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市場調查報告

央視調查諮詢中心和精信廣告有限公司利用兩家多年來在消費者研究領域的成果,對中國消費者和消費市場進行剖析,並提出了——

趨勢一:自主

結論:中堅階層的自主化消費形態,要求的是產品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更切合個人的喜好。他們希望在自主舒適的購物環境下購物,以及愈趨多元化的消費取向。這些均會為21世紀的消費市場帶來不少新氣象。

對於西方讀者來說,自主的消費行為是理所當然的,不算什麼。可是,中國40年來一直在計畫經濟主導下,社會並不鼓勵“自我”,亦不談個人滿足,到了80、90年代,隨著從計畫經濟過渡至市場經濟,社會經歷著很大的轉變,人們開始接觸到“消費者”、“自我”這些新觀念,但對這些新觀念的理解卻是十分稚嫩的。對於一般老百姓來說,無論是面對著快速的社會變化或琳琅滿目的商品選擇,雖然一方面感到既新鮮又具吸引力,另一方面卻有種種的不適應和不確定。“從眾心態”一詞恰到好處地描繪了這時代消費者的心態。

在90年代,常見有廣大的消費者一窩蜂地去搶購品牌或新上市的產品。他們覺得能擁有這些產品或品牌便是“進步”的象徵。但個別的消費者卻缺乏獨立的消費人格;在購買產品時,並不懂得考慮什麼是自己需要和適合自己的,而是追趕市場為他們定下的標準,由市場及大眾告訴他需要什麼,什麼是適合他的。

進入21世紀,這種情況在中堅階層間開始有所改變,經過多年的消費文明洗禮後,中堅階層的“自我”意識逐漸強化,他們帶頭打破“由市場為我定下消費標淮”這種消極的消費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注重個性化的自我消費形態。開始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什麼產品適合自己,並且有“我與別人不同”的消費意識,開始感覺到應該是他們為自己定下消費要求,由市場上的品牌和產品去迎合他們,而非一窩蜂地追趕市場上時興的東西。個性化是自主的必然發展。

近年,超市的出現如雨後春筍,取代了傳統商場內的櫃檯服務。對於很多人來說,超市的最大好處是“有很多選擇”及“可以自己選擇”。

雖然說個性化和多元化是消費趨勢,但中國人從傳統便不大倡導個人作風,而更重視社會和諧一致,講求個人在社會上的責任與位份。所以相信消費個性化在中國的發展,會與西方的發展有某程度上的不同。

實際上,雖然市場經濟講求個人表現與報酬,但大部分人主觀上仍是願意順應主流,並不想在思想或行為上與眾不同。所以,中堅階層努力工作,在事業或人生上希望有所成就,但所追求的是出人頭地,比別人做得好,比別人成功,受人尊重和注意,而不是希望在主流之外,或做些不為主流價值觀所認同的事,他們希望比別人優秀,而不是與別人不同。因此,他們會穿時尚和高品質的衣物來達到比別人優越,卻不會穿別具一格的衣物。

中堅階層消費者逐漸趨於自主和個性化,隨此而來是另一個重要的趨勢:消費行為走向多元化,以及出現由於生活型態不同而導致的市場區隔。

這就是說,即使是年紀和生活水平相當的消費者,由於各人選擇的生活形式不同、或有著相異的心態、價值觀,而會表現出不同的消費價值取向。例如有的追求身份地位,有的追求簡約生活,有的追求新穎的高科技玩意等等。此外,也有一些消費者在購買不同產品時,會有著不同的消費取向(例如在購買一般消費品時會追求簡約,卻願意花高價錢去追求高科技的新玩意)。其結果是市場區隔變得前所未有的複雜。

