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經貿委民營經濟管理調研

過去的一年,我區在市、區委的正確領導下,把大力發展民營經濟作為振興*區域經濟戰略來抓。通過不斷解放思想,完善工作思路,構建服務體系,強化服務意識,提供良好服務環境等一系列舉措,有力地促進了我區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

一、全區民營經濟基本現狀

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特點:

(一)民營經濟整體實力不斷增強。隨著資本投入的不斷加大,民營企業的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到今年6月末,形成了私營企業集團5戶(*、*、*、*、*,同比增加1戶),私營企業註冊資本*萬元以上*戶(同比增加*戶),註冊資本*萬元以上*戶(同比增加13戶),註冊資本*萬元以上65戶(同比增加16戶)的骨幹企業群體。目前,我區私營企業中居前四位的行業是:批發、零售業占*%;製造業占*%;科研、技術服務業占*%;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占*%。

(二)民營經濟載體不斷擴展。占地*平方公里的光榮道科技產業園已完成規劃,其中*畝起步區已完成土地整理*畝。*綜合大廈6萬平方米已經開工建設。意庫創意產業園,在第三屆中國創意產業年度大獎評選中榮獲“最佳創意產業園區獎”。已有*戶創意型企業入駐園區,實現留區稅收*余萬元。調整大胡同地區商貿業態,估衣街提升改造已全部完成,7月12日舉行開街大典。*大街易買得超市(*平方米)預計8月27日開業、泛洋大廈快捷酒店和量販式ktv(*平方米)、*大廈領先醫藥旗艦店(*平方米)和新春花苑超市(*平方米)等項目,正在陸續洽談和籌備開業中。結合*公園改造,建設民俗食品街。利用大豐路*萬平方米公建帶打造民族風情街。利用津酒集團酒文化資源,規劃酒文化一條街。*站前商貿商務設施列入規劃建設等。

(三)科技型民營企業加快發展。當前的世界金融危機使更多的民營企業認識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作用,紛紛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或發揮船小好掉頭的體制機制優勢,積極調整產業產品結構,向高新技術方向發展。通過努力促進技術服務和科技成果轉化,強化科技創新的實施力度,4家民營科技企業申報了*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6個項目申報了創新基金;4家民營科技企業申報了*首批*市科技支撐計畫重點、重大項目。預計到今年6月末,在冊民營科技企業總計*戶,繳納稅金*萬元。

(四)民營經濟成為安置社會就業的重要途徑。截止到6月末,民營經濟從業人員近3萬人,同比增長7.1%。民營經濟成為吸納社會各界人員就業的主要途徑之一,對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貢獻。

(五)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得到顯著改善。為進一步消除民營經濟發展中的體制機制障礙,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檔案精神,加大民營經濟工作力度,並在放開領域、放寬條件、放手發展等方面,積極進行了一系列創新性的探索與實踐。

區行政許可服務中心實施全天候開門服務,創新工作機制、提高服務質量,駐“中心”各審批部門進一步清理、取消、調整合併行政審批事項並做好對市下放審批許可權的承接工作,經過清理,共減少行政審批事項6項;推出12項可以在審批大廳當場辦結的“立等可取”件。為促進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採取的措施

1、不斷完善四位一體的機制建設。制定並貫徹落實《民營經濟聯動機制實施意見》,明確各部門目標責任和職能任務,加大聯動與協調力度。每年通過召開民營經濟領導小組會議研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措施;通過季度召開民營辦工作會議,月度召開民營辦常務單位會議,確定各階段民營經濟工作要點、分析民營經濟運行狀態、溝通各項工作落實情況,推動全區服務民營經濟工作的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