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工作經驗總結

那還是1999年8月,我接了一個新班。班級里有一名叫雷聞醒的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經過觀察,我發現她性格內向、孤僻,經常一個人呆呆地望著窗外,顯得十分無助。九歲的孩子,活潑好動的年紀,什麼原因使她變得這樣呢?我陷入了深思。教師的職業敏感的告訴我,這其中一定有道不盡的苦楚,小女孩的內心一定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隱情。我立刻行動起來,開始了深入細緻的走訪。原來,小聞醒是個孤兒,其父早年病逝,其母不堪忍受家庭的重荷,拋棄了這個可憐的孩子,再也尋不到蹤跡。小聞醒只能和年邁的而又無任何經濟來源的奶奶相依為命。了解到這些,我的心靈受到了深深的觸動。我暗下決心,一定要讓孩子快樂起來,我要用愛架起一座通向她內心的橋樑,使她和別的孩子一樣,擁有一個美好、快樂的童年。於是,每堂課我都不止一次地提問她、鼓勵她,並叮囑學生,玩耍的時候一定要帶上小聞醒。漸漸地,她克服了膽怯,走出了自我封閉的世界。與此同時,針對她體弱多病,家庭拮据,我又承擔起了做母親的義務,把她接到家裡,為她做好吃的飯菜,補充營養。她生病了,我心急如焚,為她尋醫抓藥。到了交學費的時候,小聞醒的奶奶賣掉所有的雞蛋,也湊不夠80元錢。我知道後,義無反顧地替她交上學費,又買了新書包、新衣物......,五年的國小生活,我一直默默地資助她、關心她、照顧她。我只要看到小聞醒健康,快樂地成長,往日裡工作的辛酸和勞苦就會化為烏有,心中滿是富有和幸福。小聞醒上國中了,可她哭著要輟學,我怎能袖手旁觀呢?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驅使我一如既往地承擔了她上學的所有費用。小聞醒百感交集,一頭撲進了我的懷裡,嘴裡呢喃著:“媽......媽媽......",激動的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緊緊地摟住了小聞醒,這孩子滿臉幸福地偎依在我的懷裡,久久不願離開,我們的師生情又一次得到升華。就這樣,小聞醒成了我的女兒。她曾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我雖然失去了母親,但是我並沒有失去母愛;我雖然失去了一個完整的小家,但是我卻擁有了一個完整幸福的大家庭......"。國中畢業後,我繼續供她念高中,並常常激勵她刻苦學習,告訴她做人的道理。高二時,她唯一的親人(奶奶)離開了人世,對她的打擊很大。我更加疼愛她了,經常和她保持電話聯繫,抽時間去學校看她。可是,忽然有一天,她對我說:“不想念書了,因為心裡負擔重,心情無法平靜下來,在學習上常常力不從心。”我幾經勸導都說服不了她,也只好同意了她的要求。現在的小聞醒已經能夠獨立生活了,是我拜託一位熱心的朋友,把她安排在長春的一家私人企業上班,小聞醒已滿懷信心地開始了她人生的又一個里程。

就是現在,每當我回想起和小聞醒共同經歷的十幾個春秋,我仍然會感到無比的欣慰。每個節日,我都會收到她溫馨而甜蜜的祝福。“傾心育苗,奉獻真愛”。身為人師,我幸福,我驕傲。我就是這樣,用愛與責任,溫暖著我的每一個學生。同時,我也收穫了真誠與快樂。

教師職業極富挑戰性,教師面對的是永遠變化的環境,永遠變化的個體,沒有一種發現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也沒有一種策略可以稱之為“最佳”。因此,教師必須正視社會發展中的現實,認真分析自己的現狀,努力學習,以良好的心態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堅持終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道德文化素養,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育教學風格。

終身學習是教師專業發展不竭的動力,是每個人生活的必需。教師一定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學生不斷發展。我們這代人似乎缺少的東西就是責任。因此,在大抓師德建設的同時,教師一定要勇於承擔責任。教師的責任大如天,使命重如山。一個肩膀挑著學生的現在,一個肩膀挑著祖國的未來。教師的責任非比尋常,它寄託著祖國的期望,人民的囑託。因此,我們每位教師要切實承擔教育者的社會責任,淡泊名利,志存高遠,使自己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師德是教師職業的靈魂。師德建設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任重而道遠。今後,我會朝著以下兩個方向繼續努力:1 、與時俱進,孜孜不倦地學習,用“愛與責任”繼續溫暖學生,精益求精。2、認清教師職業倦怠的危害,並自我調適;精心教學,潛心育人;甘為人梯,樂於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