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狀況的調查與思考

1、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基礎性。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基礎性主要表現:

(一)青少年時期是思想道德觀念形成的基礎階段。學校是開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礎階段,人的道德養成關鍵是要從小就要打好基礎,掌握青少年不同成長階段的心理特點,從小打好道德認知基礎。同時,通過建立青少年需求反饋系統、信息系統和重點樣本調查反饋系統,及時了解掌握青少年的思想動態和行為方式的新趨勢。

(二)適應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特點的教育內容是關鍵。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青少年不同階段的道德養成需求,提供不同的道德教育內容,重點培養青少年的健康心理。通過開展思想道德現象大討論、徵集道德文明警語等形式,培養青少年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開放性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陣地是依託。網路和社區已成為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本次調查中有72%的青少年有過上網經歷,同時也有83%的青少年表示目前我區的青少年文化活動陣地短缺或對其功能設定和管理不太滿意。我們要藉助“社區青少年學校”、“青山共青團”網站等載體,以多種傳播方式激活青少年的認知模式,使思想道德教育變得生動活潑、寓教於樂;並通過體驗活動等,加大青少年活動陣地的開發利用,在社區中建立分散多樣、就近就便的活動中心,吸引青少年經常參與,引導青少年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2、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式的科學性。我們通過本次調查發現,在社會迅速轉型和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青少年接受的信息量大,思維靈活、想像豐富、視野開闊,傳統的“說教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已經難以適應形勢發展,迫切需要轉變思想道德教育方式,認真分析把握新時期青少年思想發展變化規律,要注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科學性,實現由灌輸道德知識向發展道德能力轉變,實現從青少年被動接受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上“自主型”轉變,減少行政化動員,把真實的道德生活展現在青少年面前,在現實的具體生活場景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養。

3、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對象的層次性。不同的青少年群體有不同生存狀態和發展的要求。在對青少年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我們要對優勢群體和弱勢群體、職業青年和學生青少年等等群體差異有更深入的研究,“兼顧兩頭,突出中間”,體現層次性,在注重把握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普遍性問題的同時,針對不同的青少年群體,形成不同的側重點,讓不同層次的青年都能找到自己的追求目標。如對青年黨員、團幹部、優秀青年等先進分子,要強調“三觀”,強調共產主義的理想觀念;對廣大普通青少年群體,要以“三德”為基本要求,倡導與現代化文明社會相匹配的精神生活和道德情操。以此,逐步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廣度和深度。

4、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養成的實踐性。引導青少年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最根本的途徑在於實踐。本次調查中反映,青少年對道德教育活動意見最大的是“形式單調”,認為最有收穫的是實踐。這就要求我們注重讓青少年在實踐中學習,要通過家庭實踐、社區實踐、崗位實踐等途徑的有機結合,引導青少年在社會實踐中認識自己的行為規範、道德文明和人生價值取向與法律規範和傳統文化倡導的道德文明保持一致。使在校青少年學生在家庭、學校、社區的學習和活動中,養成倫理道德、社會公德所需要的行為規範和基礎文明;在職青年在實踐中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學會理性地處理各種矛盾和人際關係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