趨勢二:個人全面理財概念

結論:中堅階層消費者的個人理財觀念日漸成熟,並且隨著中國入世,銀行和保險業逐漸開放,與個人理財有關的種種產品在中國將有很大的發展。

60年代,中國人的生活仍是相當刻苦,大部分人追求的是基本的溫飽,到了80年代中,部分人開始富裕起來,初嘗花錢消費帶給他們種種生活上的舒適和方便,以至是物慾上的刺激與享樂。對於過慣刻苦日子的人民來說,消費文明這個美果是一個很大的發現,社會上瀰漫著一片消費風。那時的中國人缺乏任何現代理財的概念,也沒有為將來打算的想法,因為什麼都有國家安排。而對這些初富戶來說,儲蓄理財若與消費享受作比較,重要性的確不大。

這種心態到了90年代末開始有所改變。特別是中堅階層,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社會保障減少。雖然生活水平是不斷地提高,但近年經濟改革和國企改革使國民的思想有一個根本性的改變:以前是國家提供全面又終身的福利保障,包括最主要的住房和醫療。現在慢慢明白自己得靠自己,未來的保障也必須靠自己好好計畫。於是開始了要早日為將來作打算的想法。

第二、在經過十多年的生活改善後,中堅階層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個人儲蓄,形成了“個人財富”的概念。除了消費外,他們對如何製造新財富更感興趣,積極地學習種種管理財富的方法,並且願意冒點風險。於是,各種投資、置業、保險等產品開始受歡迎。

除了創造財富和儲蓄外,消費者也開始學會信貸消費來幫助他們購房、醫療、教育等消費。一項調查顯示,有四成七城市居民表示在未來一年會有需要進行信貸。個人信用卡的使用也愈來愈流行。

趨勢三:“全面體驗”消費模式

結論:進入21世紀,如欲在中國建立成功品牌,不可不對中堅階層的“情感訴求”有一定了解。

中堅階層達到了一定的生活品質後,在21世紀,他們在消費生活上會追求更高層次的欲望,簡單來說,就是希望生活除了物質上的滿足外,在精神或心靈上也能夠更豐富或刺激。這可能是感官上的體驗,或文化修養上的升格,或對生活的想像,感想或價值認同等。

而他們對產品的要求,將不止於功能上的滿足,產品或品牌能否超越產品功能而給他們帶來種種感官、情緒或價值上的滿足將變得越來越重要。簡單說,就是商品不單要有“功能”上的效益還要有“體驗”或“情感”上的效益。中堅階層的消費者亦願意付更多的金錢來換取這些額外的“體驗”滿足。

在中國的電腦市場,本地品牌的發展往往是緊隨著外國潮流。近期中國本地個人電腦的品牌發展足可見到生產商除了在產品功能上盡力滿足中堅階層消費者的需求外,還企圖滿足他們更高層次的情感需求。

蘋果電腦(AppleComputer)推出iMac受到世界各地電腦迷的喜愛。在中國,中堅階層的消費者同樣感覺到iMac的莫大吸引力,並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潮流。

1999年末,聯想電腦公司也針對消費者對電腦的“情感效益”推出了它們最新的“天禧”型號。在功能上,這部“天禧”電腦與其它聯想電腦相差無異,唯其特別之處在於外形的設計上,全塑加工外殼,流線感十分強,全機有3種顏色,分別定名為珊瑚紫、寶螺藍、風貝綠。在廣告裡,聯想更提出了“來自海洋的靈感”這一句口號,充滿了奇想與浪漫的色彩,“海洋”代表了向外拓闊界限,完全掌握著中堅階層對電腦的種種“情感上”的訴求:聯想電腦能拓闊人們的領域,這不光是珍貴的知識與資訊,還有是隨之而來超越國界的“國際感”,以及異國風情,並且由領域拓闊而帶來的事業成就與社會地位,及生活質素的提升等等。這些都是聯想電腦對中堅階層消費者在情感上的種種訴求的滿足。這與摩托羅拉手提電話(Motorola)廣告“飛越無限”里展示的訊息有著某種異曲同工之妙,“飛越無限”也是超越一般的產品功能,而在產品形象上把品牌與中堅階層消費者對其生活的想像與渴望結合起來:想“飛”、想拓闊天地的欲望。

