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一、XX年招聘大學生計畫和就業需求崗位明顯減少。眾所周知。持續的歐債危機、美債危機等導致全球經濟低迷,很多外企的全球市場不好,經濟成長速度持續放緩,企業招聘量自然縮水。由於高校擴招和教育產業化政策推行,大學生人數的增幅遠遠超過經濟成長所需要的人才增長,XX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規模達700萬。截止9月底數據統計,今年企業校園招聘計畫總量和招聘崗位數量僅為去年的80%左右。

二、企業對人才招聘的質量把控上更加嚴格。往年企業大量 發布招聘,是因為企業在發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員補給,企業也認為一些急需的人才可以在工作過程中逐漸培養的,這也為一部分專業不對口的大學生解決了就業的問題。然而但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企業普遍實行保守的發展戰略和緊縮的財務戰略,一方面人力資源的補給大幅減少,另一方面用於培養與培訓的費用也大幅減少,招聘時會對相關專業的大學生更加優中選優。

全球金融危機,就業依然嚴峻,但電子工程師的前途還是很好的。有優勢也有壓力,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選擇做電子工程師,是個不錯的選擇。

目標分解與目標組合

目標分解:第一個目標是拿到國家勵志獎學金,第二個目標是通過幾年的實踐努力,成為一個有較經驗的電子專業工作人員.

第一個目標又可以分解為專業課程成績目標和選修課程成績目標,接下來又可以把課程成績目標分階段為第一學期,第二學期成績目標,同時又要分為各科目的目標……

第二個目標在又可以分解為接觸社會,接觸企業,實習,在實習方面講究實習的方法 .先學做人,再學做事。不忙就多找些專業書來看,特別是可以結合工作的實際找些書來看。不但可以掌握相關工作的知識,還可以比較自己單位制度、流程的合理及不足的地方,給自己今後的工作或向領導提合理化建議打基礎。

目標組合:學習好專業課程是拿獎學金的前提,學習好專業課程*(第一目標)對職業目標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前兩個目標的實現對長期目標的實現也是很大促進的.長期目標的實現要對前面目標的堅持不懈。對長期目標的實現,技術是很重要的,但還得不斷的學習。

工作中想學東西得注意。1、你和公司員工的關係一定要搞好,這是你要學的人際關係的第一步; 2、首先不要換崗位,最好是把現在中國崗位的一些工作內容掌握了以後再換; 3、了解你同事的工作內容,不懂的可以讓他們多告訴你; 4、學習公司的整個運作模式,對你以後有好處; 5、不斷的學習。

規劃與具體實施計畫

知識上的差距.書本理論知識的不深入,專業知識的學習不夠好,大學已不是中學或者國小,你會有老師會逼著你學習的動力,大學講究的是自主學習, 怎樣學習,這就需要多泡讀書館,多跑去向老師問問題,同學間合作討論學習,把理論搞懂,搞理解,搞深刻了.還有書本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差距,這就要求不是死讀書,要多做實驗,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同時積極參加一些科技小發明,小創造也能把我的理論與實踐能力聯繫起來

能力的差距。這一點可能是最重要的。為了縮小這種差距,除了在實踐中逐步學習之外,還要多和高年級的學長學姐保持密切的聯繫,還有那些已經出去工作的同專業的學姐學長們的多交流,以便隨時請教和學習。還有向佩服的人學習,別吝嗇對別人的讚美。

思想觀念上的差距。剛從事電子電路工作這方面的學生一般會認為,工作的電路是那些普通的家庭電路或者更深有點,或者他們根本就沒意識到不斷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在學校學習的那點知識夠養活他們一生。但如果只是那些電路,那么我們的科技不是停止了嗎?電子工程專業的技術也會隨著高科技的潮流不斷完美化,現在的社會發展的太快太猛啦!在我們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還要不斷的上網瀏覽,了解學習最新的科技發展。有一句話說,你不進步,那就死在世界發展的大潮中。我們不只要當一個好的追隨者,更要當一個創造者。世界是發展的,我們的思想也不能定格了。還有,現在的思想層次不高,這就要求多和境界高的人多交流,多談高一點的話題,堅持每天讀書,多讀一些名著,提高境界,擴大格局,一個人的格局與境界決定著一個人的成功的大小。

心裡上的差距。很多大學生認為他們 進入到社會就會得到一份好工作,無知啊!!大學生已經沒有值得沾沾自喜的了,街上一抓一大把!但也不能因為我們現在的條件不是很好,我們的學校不是名牌就妄自菲薄,和那些名牌大學學生相比較,心理落差特大,壓力很大。要知道,當因為倒一杯水而憂慮不安的時候,尼亞加大瀑布仍然在奔流直下。要改變這種經濟發展心理差距,大學生已經不那么稀罕啦,不管在哪裡,只要你肯拼一樣可以成才,名校沒有什麼太多值得驕傲的。其實口裡已經知道這,但是骨子裡還是滲透著那樣的自卑想法。我有不少同學在名校里讀書,加強與他們之間的聯繫,參觀他們的校園,看看名校學生是怎樣學習的,直擊我們的心理落差,逐步減小這心理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