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親職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對於孩子的素質教育,許多居村家長對此並不理解,認為那是一種浪費時間的“玩耍”,還不如將書本的知識再好好學習。

◆專家評點

珠江少年雜誌社主編蘇穎:過於關注孩子成績表現,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中國父母最愛孩子,但這種愛很多時候都只表現在給予孩子好的生活物質,忽略了孩子道德品質上的培養,以及情感的交流。還有,大多家長都只把孩子看成是自家所有物,無論自家孩子多優秀,都覺得比不上別家孩子。孩子要長大,長大後就成為一個社會人,要服務於社會,要是家長能把孩子放到社會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成長,讓孩子走出家門,多接觸社會,這樣的教育方式或許對孩子的成長更有益。

責任調查4

分工無據,父親影響釋放有限

●數據統計

參與調查方面:有67.6%的問卷完成是由母親進行的,父親的參與度不理想。

出席家長會方面:48.6%的家長會是由母親出席的,而父親的出席率還不到15%。

■原因透析

一、職責不

當。父親在親職教育中不起主導作用,甚至個別父親對孩子不聞不問;

二、優勢浪費。在調查中,發現父親的學歷總體高於孩子母親,但父親卻游離在教育教育之外,造成這種優勢的浪費。

▲市民聲音

受“男主外、女主內”思想的影響,許多居村父親家長將孩子的親職教育視為家庭的“家務事”,全權交給母親執行。周錚是一家家具廠的木工師傅,儘管自己對技能鑽研與學習的意識很強,但那是為了工作的需要,也從未想過用自己的學習行為來影響孩子。“男人是賺錢的,帶孩子當然就是女人的事。”而胡波更是直言,男人在外面打拚本來就夠辛苦的了,還要帶孩子,那女人們在幹嘛?

◆專家評點

順德區機關幼稚園園長陸月崧:因為工作的原因,接觸家長的機會也多。受“男主外、女主內”思想影響的家長應該在農村較多些,現在很多家庭都只一個子女,父親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也越來越重視了,甚至有些家庭中父親對子女的重視程度高於母親,這讓人感到很欣慰。父親參與親職教育,一方面對培養孩子興趣、開發孩子智力等方面都比母親有優勢,另一方面父母雙方都參與教育,孩子能從父母雙方上吸取優點,有利於孩子人格的形成和完善。

■新聞背景

四大舉措助力親職教育快馬當先

事實上,在推進親職教育工作中,順德區一直都把它當作提高兒童整體素質、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XX年年,順德區被全國婦聯、教育部授予“全國親職教育先進縣(市、區)”的光榮稱

號。

完善制度,確保工作落實

制度的建立是抓好工作的前提。順德區政府把親職教育工作列入黨委、政府的議事日程當中,在區、鎮(街道)、村(居)三級設立專門機構,投入專項經費確保運作,並於XX年成立區親職教育研究會。相關數據顯示,五年來,順德區各級開展各類活動2561場,累計參與民眾達30萬人次,家長學校達標率達93%。

拓寬形式,搭建溝通平台

以活動為切入,這是順德區推進親職教育工作的突破點。順德區婦聯相關人士介紹,多年來,先後組織舉辦“歡迎家庭·親情無限”、“與孩子一起成長”等系列親子活動。相關部門也通過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講課授經,或組織經驗人士開展交流會,為家長釋疑解惑,深受家長們的歡迎。

強化陣地,豐富辦學內涵

據統計,至XX年年底,順德區有託兒所家長學校95所,幼稚園家長學校283所,中國小家長學校241所,託兒所、幼稚園、中國小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