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總結

一、研究背景與現狀

1、概念:大學生自主創業就是大學生通過個人及組織的努力,利用所學到的知識、才能、技術和所形成的各種能力,以自籌資金、技術入股、尋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環境中,努力創新、尋求機會,不斷成長創造價值的過程。

2、現狀:從XX年起,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等部委以及許多地方政府相繼出台了有關政策,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大學生創業成為一個社會熱點話題。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大學生自主創業者也不斷增加。據相關調查顯示,目前各高校大學生自主創業的人數占到在校生的近5%,而打算創業的大學生數量所占的比重則更大。大學生創業意向與社會環境、學校氛圍息息相關,也與自身的創業意識密不可分。二、研究目標(核心問題)

此次在全校範圍內進行的大學生創業意向及需求的調研及訪談,旨在了解我校大學生的創業意向及需求狀況,根據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統計進而回響我國科學技術部《關於大學生科技創業見習基地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的相關檔案要求,並由學校相關部門依此來制定支持我校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及制度,以積極引導山大科技園威海分區所屬的科技企業孵化器開展大學生創業見習基地工作。

三、研究方法

一次調查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研究方法的制定。為了確保資料的真實性與全面性,調查人員採取問卷調查的方法。問卷調查的對象為我校12個學院和馬克

思主義教學部XX級—2012級在校本科生和2012級、2012級研究生。

調研採取系統抽樣與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按照我校十二個學院的人數比例分配問卷。在每個學院隨機選取專業,在選定的專業中隨機選擇班級,並且使男女人數比例為1:1,保證了調研的科學性。

四、問卷基本情況

按照我校十二個學院的人數比例情況,共列印650份問卷,實際發放634份,實際收回614。其中,商學院發放 189 份問卷,實際收回187份問卷,缺失2份,廢掉6份;法學院發放49份問卷,實際收回44份問卷,缺失5份;新聞傳播學院發放51份問卷,實際收回48份問卷,缺失3份;翻譯學院發放33份問卷,實際收回30份問卷,缺失3份;韓國學院發放31份問卷,實際收回30份問卷,缺失1份;藝術學院發放26份問卷,實際收回26份問卷,缺失0份;數學與統計學院發放44份問卷,實際收回44份問卷,缺失0份,廢掉9份;空間科學與套用物理學院發放45份問卷,實際收回43份問卷,缺失2份;海洋學院發放52份問卷,實際收回50份問卷,缺失2份;信息工程學院發放41份問卷,實際收回41份問卷,缺失0份;機電工程學院發放51份問卷,實際收回51份問卷,缺失0份;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發放19份問卷,實際收回19份問卷,缺失0份;馬克思主義教學部發放1份,實際收回1份,缺失0份;其中,因不明原因缺失兩份。

第二部分 本次調研需要顯示的幾個核心問題

一、描述現象

1、我校學生對創業的了解,他們的創業意向,以及現在所處的狀態。即“是已經開始創業,還是考慮過創業但是有疑慮而未進行創業”。

2、性別與創業意向之間的聯繫。

3、不同學院、不同專業與創業之間的關係。

二、總結問題

1、我校學生對創業的態度。

2、調研對象所認可和傾向的創業模式。

3、影響我校學生創業實踐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