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逆反心理調查報告

四、調查的結果與分析

(一)、調查結果

1、公開信與談話式調查結果:

60封公開信調查反饋:認為學生存在著逆反心理的教師為100%,列舉出可能屬於受挫型逆反心理表現的教師為71%(43份)。談話式調查反饋:三年來對教師和家長曾有過較強烈的反感情緒的學生分別為48%和22%,其反感情緒的渲泄方式有10餘種(下文將作具體分析)

2、兩次問卷調查結果:

(1)抽樣本分析,我們從兩次調查問卷中隨機抽取100份樣卷作了分析,結果見下表:

統計主項(學生數)

第1次

第2次

1、自認為沒有受挫型逆反心理

2%

7%

2、認為教育教育不當引起逆反心理

87%

64%

3、認為家長教育不當引起逆反心理

38%

33%

(2)全樣本分析,我們對接受了兩次調查的195名學生的問卷作了全樣本分析,結果見下表:

統計主項(學生數)

人數

百分數

1、診斷受挫情形明顯減輕

106人

54%

2、診斷受挫情形未見減輕

45人

23%

3、診斷受挫情形有所加重

12人

6%

4、認為經疏導能把挫折轉化為動力

57人

29%

2、兩次問卷調查結果:

(1)抽樣本分析,我們從兩次調查問卷中隨機抽取100份樣卷作了分析,結果見下表:

統計主項(學生數)

第1次

第2次

1、自認為沒有受挫型逆反心理

2%

7%

2、認為教育不當引起逆反心理

87%

64%

3、認為家長教育不當引起逆反心理

38%

33%

(2)全樣本分析,我們對接受了兩次調查的195名學生的問卷作了全樣本分析,結果見下表:

(二)初步分析

1、受挫型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現:

從心理角度說,國中生正處於少年向青年過渡的重要時期,成人感較突出,但卻缺乏涵養,往往會過分地強調自我,表現自我。因此,在實際生活中,當他們的需要因不能滿足而感到受挫時,往往會採取懷疑和敵視態度看待周圍世界。而這種懷疑與敵視態度因其缺乏自控能力總會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只是我們平時觀察不夠,未能發現或觀察到了卻未作細緻分析,常以“差”一言蔽之罷了。經調查分析,我們發現具有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學生,大多會在學習、交往、工作方面以下列表現渲泄反感情緒。

(1)學習方面:大多表現為興趣談化或喪失,經常走神,學得及其被動;有的表現為故作學態或抄襲作業,以逃避老師或家長的責備;嚴重的會在課堂上故意搗亂,轉移同學注意力,干擾教師教學;少數學生還會藉故遲到,早退甚至藉故負氣出走。

(2)交往方面:主要表現為對老師或家長敬而遠之,不理不睬,裝聾作啞,不說真話;有的會背後嘀咕或說長道短,甚至假傳教師意圖,離間師生關係;嚴重的會故意找茬或當面頂撞。

(3)工作方面:有的會在班級工作中敷衍了事,不負責任,以此渲泄內心的不滿;完全把自己當作局外之人。

2、受挫型逆反心理的主要成因:

導致學生產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根據我們的調查分析,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1)學校教育因素。

學校教師主要是通過教師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去實現的。如果教師在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中,忽視國中生心理發展的需要,教育措施不適應國中生心理發展特徵,加之在應試教育思想的支配下一味地以恨鐵不成鋼的心態去要求學生,則難免會出現不恰當的教學方法,從調查結果來看,在引起學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諸因素中,教師的不當行為的確不容忽視。根據調查卷的反映,易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教師行為有:重複哆嗦,隨意拖堂,教法陳舊,作業過量;諷刺挖苦,當眾訓斥,告狀揭短,秋後算帳;偏愛優生,漠視差生,隨意停課,體罰與變相體罰。此外,把男女生的正常交往誤作早戀看待也會引起逆反心理。

(2)親職教育因素。

親職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我校周邊環境差,親職教育方式的不當普遍存在。據調查卷的反映和觀察所見,易引起學生受挫型逆心理的家長行為有:嘮叨、貶斥、打罵;擅定考分指標;許諾不兌現;家庭糾紛,夫妻離異;此外,強行要求子女受家教或參加名目煩多的校外補習也會引起逆反心理。

(3)學生自身因素。

國中生身心發展速度加快,心理活動複雜而激烈,獨立意識不斷增強,常感到成人的干擾太多,管教太嚴,心理需求與現實的制約矛盾日趨突出,這是引起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內因之一。其次,現在的國中生都是獨生子女,衣食玩樂條件優越,缺乏磨練,感情脆弱,大多不能把外來挫折內化為前進動力,也是易產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內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