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德育工作計畫

國本教育——各校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通過組織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傳統美德教育、誠信教育以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教育等活動,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情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結合各地的歷史文化,引導廣大少年兒童自主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使他們在活動中進一步感悟民族精神的深刻內涵,感受“中國了不起、中國人了不起、做個了不起的中國人”,自覺地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生存教育——“生存教育”是以培養和訓練學生生存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教育。各校要注意依託我區綜合實踐基地——滄浪少年宮以及社區、家庭等德育資源,整合健康教育、國防教育、消防教育、環保教育、廉潔教育、交通安全和法律法規教育等相關內容,使學生在課堂內外的學習和實踐中,學會在“獨自”情況下生存,學會在緊急狀況下生存,學會在逆境中生存。

感恩教育——各校要以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養,在人格上獲得健全發展為目標,組織學生為父母當一天家、觀察教師一天的工作、參觀工廠等活

動、聽一次先進報告會,使學生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老師的教誨之恩和社會的關愛之情。

反哺教育——要以學生的實踐體驗為途徑,充分利用勞動節、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等節日,通過組織學生向父母、教師或向幫助過自己的人說一句感激的話、傳送一條問候的簡訊、開展一次演講比賽、參加一場作文競賽、編排一台主題班會、參與一次公益勞動等形式,向父母、教師、社會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7.加強德育科研工作。各校要結合本校實際,在研究的針對性、實效性上下功夫,切實加強研究德育課題的過程管理,規範積累研究材料,積極組織教師撰寫論文,做好相關課題的開題或階段性匯報和一年兩次的德育交流研討工作。

要積極組織教師參加2009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年會和蘇州市教育局組織的德育論文評比活動,研究新形勢下的學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更好地推動學校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