趨勢四:健康潮流

結論:消費者“花錢買健康”的心態只會有增無減。他們對健康的追求,一方面是由於過於豐盛的現代文明生活帶來種種健康及營養問題,另一方面是部份中產階層希望透過健康產品來令自己的體能及智力上的表現更佳。

健康肯定是現時中堅階層最重要的潮流之一。層出不窮的健康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營養補給品、維他命產品、健身、纖體健美以及種種原與健康無關的食品紛紛推出其健康系列。

中堅階層的消費者對追求健康十分積極,他們十分願意嘗試各種令人健康(健美)的方法,並且願意花更多的金錢來得到健康,女性更特別注意體重和體態的健美。可是,大部分消費者卻未能改變導致營養不平衡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在心態上過分依賴市場上各類營養補給品及健康產品,並且希望這些補給品像快餐一樣的見效“快”。簡言之,就是消費者想“花錢買健康”。

中堅階層願意“花錢買健康”,但又缺乏基本的健康知識,使他們在面對市場上眼花撩亂的營養產品,加上誇大功能的廣告宣傳時,常會無所適從,越多的選擇越令他們無法作出購買決定。而以下幾個與健康有關的趨勢值得注意:

●消費者要求健康產品和營養保健品能提供更詳細的產品資料

●零吃也會附加營養成分:雖然消費者不會盡信附加

●營養成份的零吃是真的有益健康,但只要他們覺得會比一般零吃“較不無益”,已經能令他們較安心地去買了。 ●“方便”健康食品和健康產品

●健康食品也要味道好和著重享受(健康食品與零吃的界線變得模糊)

●健康產品進一步市場區隔化;不同的健康產品為不同生活形態的消費群而設(例如:老人、孩童、上班族、體力勞動者、運動員、婦女等等)

●健康產品除了提供功能性訴求外,還要提供更高層次的情感效益

消費者對健康產品的要求超越了基本的預防疾病訴求,進而尋求能令人的健康比以前更好,或在某方面的表現更佳,例如,更強健,活力更充沛,體力或腦力表現更好,或更長壽等。

1999年,中國約43億美元的電視廣告市場中,有將近一成是來自於營養補給品及維他命產品。以產品類別計算,他們還是1999年全年及2000年第一季度最大的廣告買家。□李文睿又(待續)

趨勢五:尋找精神上的綠洲?

結論:高速的市場發展和國家進步,實實在在也給予個人很大的壓力感和不安全感。品牌和產品可試圖給予消費者多點自我空間和歸屬感。

中堅階層對未來相當樂觀,包括對個人和國家整體的未來。但他們的樂觀卻並不單純,而是隱隱間摻雜著不安全感。

這種不安全感部分由於中國令人眩目的發展速度。消費者雖然樂於見到國家的進步,亦享受著經濟發展帶給他們的物質生活上的成果,但由於變化太迅速,個人的內心常會產生一種無法左右環境的無力感。在精信的一些訪問中,三十多歲的受訪者已表示害怕被前進的巨輪所淘汰,所以每天都努力地使自己不要與社會脫節。

所以,21世紀另一個重要的消費趨勢,就是在高速的城市內提供一點恬靜的生活空間。這可能是各樣興趣的培養,或精神上(甚至信仰上)的寄託,或僅僅是在紛亂的城市中多一點個人空間。

近年,大城市中各類新式茶館,咖啡吧的出現,給予中堅階層消費者在繁忙生活中一點辟世的寧靜。低至中收入人士視努力賺錢為主要人生目標,但部分已達一定財富和地位的中堅階層,卻開始希望能過著愜意的生活。

趨勢六:消費信息的時代

結論:中堅階層的消費者會十分熱衷於資訊消費。對各類資訊的接受能力亦在提高。但與此同時,消費者在消費資訊時會更有所選擇,資訊產品將進一步多元化及市場區隔複雜化。

隨著經濟改革而來的,不單是物質文明生活,還有現代生活的觀念,包括如何安排和豐富自己的生活。中國的消費者開始意識到管理、安排生活的重要,也意識到要安排好生活,就需要不斷汲取各類資訊和新聞。

