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市場的調研實踐報告

一:包裝:

現在市面上對茶葉的包裝過於的單一,顏色方面也是過於簡單,不能讓人過目不忘,讓人感到很市場化。沒有什麼特點,南北兩地的包裝的喜愛也有很大的差異  北方人喜歡大氣包裝 ,並喜歡將這種茶作為禮茶贈人。喜歡大氣的包裝,與他們的審美情調相承,主要體現於包裝規格、包裝物顏色選擇,以及質地喜好上。 

1.顏色:大多喜歡金色或大紅色,特別是包裝盒和包裝袋更是如此。需要提醒的是,由於品飲水平有限,他們對沖泡方法和飲用方法格外看重,應當在內外包裝上明顯標示。茶包裝色彩更直覺的印象,設對包裝色彩和印象直接描述:如刺激的/平常的;新鮮的/陳舊的;現代的/懷舊的;都市的/鄉土的;簡潔的/繁瑣的;明朗的/模糊的;高檔的/經濟的等,有人曾把四份同樣品質的綠茶倒人紅  、綠、藍、棕色的茶罐中,然後請人飲用四個茶罐中的茶水,結果表明:80%的人認為:紅色茶罐里的茶氣味較濃郁,回味持久,茶葉檔次較高。96%的人認為:綠色茶罐里的茶氣味清新、香醇,品質純正,茶水顏色清澈,是新茶。87%的人認為:蘭色茶罐里的茶有酸澀感,風味不佳。92%的人認為:棕色茶罐里的茶氣味濃郁、醇厚,回味持久,品質純正,是陳茶。茶葉作為食品,包裝顏色必須符合色彩對人食慾的刺激。紅茶湯色紅艷清亮,應選用暖色調,讓人有濃郁、味厚之感;綠茶色澤翠綠,應選用綠色這樣的冷色調,使人有一種清新鮮爽的感覺;白茶的特點是白毫滿身、湯色杏黃,所以宜選用清淡,柔和的色調。

2.質地:外包裝用紙袋居多,用木盒、鋁合金盒也可。從製作材料的不同可分為硬包裝、半硬包裝和軟包裝三類,如硬包裝有鐵罐、錫罐、瓷瓶、玻璃瓶及工藝小木盒、小竹盒、工藝刻花鍍金盒等;半硬包裝有各種硬紙盒;軟包裝有紙袋、塑膠食品袋和各種夏合袋等,

3.規格:喜歡一斤裝或半斤裝兩種,要求上仍然要進行真空包裝;包裝盒、罐、袋喜歡偏大號,總之體積稍大者,他們相對更喜歡。

大多數茶葉品牌都有vi(視覺識別系統),但是往往沒有在包裝上進行運用。對標準色、標準字型隨意改動。這就造成了消費者記憶的混亂,淡化了品牌個性。一個不斷推出爛廣告但訊息一致的品牌,要比一個時常有好廣告但訊息顛三倒四、錯亂不已的品牌具有更大的成功機會。

比如同一個品牌的鐵觀音,雖然因為茶葉級別的不同,要採用不同的視覺設計以作區別,但是在整體風格上應當是統一的,只做色彩的調整,或者採用同一系列的主畫面進行替換,而字型、各元素位置、廣告語等,都不應當隨便改變。

而茶葉得包裝也是極有潛力的,有著精美包裝的茶葉更適合於作為禮品,因此有了一定規模的茶葉 企業 應委託製作或自製包裝盒,由於小包裝茶是直接供消費者使用的,固在包裝上要多加講究。在設計中,應力求使廣告宣傳、 藝術 欣賞、禮品器具融於一體,集多功能於一體,使包裝既具有良好的保質作用,又能宣傳茶葉,傳遞商業信息。品牌和標籤文字優美,商標突出,字形、符號、圖案得體,使消費者一看就能產生良好而深刻的印象。 內容 符合食品標籤通用標準的規定,標明品名。質量等級,淨重,單價,出廠單位和地址,生產日期,保存期限和品飲方法等。如果是外銷的,其外包裝的文字,圖案要充分考慮銷售對象的文化傳統,宗教信仰, 經濟 發展 水平,生活方式等諸多因素,色彩也要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的需求和民族習慣而定。

要提升茶葉包裝的檔次,真正提升茶葉企業的形象,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茶葉包裝要符合品牌識別的統一性

茶葉是一個包裝不斷更新換代的行業,設計開工前,我們不妨花點時間去研究:原來的包裝上的哪些優點需要繼承,如果對包裝進行重新設計,它是為了開發新的市場還是為了扭轉日趨下滑的銷售狀況,其同類產品銷售如何,有何優劣。

二、如何將文化內涵運用到包裝上

要做好茶葉包裝,必須理解東方的茶文化。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如何有效利用當地的文化元素,在茶葉包裝設計中加於運用,是表現品牌內涵的關鍵。

1、研究當地的歷史建築、自然景觀,巧妙的運用到包裝上。

就閩西而言:永定土樓,堪稱建築史上“一絕”,其客家風情、民俗,令人流連忘返;連城冠豸山,國家級風景名勝,觀者無不讚嘆“令人如身在仙境;古田會議會址,福建省十佳風景名勝之一,讓你在歷史的腳步聲中沉思。這其中的任何一個元素,如果能在包裝上運用,都能突顯產品的文化價值,在禮品茶的開發上,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但是可惜,並沒有一家企業很好的運用這一題材。

也可以根據各類茶葉的不同產地,將各產地的人文景觀,體現在包裝上,既讓消費者了解了茶葉產地,又體會到了異域風情。如雲南的普洱茶,留給人的是熱帶雨林的一縷清香;而杭州的西湖龍井綠茶,留給人的是對西湖煙雨的眷戀;安徽的黃山毛峰,帶給人的是“一品黃山,天高雲淡”。

2、對書法、國畫、年畫、水墨等元素的引用。

在消費者心理研究中發現,悠久的歷史能帶來對商品的信賴感。我們在分析日本企業的包裝時發現,其中並沒有常見的文字誇耀,倒是包裝上簡樸古拙的"白描"插畫,在視覺精神上吸引了消費者。利用我們所熟悉的傳統文化運用在包裝上,往往更能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