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春季學期德育工作總結

個班用講雷鋒的故事、歌曲傳唱等形式向學生講述了雷鋒助人為樂的精神。事關工委的老領導們在3月5日這天來到我們學校與孩子們一起感受雷鋒的助人為樂,他們用自己的故事教會了孩子們要踏踏實實做一個雷鋒的傳人。

2、  開展“講文明、樹新風”主題活動。利用學習雷鋒精神活動月,德

育處與少先隊一起開展了“清理河道志願活動”和6.5世界環境日“清掃農貿市場”校外實踐活動,在全校內營造了保護地球的良好氛圍。

3、  開展校內外安全教育專題活動。通過紅領巾廣播站,國旗下的講話、

晨會、主題班會隊校內樓道安全、課間活動、體育課、校外交通、防溺水、防火、防洪防汛、食品安全與衛生、健康知識等進行反覆強調,確保了學生的安全,提高了大家的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

4、  紮實開展感恩教育。以“母親節”為實踐開展了一次校外感恩調查

實踐活動,大部分學生都回家與父母進行親子行動,並將自己的感言寫在記錄本上。在主題班會上以感恩學校、感恩老師、感恩祖國為題進行講解,確實讓學生從各種活動中學會感恩、知恩、報恩。

5、  開展節約用水活動,本學年通過班級文化陣地進行了節約水資源的

宣傳,1—3年級辦一期節水黑板報,4—6年級以手抄報形式進行節水知識宣傳。全校學生能把水循環使用。養成了良好的節水習慣。

6、開展警校共育活動,邀請法制副校長每學期到校進行普法講座。學校與鄉政府、派出所、社區密切合作,對學校周邊環境進行大力整頓,確保師生安全和教育教學秩序正常。

7、指導親職教育,建立與家長聯繫制度,通過家校聯繫卡、家訪,每學期召開一次家長座談會、家長開放日等形式,形成家長、社會、學校三結合教育合力。

8、關愛特殊兒童行動。特殊兒童包括孤殘兒童、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困難學生等,面對這個群體的學生,我校今年把幫扶工作落到了實處,一是建立特殊兒童檔案盒幫扶聯繫制度。在學習上通過計畫和措施的制定,時刻進行追蹤和輔導。班主任、黨員、領導幹部與留守兒童建立“一幫一”或“一幫幾”的幫扶形式,開展對留守兒童的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情感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活動,增強留守兒童的自我保護能力和自我調適能力。二是發揮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利用學校圖書室、興趣小組等有效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擁有充實豐富的課餘生活。利用老師的人文關懷和同學的互助互學友誼來彌補其在家庭中缺失的親情,讓留守兒童感受到集體的關愛和溫暖。為此,德育處組織了一次大型的“紅領巾義賣超市”活動,將捐款購買成學習用品分發給需要幫助的同學;其次,為更好地管理少數民族學生,在本學期中後期,特以“我愛我家”為題進行了一次少數民族學生教育會,規範了民族生的行為習慣,增進了學生間的團結。三是學校與村組、社區取得聯繫,請村幹部在周末和假期中,對特殊兒童進行監管、幫助、教育,同時,要求老師要經常家訪這部分兒童家庭,使他們得到老師、學校和社會的更多關愛與幫助。

9、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藝術節活動。我校以“鍛鍊學生能力,提高素質教育水平,充分發揮學生特長”為宗旨,舉辦了第十三屆校園藝術節。藝術節從5月開幕,開展各個項目的比賽,其中,苟才文老師指導的合唱隊選送到區上,並在匯演中榮獲二等獎。在攀枝花市首屆“金沙童話”比賽中嶄露頭角,榮獲市級一等獎;今年,老師們也加入了藝術節的行列,以教師書法比賽及年級組風采展示、教師趣味小遊戲等形式呈現。活動的開展,增進了師生之間、老師之間的情感,使學校更加和諧。

三 以媒體為介,提升學校知名度

本學年,學校宣傳組著手於校園實際,挖掘校園亮點,全方位地宣傳學校。

經過努力,共發表新聞20餘篇,視頻專題報導2則,報刊發表2篇,以不同的方式從不同方位向人們展示了總發中心校的風采。

四 加強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聯繫工作

德育處利用年級家長會和班級家長會向家長進行了親職教育的培訓指導,有力地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通過家長委員會的交流,取長補短,形成了學校工作家長支持,家教困惑學校幫助的和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