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健康狀況調查報告

2004年5月上旬至6月底,開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專題調研活動。通過深入基層實地參觀、組織基層德育工作者討論座談、個別訪談、文獻調查等形式,獲得了較為翔實的第一手材料,初步掌握了全縣青少年道德建設的基本情況,並提出了加強和改進青少年道德建設的初步對策。 

一、我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紮實推進

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整個共青團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全縣各級團隊組織堅持實踐育人、文化育人、服務育人並舉,紮實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在雲夢的三個文明建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1、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三觀”

我們依託中學生團校、業餘黨校,廣泛開展“黨在我心中”、“永遠跟黨走”等主題活動,加強對未成年人的近、現代史和基本國情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積極開展“尋訪XX足跡,繼承XX遺志”、革命老區游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廣大未成年人繼承優良傳統,弘揚愛國精神。陶冶未成年人。我們還以青年中心、青少年活動室、青少年文明社區、文化廣場等陣地為依託,以文化育人為載體,廣泛開展青少年新世紀讀書計畫、社區大家樂、文藝節、廣場文化等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陶冶了未成年人的情操。

2、以體驗教育為途徑,組織未成年人廣泛開展道德實踐活動

我們堅持實踐育人,積極引導未成年人在實踐體驗中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深入開展少先隊“手拉手”“雛鷹行動”、“少年軍校”、夏令營等實踐活動,讓廣大少年兒童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長才幹、受鍛鍊。大力開展中學生18歲成人儀式教育,增強廣大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大力實施“保護母親河行動”,在未成年人中普及綠色環保知識,培養可持續發展意識。

3、以服務育人為手段,竭誠為未成年人提供有效的服務

我們積極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增強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和自律自護能力。切實開展“青少年維權崗”創建活動,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最佳化青少年成長環境,協助有關部門開展掃黃打非、網咖整治工作。實施“希望工程”,開展獻愛心活動,資助360餘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我們還推出了縣十大傑出青年、十佳少先隊輔導員等一大批青少年典型,以典型引路為切入點,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增強。

儘管我們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相比,我們的工作中還存在著許多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共青團、少先隊組織有效整合、配置教育資源的手段還十分有限;主題教育和道德實踐活動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覆蓋面還有待進一步擴大;活動的影響力、實效性和針對性還需要進一步增強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切實加以改進。

二、我縣未成年人現實思想狀況

在黨政領導的支持和社會各界的重視下,青少年道德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廣大青少年積極投身教育實踐,思想道德素質進一步提高,精神面貌發生了可喜變化。 

1、忠於祖國、建設家鄉是青少年思想意識的主流。據孝感市開展的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問卷調查(以下簡稱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自覺擁護和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對祖國的前途充滿信心。在雲夢的發展進步上,廣大青少年認為雲夢能夠克服當前面臨的困難,順利推進一主三化進程,並最終建設成為楚天強縣,他們也期盼在雲夢實現現代化和家鄉的建設發展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勇於競爭、勤於學習是青少年思想道德的主要特徵。在改革大潮的挑戰和考驗面前,青少年崇尚知識、公平競爭觀念普遍強化,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提高自身素質的願望強烈和迫切。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青少年在緊張的工作學習之餘,仍然喜歡讀書、看報以及參加各類知識培訓,他們對科學文化知識、實用技術知識和法律法規知識的需求尤為明顯。

3、成就自我、服務社會成為青少年的主流價值取向。身處於改革開放時代的雲夢青少年,在發展市場經濟條件下既有成就自我的強烈願望,也有回報社會的拳拳之心。調查結果表明,青少年學生都把”學業事業有成”、”受到社會尊重”、”奉獻社會”作為自己人生的主要追求。

4、遵守公德、熱心公益在青少年中蔚為風尚。青少年處在改革開放時代,但對參與公益服務、促進社會公益事業發展充滿熱情。近年來,我縣組織的青年志願者行動、獻愛心活動、文明城市創建等,廣大青少年積極參與,成為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主力軍。

