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事處兩型社會建設調查報告

進入21世紀以來,我省從此全面打響“兩型社會”建設戰役,城中辦事處積極回響上級號召,熱情參與,志趣高昂,在認真領會“兩型社會”相關精神後,辦事處對全處的工作重點進行了分解落實,各頂工作已全面啟動。

一、提高思想認識,認真組織展開“兩型社會”建設大討論

建設“兩型社會”是新時期新階段面臨的重要課題,傳統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已不管用,必須認真學習借鑑先進地區經驗,大膽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辦事處通過各種形式,在廣大幹群中開展解放思想、找準差距、明確方向的“兩型社會”建設大討論,活動從辦事處全體黨員、機關幹部,到社區、村幹部,再到基層民眾三個層面開展。通過組織形式報告會,學習先進典型,開展文明創建,評選“文明戶”、“和諧家庭”等活動,著重破除因循守舊、自滿保守、狹隘封閉、片面發展的觀念,樹立改革創新、危機憂患、社會文明、遵紀守法、開放合作、科學發展的意識,達到更新觀念、提高素質、凝心聚力、加快發展的目的。

通過開展大討論活動,辦事處全體幹部對“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對科學發展觀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一)轉變幹部作風,建設務實、高效、節約、服務型機關。

辦事處高度重視幹部作風建設工作,從制度、體制、機制入手,不斷提高效能建設。一是出台《機關管理制度》。用制度約束人,把高效和節約的著力點放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打造出高效、節約的機關整體形象。二是開展學習。每周五,辦事處機關定期會對幹部開展主題教育、集中整訓、考核評議等學習活動,為幹部思想解放、作風改進、提高幹部綜合素質打好基礎。三是拓展服務領域。處直部門把服務做到點子上,把服務做到對象心坎上,以服務促管理。四是最佳化服務平台。為最大限度地方便企業、方便基層、方便民眾、方便客商,辦事處興建了城中社會事務服務大廳,各社區均有自已的服務中心,形成辦事處到社區的整體聯動服務格局。

辦事處按照“區域集中、產業聚集、要素集合、錯位發展”的要求,堅持基礎設施規劃和產業規劃並重的原則,以項目為支撐,以產業為紐帶。市民營工業園已逐步完善園區內水、電、路、下水道、綠化、亮化等配套工程,工業園現已逐步向規劃布局合理、基礎設施齊全、環境整潔優美、高新技術產業支撐的一流工業園區邁進。園區力爭今年引進項目5個,其中過5000萬元項目2至3個,力爭三年內,園區落戶企業30家以上,實現年銷售收入過10億元,稅收過億元。

(三)發展農村經濟,推動“兩型”社會新農村試點工作。

一是建設精細蔬菜基地,大力發展城郊型特色農業。圍繞“菜籃子”工程,以光明大市場為龍頭,以蔬菜種植科技戶為依託,採取“市場+基地+農戶”的辦法,大力發展精細蔬菜基地。目前,全處擁有精細蔬菜基地3500畝,實現產值近3000萬元。推行“養殖協會+農戶”的養殖經營模式,不斷壯大保豐10萬隻雞鴨養殖板塊。該養殖板塊已銷售雞鴨9萬餘只,存欄2萬餘只,全年實現銷售收入3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