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戀愛調查報告

二為望梅止渴型

首先明確,此類型出現具有時代性,是信息發展的產物,在幾年前應該沒有。此人群應大一居多,從高三的繁忙厚重的痛苦一躍而入大學的清閒,且戀愛不暢,又遠離親朋故友,唯有靠網路來傾訴,以期望能夠消除此鬱悶。不想另一端也有同樣心情的網友,於是你來我往,不亦樂乎,但此網友年齡性別真假不辨。然而既然是所望之梅,望得見也就是了,管它真假。於是列印字型承載了感情,心中因有過訴說對象而隱隱有了塌實感。本人一哥們兒用此途徑發展過一網友,後發展到用簡訊聯繫,某日被告之到了東大北門,鏇而到二食堂外,後又離奇歸家,始終未見芳容,卻是假設擦肩而過也不知到底廬山真面。當然這只是個例,也有用過視頻的,在新版騰訊qq上就有高級搜尋,範圍能限制到市,且有年齡,性別,有否視頻的選擇,可謂是用心良苦。於是飄忽的網路扮演了月老的角色,但由於種種原因,能在雙方達成見面意願的並不是太多,只能在摸索中品味感情,感受悲喜。同樣,此群體也有立場不堅定性,存在一種可能,有朝一日見面,皆大歡喜,隨後虛擬成為真實,進入戀愛群體,但若不為真實,則在筆者的戀愛與否的標準——身邊是否存在女友——中,被認為模稜兩可,或者根本不存在。

最次為第三陣營:

非戀愛中...... 仍照前說,就各院校調查而言,儘管現代觀念如何前衛或者開放,此陣營仍具有龐大群體,或是資源不足或者後備力量不雄厚,導致在各個性別(一般為兩個)中長時期存在。其利弊各有。其存在的原因也暫分兩類。

一為鐵石心腸型

這種類型的人,其心理如何還是確實如此筆者不甚知曉,可能有其自身成長環境或者後天培養甚至中途劇烈的變更所致。表現為潛心搞學術理論研究,或沉迷於電腦遊戲等其他娛樂,總之也就是對女色(或男色)比較“弱智”,此小二分類後來走向兩個極端,前者成績年年優異非常,獎學金可謂是接踵而至目不暇接,並且因無女友幫助消費,錢財只入不出,因此提前溫飽而甚至進入小康。但沉迷遊戲者則因網費巨大且無經濟收入,又因倒賣裝備需假以時日並資金投入,生活潦倒不堪。親聽一友人說過,某寢室因平日此項支出過於龐大,臨近假期時吃飯都成困難,某日八人工湊得人民幣數元購得米飯五斤,以盆盛之,端回寢室分食。其情其景令人瞠目。後聚集八人日常積累,忍痛出售裝備若干,湊得回鄉路費,狼狽不堪。而就此二類比較,潛心研究之人為多數,兩耳不聞窗外事,任憑耳邊情侶鶯歌燕語,心如磐石而不動,有如古人言:丈夫者,患只患德之不高,學之不精,技之不專,何患無妻。然其言也。

二為有賊心沒賊膽型

此種類型也占一相當比例,導致原因或者是男子主義作秀或者某一方面某一程度上的顧忌。然而行動雖然遲緩或裹足不前,但其理論研究或者數據收集卻超乎常人,常大談戀愛的本性出處與其哲學觀,甚至連其起源與發展都可出本集子,內有對蘇格拉底之悍婦與諸葛亮之醜妻的評價,也有對古今美女靚妹的褒揚,但實際生活中遲遲不見成果。讓筆者想起前輩葉公,也算是有幸有了傳人。但也不見得對其無益,本身如“向左走向右走”一般,對錯自有後日分曉,不過此類人極有發展潛力越入第一陣營,若有某日“酒壯英雄膽”或“群激而情發”,可能棄卻矜持,一切大白於天下,上演一場風花雪月的故事,那是後話。誠然,此類型不如一類中人動機單純與高尚,然人之常情,不能怪責。不論如何,此類型仍做為一個類別兀自存在,且歷久不衰。

分類就此基本完畢,在字數和段落上好象非戀愛群體的比重大了些,但對與廣大民眾而言,考慮到游離與非游離人數的存在比例,故將多數人的狀態做了些淺顯的分析,欲以此得到我等單身族者的共鳴。但由於筆者水平有限,與調查的範圍所限,在上文推斷中或有猜測臆想甚至有捏造之嫌,尚待諸位指正修改。另,此中舉例未具真名,只做增加娛樂性而加,聊做一二梗概,實不宜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