的少,原因是工作一直很忙,沒有時間看書,看見喜歡的買回來翻一翻,放在書櫃裡就放心了。我準備老了退休了再慢慢享用,但誰曾想到今年已經88歲,仍抽不出多少時間看書,而書卻越來越多,弄得家裡連走路的都困難,也常為此鬧出不少家庭矛盾。我已近90歲,唯一的財產就是書,將來怎么辦也不知道。現在的四居室已堆的滿滿的,桌上、地上、走廊里,只要有空隙的地方全被占滿了。陌生的朋友來看見那個亂勁還以為我搬家呢!正在此時,楓涇老家來人看到這種情景,主動提出要為我蓋個小書屋,讓我搬一部分書到楓涇去,這就是為什麼有‘小丁書屋’的由來。”大家看到這裡所陳列的僅是丁聰的一小部分藏書,大概近兩千冊左右,從中我們可看到丁聰廣文博識的名家風範和熱愛故鄉的赤子情懷。

丁聰藏書中,有一部分是作者親自贈送的,在玻璃櫥櫃裡就有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錢偉長、著名作家池北偶、周而覆的書,還有詩人邵燕祥、藝術家張瑞芳、戴愛蓮、趙青等人的書,他們的著作與丁聰的作品交相輝映,折射出一個時代的光華。

大家請看這本書是著名的美術史學家、評論家、書法家黃苗子及夫人郁風親筆簽名的書,黃苗子與丁聰有70年的交情,他是廣東人,年輕的時候是丁家的常客,稱丁聰的父親叫丁家伯伯,丁聰1935年中學畢業後,家裡困難,就沒有繼續上大學,第二年由黃苗子介紹進了《良友》編輯部和黃苗子一起工作並成為好友。1958年的一天,丁聰和黃苗子一起乘上了一列開往東北的火車,被送到荒涼的北大荒,流放北大荒雖然只有三年,但在丁聰的一生中卻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那是刻骨銘心的體驗。在那段時間裡和黃苗子同甘苦共患難結下了深厚的友誼。XX年9月陳列館開館時,黃苗子也陪伴丁聰來到了楓涇並留下了墨寶。

大家再看這本書,他的作者是手塚治虫,他就是著名的日本漫畫《鐵臂阿童木》的作者,他對丁聰先生的漫畫很是欣賞,經常在漫畫方面請教丁聰先生。

看完樓上的展室,請大家再到樓下看一下。這三間所陳列的就是丁聰少年時用過的一些實物,牆上掛著少年時丁聰和弟妹們一起玩耍、與父母遊園以及與新婚燕爾的妻子、到北大荒勞動時的一些照片,這些各個時期的照片無聲的向我們講述了丁聰的一生。

走進偏房,這邊有一張書桌,丁聰曾在這張書桌上看書、作畫,為黨為人民創作了大量的作品,抽屜里曾經存放過當時有共產黨背景的中國美協、漫協的圖章。每次丁聰回故鄉都在這張書桌上為遊客簽字,與遊客合影。在柜子上面還有箇舊木箱,這是丁聰小時候的“百寶箱”,曾裝滿了他喜歡的連環畫、老雜誌、舊畫報等。

上世紀二十年代,丁悚擔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教務長時,丁家是明星、藝術家聚會的場所,張光宇、葉淺予、王人美、周璇、聶耳、金焰等上海文藝界名人是丁家的常客,他們聚在一起暢談人生、社會,嬉笑怒罵,自由交流。丁聰從小就是在這樣文化氣息濃厚的家庭環境中成長,這給丁聰今後的創作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十三、金山農民畫展示中心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現在來到的就是金山農民畫展示中心了。

農民畫是上世紀中葉以來產生於中國大陸廣受世人矚目的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而金山農民畫是繼江蘇邳縣、陝西戶縣之後掀起的中國農民畫創作的第三次高潮,我們楓涇則是金山農民畫的發源地。早在1963年,楓涇鎮中洪村陳富林等一批農民受民族、民間傳統造型藝術的啟發,成功地把民間印染、刺繡、木雕、灶壁畫等古老藝術巧妙地運用到繪畫中,將江南農村多姿多彩的生活習俗和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作為繪畫題材,以樸實的手法,創作出了一幅幅散發著泥土芬芳的農民畫。上世紀七十年代,在程十髮、韓和平、鄭家聲等當時下放到楓涇的上海名畫家和縣文化館美術指導老師吳彤章等幾位藝術家的悉心指導下,農民畫作者的藝術水平得到了不斷提高,他們開始創作出大量富有鮮明藝術特色的農民畫,並參加了縣、市有關展覽。1980年4月,金山農民畫在北京中國美術館的首展就轟動了京城。1988年,金山又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現代民間繪畫之鄉”。自此,金山農民畫走出國門,先後在美國、英國、日本、法國等17個國家展出,博得一片好評,金山農民畫作品被譽為“世界民間藝術珍品”。在前後幾十年時間裡,楓涇湧現出了陳富林、陳芙蓉、曹秀文、王金喜、朱素珍、曹金英等一大批優秀的農民畫家,楓涇成為名副其實的金山農民畫畫鄉。

我們的展示中心共有十個展室,不僅介紹了農民畫在楓涇產生的淵源、發展的歷程,而且集中展出了楓涇地區近三十位農民畫家創作的100多幅代表作,在這裡還能欣賞到精美的以農民畫為題材的系列衍生品:農民畫刺繡、農民畫絲毯。大家可以欣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