在調研中,我們也發現青少年在自身的成長過程中,青少年道德建設在實踐發展中,存在一定的問題,有待於今後進一步加強改進。 

1、青少年現實主義傾向比較明顯,缺乏對遠大理想的追求。主要體現在一些青年關注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但對社會的共同理想和主流價值觀念的認同還缺乏一致性,青少年受到諸多社會因素和消極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萌發急功近利和投機取巧的思想;比較注重當前利益,精明有餘而堅韌不足。現在的青年無論在人生目標的確定,還是學習方式、就業觀念、生活方式等都深受市場導向的影響,十分務實,特別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但有時過於實用功利,相對缺乏為國家和為社會服務的奉獻精神。

2、在道德建設上存在知行分離的傾向。當代青年對責任、平等、公正、自立、紀律等基本道德規範都很認同,道德的認知水平較高,但自律性不夠強,比較缺乏對傳統美德和現代公德的實踐,一定程度上還存在知行分離、重知輕行的現象,甚至出現一些道德逆反行為。 

3、在機制建設上,家庭、學校、社會存在脫節現象。從我縣的總體情況看,由於在基層缺乏良好溝通協調,學校、家庭、社會青少年道德教育中仍存在方法、目的上的差異,難以對青少年形成和諧統一的影響。特別是家庭、社會中對青少年道德建設的負面作用仍在不同層面上呈現出來。

·調查報告怎么寫 ·市場調查報告怎么寫 ·調查報告格式 ·三下鄉調查報告

·環境調查報告 ·大學生調查報告 ·中學生調查報告 ·農村教育調查報告

4、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較弱。如今生活、學習、工作條件日益改善,尤其是城鎮青少

年很少遇到以前那樣的困難、挫折,因此,吃苦耐勞、艱苦樸素的意識逐步弱化,承受挫折的能力也逐漸下降,稍稍碰到一點兒困難和挫折,便茫然失措、承受不了。有的因此消沉、怨憤甚至絕望,給自己、家庭和社會造成傷害。

5、青少年強調個性、獨立,具有批判精神,但常常有點“自我中心主義”。現在的青少年許多是獨生子女,學習條件很好,生活比較優越,他們評判事物的標準也往往不同於成年人。常常緊緊追逐潮流,很願意與眾不同、引人注目,有時還有較強的攻擊性,喜歡批判。

三、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通過進一步的調查分析,可以得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狀況存在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

1、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負面作用的影響,青少年逐漸產生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潛在地增強了青少年對金錢的崇拜和對物質的追求。有些青少年互相攀比,比吃穿玩樂,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思想嚴重,在生活中逐步淡化道德修養,逐步淡化文明禮儀、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等傳統美德。形成了消極的人生觀、扭曲的價值觀、顛倒的榮辱觀、錯誤的婚戀觀,嚴重影響著未成年思想的健康成長。尤其是在他們物質來源不夠或缺乏的情況下,往往不惜挺而走險,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2、社會精神垃圾和不良風氣嚴重侵蝕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物質利益的驅動下,一些單位和個人置倫理道德、法律法規,社會責任於不顧,將宣傳封建迷信、宣揚犯罪及渲染暴力、色情、恐怖的書刊、圖片、錄相、光碟等推向市場,善於模仿、缺少辨析能力的未成年人會被這樣的文化產品刺激心靈,誤讀社會,還有那些管理不盡規範的電子遊戲廳、電腦網咖、迪吧等,也是侵蝕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溫床。到處可見的美容院,舞場OK廳,到處可聞的麻將、撲克聲,等等,嚴重地敗壞著社會風氣,腐蝕著青少年的心靈。另外,社會腐敗現象也對青少年產生了不良影響,在他們的頭腦中逐步形成了唯利是圖、拉幫結派、權力至上等意識,這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負面影響非常嚴重。

3、教育者缺乏”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缺乏實效性的根本原因。目前在家庭、學校和社會思想道德教育中,占主導地位的仍然是傳統德育理論指導下的義務性、束縛性、規訓性的教育觀念,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人的正當權利和需要,權利與義務脫鉤,將他們作為一種馴服、支配的對象,難以使未成年人養成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思想意識。

