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德育工作總結

六、營造育人環境,增強工作實效性

校園文化是一本無聲教科書,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為了給學生營造了一個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我校於五月份修建了石橋中學德育教育園地;在教室的室外牆壁上都懸掛了名人畫像、名人語錄、警示語等宣傳板;在教室內的牆壁上懸掛了《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學生一日生活制度》等規章制度;在每個教室里都設立了圖書角、報刊欄等讀書角,通過豐富的課外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學校還把“團結務實,開拓創新”定為領導作風、把“勤奮、求實、進取、奉獻”定為教師的教風、把“勤奮、誠實、文明、健美”定為學生的學風。自從開展文化進校園活動以來,我校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有了明顯提高。

七、體驗活動,強化育人實踐

本年度,我校積極回響《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國小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的通知》、《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小誠信教育〉的通知》等精神的號召,以“三講兩實踐”活動內容為主線,結合有意義的節日,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把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寓於豐富的活動之中,通過開展各種活動來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目前,我校已形成一個多育並舉的大好局面。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校將把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升教師的師德修養作為學校德育的重點工作來抓,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更健康、更全面的發展。

XX年度團隊工作總結

我校團支部在安丘市教育團工委,學校黨總支的領導下,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江總書記關於教育問題的重要談話及第三次少代會精神,落實學校團隊工作任務,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結合我校團隊工作實際,堅持以團帶隊,充分發揮團隊的組織優勢、活動優勢和社會資源,服務於學校德育工作,推進素質教育。本年度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對少先隊員和團員開展政治理論學習,構築精神支柱。

在少先隊活動以及團支部活動中,利用組織生活、座談討論、民主生活會和團會學習和隊會學習等形式。如學習“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六次代表會”,開展了“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系列活動。討論少先隊員和團員該如何從自身做起,在班級及學校中起模範帶頭作用,進一步塑造少先隊員和團員的表率形象。在初一、初二年級學生的團前知識調查中,發現有75%的學生有“積極向團組織靠攏”的良好願望,以此為契機,發展入團積極分子,以少年團校為陣地,為學生們上了“團組織的光榮傳統”、“團的組織原則”、“團員的權利和義務”、“入團的條件”、“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團員”等系列團前教育,讓隊員們受益匪淺,也加強了團前對隊員的教育與管理。

二、開展豐富的學校團隊活動,培養實踐活動能力。

為了切實搞好團隊工作,必須體現“強隊建團”的工作目標。我們結合學校特點,開展了團隊員的實踐活動:以團小組為單位,以“助學”為目標,立足校園開展團支部的“一幫一”助學活動; “大手牽小手”,團員們當起了同學的小小輔導員,活動中,大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與此同時,團隊組織結合時代特徵,國際國內形勢,開展了一系列的特色活動:

七、八月組織學生開展了豐富的假期實踐活動等。

九月我們組織了“教師節的獻禮”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系列活動,同時開展了幫扶留守兒童的座談會以及對留守兒童的物資捐助。

十月我們開展了“女生生理和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各班還開展學習了與“文明六在”相關的文明禮儀行為系列活動。

十一月我們又以各班為單位組織了有特色的班級活動,同時還倡議了由同學們自發組織的為極度窘困的 同學家庭捐贈棉衣的活動等,以此推進同學們的凝聚力。

十二月組織全校師生開展了紀念“一二·九”學生體質健康活動。

三、加強組織建設、培養幹部能力。

以創新精神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加強團支部基礎建設。加強團會學習和少先隊隊會學習,以團組織生活為陣地,以團帶隊,加強團隊幹部的教育,樹立團隊的模範作用,帶動更多的同學向前學習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