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照經營現象的社會調查報告

(一) 從無照經營者的角度分析,有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

1. 客觀原因在於:

(1)因沒有取得《衛生許可證》而不能辦營業執照,造成無照經營。

(2)依據市政府有關檔案規定,不能辦理營業執照造成無照經營。工作人員介紹說這些無照經營主要原因有:屬違章建築,如臨時建築、居民樓視窗售貨、窗改門等;還有無房本等產權問題;再有就是商鋪已經規劃拆遷。

(3)同時具備上述兩種因素而無照經營,主要集中在食品餐飲及美容美髮行業。他們多數既在違章建築、臨時建築等場所經營,又不符合衛生許可的要求,因而造成雙重因素的無照經營。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無論是一種還是兩種因素造成的無照經營,都集中在食品、餐飲及美容美髮等行業。他們的共同原因,就是不具備衛生防疫部門在營業面積、衛生條件、操作間等經營條件的統一規定,在無《衛生許可證》的前提下無照經營。

2.主觀原因在於:

(1)有的個體經營者生活有困難,交不起各項稅費;我詢問一位小餐廳老闆為何不辦營業執照時,他無奈的說:“不是不想辦,但起一個餐飲執照需交的稅費有衛生部門的檢查費、環保測水換證費、門前三包費、工商管理費等等。剛剛營業,根本沒那么多錢,只好先拖著。”

(2)買賣不好、剛乾或不想長乾,對經營前景沒有信心,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不起照先經營。如一家外貿服裝店老闆所說“乾一段也許買賣就黃了,改行了。所以先不辦照了。”

(3)見其它商戶未辦營業執照,懷有僥倖心理不起照。

(二)從社會角度分析,造成無照經營的原因有:

1.無照經營價格低、地點便利,一些個體經營者往往受這些因素的誘惑;

2.市民對無照經營的衛生狀況沒有充分認識,對其商品和服務還做不到自覺抵制,使其有得以生存的環境;

3.城市規劃配套設

施相對滯後,商用房屋較少且租金較貴,使一些小本經營者無利可圖;

4.無照經營者大部分為下崗職工、殘疾人等弱勢群體,他們對執法人員的工作不理解,又容易取得社會同情。在一家賣饅頭切面的店鋪前,我問一位顧客為什麼這家店沒有營業執照卻還來購買,答說“她們幾個下崗工人開個店不容易,東西做的又不錯,沒執照也沒關係。”由此可見執法人員工作難度較大

三、治理無照經營的幾點建議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無照經營的現狀堪憂而成因複雜,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治理無照經營也不能一蹴而就。我認為各管理部門應該去其害存其利,用疏導與取締相結合的方法,避免民眾對工作不理解而產生逆反情緒,避免給社會帶來更大的就業壓力及不穩定因素。一方面要防止其繼續蔓延,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監督機制,從根本上消除隱患。

(一) 在市民中普及法制觀念,認清無照經營存在的隱患。

無照經營行為的優勢是成本低,以至於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價格相對較低,市民容易被其誘惑。然而,他對守法的有照經營構成衝擊,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原則,損害了守法商戶的利益。另外,無照經營從事餐飲、食品行業,由於沒有《衛生許可證》,其衛生狀況得不到審查監督,對於消費者的健康構成威脅。這些隱患應讓市民更加清楚和了解。執法管理部門可以與各區物業人員相互配合,在市民中普及法制意識和市場機制原則。一旦市民充分認識到無照經營的隱患,做到自覺抵制,無照經營自然會從根本上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