4、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陳舊,教育者以消極作為的方式對待主導價值觀教育。一些教育者對價值觀教育有畏難情緒,認為主導價值觀教育是市場經濟社會難以實施的,仍然使用計畫經濟的思維方式、語言方式解釋市場經濟的問題,讓人誤以為主導價值觀無法與市場經濟相銜接。價值觀扭曲使孩子們從扭曲的示範和矛盾的教誨中難以做出正確的選擇,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5、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問題

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思想,在學校教育中仍然根深蒂固,重智育而輕德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現象依然明顯的存在。同時,學科教學與思想道德教育長期相互脫節,一些學校的德育工作依然停留於傳統的說教方式,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引起學生的反感和牴觸情緒,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德育的效果。學校德育過度強調認知主義,思想道德教育變成了單純的知識教育。

6、未成年人家庭道德教育知識較少,方法簡單,難以適應社會迅速發展對親職教育的要求。由於一些家長在親職教育中缺乏科學方式,親職教育方法簡單滯後,給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形成帶來負面影響:有的家長對子女溺愛嬌寵,百依百順,造成女子自我放任,好逸惡勞,驕橫任性;有的家長片面認為”拳腳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子女稍有不對,輕則辱罵,重則棍棒相加,造成了子女的逆反心理和孤僻性格;有的家長自身行為不檢點,無形中影響子女,使子女步其後塵,染上惡習。

7、失學、輟學現象還未完全消除。由於一部分農戶家庭還很困難,還有少數未成年人因為家庭貧困而不得不中止學業,無法接受正常的國民教育,學習更多的知識。一些失學、輟學的青少年由於所受教育有限,加之辨別是非能力不強,缺乏正確的引導,很容易走上歧途。 

四、共青團在加強我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大有作為

青少年時期是人一生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加強青少年道德教育,是貫徹落實《意見》要求、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需要。我們要按照黨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好《若干意見》,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充分發揮共青團、少先隊組織的優勢和作用,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質,努力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1、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圍

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圍,對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質非常重要。要多角度對青少年進行薰陶。大至廣播、電視、報刊、電腦網路等,小至社區的宣傳欄、街招廣告等,都應開闢一定數量的道德公益廣告和宣傳欄目,形成全方位的影響,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堅持不懈地宣傳正確的道德取向,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觀念和道德要求,不斷灌輸到青少年的頭腦中,使他們明辨是非、美醜、善惡,努力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加強對社會普遍關注的道德熱點問題的引導,特別要注意加強對社會上出現的青年現象的引導,滿腔熱情地肯定青年的進步,旗幟鮮明地反對與時代的要求、與公民道德建設需要相違背的傾向。要重視網際網路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加強網上的正面宣傳和管理的力度,防止有害信息的傳播,同時要充分運用網路資源開展道德教育。要不斷推出適應青少年特點的優秀精神食糧,加強對青少年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的引導,在潛移默化之中開展青少年道德教育。要依託各級各類青少年活動陣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對青少年開展生動形象的傳統美德、革命道德和時代精神教育。要抓住重要節日、紀念日的契機,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讓青少年在參與活動中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加大維護青少年權益的力度,打擊黃賭毒,淨化青少年成長環境。總之,通過各個方面的努力,創造一個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共同促進青少年道德素質的提高。 

2、推進

實踐陣地建設,增強道德建設的可操作性

建設教育陣地是進一步推進青少年道德建設的必然要求,使其從無形到有形,從分散到集中,從突擊性到經常化、具體化。著重是要實現教育陣地網路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會資源,多門類建立多功能的教育陣地,為青少年廣泛提供實踐機會。一是建立青少年活動中心,形成以其為龍頭,以各地青年中心、青年活動室、青年科技圖書文化站等為延伸的青年文化活動陣地網路;二是建立縣青年志願者服務中心,形成以其為龍頭,以各地青年志願者服務站、中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等為支點的實踐陣地網路。同時,還可考慮通過吸收民資以股份制形式,實施市場化運作,創辦各類有益青年身心健康發展的文化活動場所,進一步擴充、延伸青少年道德建設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