訊息新聞成了消費者的一個重要消費項目。報紙、雜誌、電視、電台在過去十年有著迅速的發展。性質上也有很大的改變,這包括在內容上從早期以嚴肅性質為主(如政治、國家政策)發展至近年受歡迎的軟性新聞,題材也與消費者的日常生活越加息息相關。

此外,內容也朝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包括有嚴肅性新聞或評論、生活資訊、娛樂產品、商情、財經以至外國事物的介紹等等。多樣化的資訊不但滿足了不同消費者對不同性質的訊息需要,而且也滿足了同一名消費者對不同性質的訊息產品的需要。

對資訊的接受能力提高

另一個重要的趨勢是中堅階層的消費者對各類訊息的接受及選擇能力提高。開放早期中國消費者習慣了官方的嚴肅性資料報告,所以在“軟性”新聞及廣告剛出來時,消費者特別對失實或誇大的訊息表示無所適從,於是投訴廣告的情況十分普遍。有時廣告採用創意性的渲染手法,亦無法被消費者所理解,而被投訴為誇大失實。

這情況近年大大有所改變。中堅階層的消費者逐漸學會辨別各類訊息的性質、對他們的有用程度,甚至可靠性,從而有選擇地消費訊息。他們開始要求產品宣傳除了資訊性外,還要有娛樂性的元素,偶然誇張一下也無妨。

趨勢七:國際化與本土化如何平衡?

結論:中堅階層的消費者追求“國際化”的品牌形象。但在國際化的同時卻不可忽視中國特色會如何影響對“國際化”一詞的演繹。

現代中國人的理智和實際,以及爭取向前的迫切感使中國消費者很能接受外國新事物和新產品,學習西方先進國家的強項成了個人及國家富強的重要手段。學習的題材也不限於科技,從商務、管理學,到市場銷售都是中堅階層欲向西方學習的地方。

“國際化”是“進步”的象徵,國民的最終目標。估計,隨著中國加入世貿,中國消費者會進一步接受外來新事物、新概念。西方先進國家舉目可見的高科技產品在中國也隨處可見。帶來的結果是:中國不單會縮短她與先進國家之間的經濟距離。也會逐漸趨向國際化。

但在一步步國際化的同時,找出並堅持中國本土特色的要求將會更明顯。21世紀的中堅階層希望能平衡中國的獨特性和國際化的需要。

這些價值觀將影響消費者如何選擇品牌。首先是中堅階層的消費者會比較喜歡“全球性”的品牌形象。

當然,如前所述,中堅階層對“全球性”的定義與西方的看法可能大大不同。中國中堅階層眼中的“全球性”品牌主要包括兩類:(一)一些了解及適合中國消費者的國際品牌,如摩托羅拉、耐克、百事等,(二)一些擁有國際視野的中國品牌,如聯想電腦、健力寶飲料和羽西化妝品等。

對中國本地品牌來說,它們必須不斷的提升自己,但市場給予它們的機會也很大。在21世紀,中堅階層的消費者會被能夠定義出“中國如何不同”的中國品牌所吸引。他們特別樂於見到一些具有潛質影響國際風潮的中國品牌,甚至是可以將中西特質結合起來的品牌或產品。在這方面比較成功的例子有:藥品、中草藥及化妝品等。

對外國品牌來說,他們在中國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經營“國際化”形象之餘,表達出它們是同樣適合中國消費者的。因為研究數據顯示,外國品牌雖然比中國品牌享有較佳的形象,卻並未被消費者視為較適合他們。這可從耐用品市場的例子中見到外國品牌正面對著怎樣的嚴峻考驗:

