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崗位設定管理工作調研報告

一、事業單位崗位設定工作的主要精神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抓好事業單位崗位設定管理工作。一是XX年中央批准下發了《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綱要》,明確了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方向。同年,中央組織部、人事部下發了《關於加快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見》,要求建立崗位管理制度,全面推進聘用制。XX年8月31日又出台了《事業單位崗位設定管理試行辦法實施意見》。XX年底人事部召開了全國事業單位崗位設定管理工作座談會,要求各地加快進度,儘快入軌運行。XX年7月,省里召開了事業單位崗位設定管理實施工作會議。對全省事業單位崗位設定管理工作進行了部署。二是事業單位崗位管理制度是按照科學合理、精簡效能的原則,通過事業單位實行崗位總量控制和最高等級控制,組織引導事業單位因事設崗、按崗聘用、以崗定薪、契約管理,實現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契約用人的轉換。三是建立事業單位崗位設定管理制度,是對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和創新,也是推進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迫切需要,對於充分調動事業單位各類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增強事業單位生機與活力,促進經濟和社會事業又好又快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事業單位崗位設定管理實施中的政策和原則。

(1)實施範圍:崗位設定管理的實施範圍與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實施辦法所規定的範圍是一致的。從單位看,經機構編制部門批准設立,包括經費來源主要由財政撥款、部分由財政支持以及經費自理的事業單位均納入實施範圍,使用事業編制的社會團體參照執行。從崗位和人員看,事業單位的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技能崗位,以及在這些崗位上工作的正式工作人員,都要按照崗位設定管理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

(2)崗位類別:根據國家確定的事業單位通用崗位類別,事業單位崗位包括三類,即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

(3)崗位等級:

a、管理崗位等級設定:管理崗位分為10個等級,由高到低分為一到十級職員崗位。管理崗位最高等級職員崗位設定,按照機構編制部門核定的機構規格確定。

b、專業技術崗位等級設定: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包括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初級崗位。高級崗位分為7個等級,即由高到低分為一到七級,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崗位包括一到四級,副高級崗位包括五到七級,中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即由高到低分為八到十級;初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即由高到低分為十一到十三級,其中十三級是員級崗位。

c、工勤技能崗位等級設定:工勤技能崗位分為技術工崗位和普通工崗位,技術工崗位分為5個等級,即由高到低分為一至五級;普通工崗位不分等級。

(4)崗位結構比例:

a、主體崗位占崗位總量的結構比例,《實施意見》進行了原則性的規定,即:主要以專業技術提供社會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專業技術崗位占主體,專業技術崗位一般不低於單位崗位總量的70﹪;主要承擔社會事務管理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管理崗位占主體,管理崗位一般不低於單位崗位總量的50﹪;主要承擔技能操作維護、服務保障等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工勤技能崗位占主體,工勤技能崗位一般不低於單位崗位總量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