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4年上期八年級語文德育計畫範文

一、指導思想:

新的課程標準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的培養在於教育,德育則是教育的首位。鄧小平曾指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失誤在於教育。一針見血,擊中要害,因此,我國要堅定地沿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培養“四有”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和勞動者,全面加強德育教育勢在必行。作為基礎學科的語文肯定也必須重視德育教育。

二、培養目標

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指導我們,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要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針對學生的德育基礎,結合學生的實際開展德育教育。因此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有責任也應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培養,以期能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斷規範自己的行為。

三、措施方法

1、結合相關文章,進行思想教育。

八年級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做為德育教育的好素材。因此,教材中合理地把握這些文章的特點進行思想教育。在各單元教學中,使學生體悟到人生奮鬥的意義,感受人間的關愛與溫情。從散文詩中,捕捉作家們的情感律動,去感受他們心靈的無限風光。保護自然是每一個人的責任,所以,通過選文的學習,增強學生對生存環境的憂慮與思考。學習古代感事抒懷,借景言情的名篇,學習他們高尚的品質、博大胸襟及遠大的政治抱負。利用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及其思想品質。

2、利用獨特的作文教學,充分進行德育滲透。

一切素質教育的開始,大都是以學生的語文學習為起步,學生語文程度的高低經常是學生素質水平的體現;而在語文水平中,作文水平又是一個重要尺度。所以,素質教育是作文教學的出發點,德育教學是作文教學的出發點,作文教學理所當然地要落實德育的要求。首先,作文的命題對學生的寫作思路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教師應重視命題的設計,引導學生確立積極健康的寫作思路,啟發他們尋找生活中的真善美,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其次,如何引導學生判定是非,區別榮辱,分清好壞,把他們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過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使其熟悉逐步靠近真理,使其感情逐步走向健康,所有這一切都離不開教師的鍛造和錘鍊。另外,作文是對生活的反映,所以教師引導學生體驗生活的過程就應該視作德育的過程。如我們可以把學生帶到大自然中去,讓學生去觀察感受大自然。學生在草地上漫步,在花下徘徊,直接面對大自然,會產生創作的衝動。這樣既能寫出一篇篇優雅的文章,鍛鍊了寫作能力,也能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達到了德育的目的。我們還可以讓學生通過社會實踐來留意周邊發生的人和事,激發寫作的欲望,積累寫作的素材,這樣做同樣能實現既培養作文能力又實施德育的目的。最後,在作文批改中,不要眼睛只盯在語言形式方面,而要高度重視思想內容方面。要十分留意學生作文的思想內容是否健康,主題是否有積極意義,選材是否實事求是,熟悉是否正確,知識是否正確,然後恰如其分地進行引導。總之,作文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有效途徑,也是語文教師教書育人得天獨厚的優勢。

3、利用課外輔導與實踐活動進行德育滲透。

課外輔導如開展培優扶差,批改作業,指導練筆等,這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深化、鞏固,當然也是語文教學進行德育滲透的另一途徑。大家知道,課堂教學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的一種教學活動,對知識分析、理解及德育滲透難免要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影響教育教學效果的提高,而課外輔導,相對限制少,它使教師更輕易因材施教,因應學生的性格特點、知識現狀進行少數或個別的輔導,這樣教育教學更有針對性、更具體和形象。不僅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連效果也得到增強,例如培優撫差,因為對象為學生群體的兩極,人數較少,這就方便了教師有針對性的輔導,自然德育滲透也能更實際、實在、實效。作業批改,又如讓每個學生都製作一個“座右銘”,教師可以通過評語,激勵學生,鼓勵學生樹立信心,確定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樹立遠大志向,不斷增強自身的道德情操。並將它化作學習進步的直接動力。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當積極探索與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優勢,挖掘語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學中認真、積極地進行德育滲透,使之成為青少年學生求知、成長的動力。老教育家徐特立說得非常確切:“教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人,教育後一代成長為具有共產主義思想品質的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德育為先。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擺正德育的地位,正確處理好語文課工具性和思想性的關係,是全面提高語文教育教學質量的要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