央視調查在1995至1997年7個城市耐用品調查中有一個有趣的發現,就是中國和外國品牌有著不同的“功用”。外國品牌往往在中國耐用品市場發展中起引導與示範的作用。外國品牌在眾多耐用品如彩電、手機、組合音響的市場發展初期均享有絕對的競爭優勢,也為該產品的市場定下產品質量的標準。

可是,外國品牌在發展初期享有的絕對市場占有優勢會很快面對中國本土品牌的挑戰。中國品牌雖然在九十年代初期遠遠落後於外國品牌,但近年的競爭力逐漸增強,在多個產品類別如冰櫃、彩電、洗衣機等均已占有絕對優勢,舉例說,松下彩電在早期曾擁有的市場領導地位,已讓給海爾、長虹。

趨勢八:女性價值

結論:在21世紀,中堅階層的女性會更樂於提出自己的看法,更著重於女性的“不同”和“價值”,更積極於解決屬於女性的問題。要有效地針對女性消費者這個不可小覷的市場,對一連串有關女性問題和女性價值的趨勢,實在不可不知。

女性“女性化”

近年,經濟發展給予新一代女性較大的空間和自由度,特別是經濟上的獨立以及工作帶給她們的成就感。女性“女性化”是一個重要的趨勢:女性希望做回一個真正的女人。於是,各類女性產品包括護膚品、化妝品、美容健美產品等等爭相爭取她們的注意。化妝護膚品更以21%的年平均增長率發展。此外,女性亦是大部分消費品的決策者。

在1999年中國大陸43億美元的電視廣告市場中,個人用品(如護膚美容等產品)約占8%,廣告費約達3.44萬美元。以分類計,是僅次於保健藥品排行第二的廣告買家。即使在排行第一的保健藥品中,亦有不少產品如口服液、白鳳丸等是專門針對女性市場的,由此可見女性市場的重要性。(在各類美容消費中,以護膚品為主流占35%,之後是頭髮用品占28%,美容化妝品占29%及香水類占8%。)

與女性價值有關的趨勢

隨著女性價值的抬頭,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一些傳統上是中性的產品開始推出其女性品牌,例如女性信用卡,女性銀行服務,女性保險服務,女性電腦等等。

另一個擁有潛力的市場空間是針對一身幾職的女性推出新產品和服務,例如幫助婦女儘快完成家務,使她們能把多點時間放在自己身上:

●快、簡便的家務助理產品

●快、簡便的購物方法

●快、簡便的食物準備方法

趨勢九:指點自我的年輕一代

結論:年輕的一代再不是“消極”的客群,他們知道自己要什麼,他們需與外界接觸。但與很多地方的青少年不同,中堅階層的青少年不是迷惘反叛的一群,相反,他們感到機會在他們掌握中,並且重視“掌握”,卻又感到很大的壓力。他們開放和積極的態度,正推動著中國“青少年市場”的形成。所以,廣告商及廣告公司在品牌以至媒體各方面的設計,必須考慮到如何讓中國青少年發揮對自主自由的渴求——這將會是在中國建立一個成功的青少年品牌最重要的因素。

在中堅階層中,青少年消費者有著他們自成一體的想法和消費潮流。這一代青少年與中國任何的一代都不同,要抓住他們,就需要對他們的價值觀和成長環境有更多的了解。

與港台青少年流行情報相連

中國青少年的一個主要特質,就是他們對世界的接觸面比其它所有的中國人都要廣泛。他們往往會跟隨台灣、香港甚至是日本的青少年潮流。從外表上看來,他們與港台的青少年差異不大:看一樣的MTV,念一樣的漫畫,迷上一樣的青春偶像。而網際網路的日漸普及更令萬千的中國青少年可隨時與天下人暢談。

可是,在這日益相似的表面下,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三地的青少年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各有獨特的價值觀。比起港台青少年,中國大陸的青少年更積極、更有野心、更有方向感,卻少些反叛性。

積極的人生態度

中國青少年消費者最大的特色是有著非常積極的人生態度。雖然知道周圍的環境正在急劇地改變,但他們對自己的前途仍是充滿期望。這比起年齡比他們大,現在是三十多歲卻害怕“落後”於社會巨輪的成年人,青少年確是更具自信心。

90年代的中國青少年在人生價值表現上基本是穩定和明確的。明顯地,他們已一洗80年代青少年的困惑與憤怒。代之是一種現實的、具明確功利傾向的、個人色彩突出的多樣化人生追求。他們深知父母對他們寄望很大,從不吝嗇金錢地去栽培他們。而他們亦加倍努力,珍惜擁有的機會。

雖然物質生活不斷地改善,但他們相信舒適的生活和豐盛的物質不是固有的,而是需要努力換取回來的。愈來愈多青少年願意兼業,“勤工儉學”來分擔他們自己的花費。比較起香港、台灣青少年的反叛性,中國的青少年便顯得更“成熟”和上進了。

知識與成功

對於中國青少年來說,“成功”是最重要的事。精信少年座談會的其中一個受訪者王碩(17歲)說:“我將來要有自己的生意,並且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他們相信要成功必須努力。而中國傳統觀念更告訴他們,知識是成功的重要橋樑。所以,爭取知識成了這一代青少年的首要目標。與港台青少年一樣,中國大陸的青少年時刻與外面的世界接觸,但目的不單是為了趕上潮流,更多是拓闊自己的視野和領域。

Nike“不以成敗論英雄”

Nike最成功之處,在於它了解到運動與生活之間的關係。把Nike運動鞋提升至運動鞋以外的功能。運動鞋的基本功能是幫助運動員在球場上完成最佳的表現。但Nike提出“JustDoIt”這個口號;JustDoIt不單是運動場內挑戰自我的體育精神,這個精神更可延伸出運動場以外而作為一種生活哲學。對於千萬青少年來說,JustDoIt代表的不僅是運動精神,Nike不僅是運動服裝,它更是現今青少年的生活態度。於是,Nike成了青少年的時尚潮流,他們的代言人。

在中國,Nike近年推出了一輯廣告,裡面有一些新近中國足球員的奮鬥片段。廣告末段打出口號“不以成敗論英雄!”。這個廣告在題材處理各方面十分切合今日中國青少年的心態:包括足球是今日中國最受注目的運動,中國國家隊更是話題之所在。但廣告最成功之處在於它捕捉了中國青少年視奮鬥向前為己任的態度,奮鬥不單是為了自己的將來,也或多或少為著國家。現實社會一切以功利的角度來衡量成就,廣告提出“不以成敗論英雄!”,使他們特別感到認同。

趨勢十:“新知識精英”出現

結論:“新知識精英”是中堅階層中最尖端的精英分子,有著最強的消費能力。他們是21世紀中國經濟的推動者。作為一個獨立的消費群,他們是獨特的,有著屬於他們的消費價值和潮流。

所謂“新知識精英”,指的是在中堅階層里比較年輕(20至35歲),教育程度在大學或以上,收入高,懂科技的一群。他們的特點是:他們是“知識的擁有者”,熟悉國外的新事物和新發展,自信、積極、富開創和探索精神。這些精英分子將成為21世紀中國經濟和市場的推動者。

“新知識精英”便是在中堅階層中由於掌握和善用“知識”而致富的一群。而在這個由知識(特別是科技知識)推動著而高速發展的世紀,這一群精英分子將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人。

新知識精英對生活有高要求。他們追求多樣化和新鮮感,甚至是刺激。在社交方面十分活躍。這可從未來十二個月他們預計的大宗消費中可見:旅遊、房屋、車、子女教育、投資理財、電腦、進修、和家居裝修。重點在於休閒,拓闊視野,提升生活享受,以及對知識和財富的追求。儼然是相當富足的生活。

與其它消費群比,他們有著較高的消費能力,並且在趣味和生活品味上走在中國消費市場的尖端。一些他們的喜好將帶領國民市場,雖然很多他們的喜好都不大會在民眾間流行起來。因為他們更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獨特的消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