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戀愛調查報告

2、進入第二部分:

選擇戀愛對象,每個人心中都會有自己的一個度尺。那么,大學生心中選擇戀愛對象的標準是什麼呢?我們還要求了排序,結果發現第一,第二的分別是:

⑴內涵修養大半數大學生都會將該項放在自己的首選標準的位置上

⑵興趣性格也有過半選票

從以上兩個選項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已經開始重“內”而輕“外”。身材相貌的選票遠遠低於以上兩項,且幾乎都是在排序中的老末。當代大學生的審美情趣不僅僅停留在外表相貌等外在的“硬體”,而是內涵修養等內在的品質。雖然“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它已不再是影響大學生戀愛的主導因素了,而人品和興趣性格已經成為大學生選擇戀愛對象的主要標準了。這與當代大學生隨著知識經驗的增加不無關係。

3、最後,我們來看看第三部分。

⑴在調查中,已經有過戀愛經歷的或目前正在戀愛的人數占總人數的45.4%,而從未有過戀愛經歷的占54.6%。當然,這個數據只是華師內部的,而且年級之間的樣本數控制的不是很好,可能對數據有一定的影響。

⑵在有或曾有過戀愛經歷的人中,對於“為什麼戀愛”這個問題,3/4以上的人都選擇了“因為愛所以愛”。當時設計這一選項時,是考慮到有時愛其實也並不需要一個特點的理由,大概感覺對了,也就愛了,大有“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意味。結果大家幾乎都是這個表態,認為戀愛的理由是無法用言語表達清楚,更不可能用隨隨便便的幾個字說出來,所以選了這個含含糊糊的答案。不過仍有13%的人選擇了其它。

⑶約有一半以上的有或有過戀愛經歷的人認為戀愛是不會影響友誼的。看來大學生並不會一頭扎進愛里,而忘了與周圍人的聯繫。也有34.2%的人大概是在同伴口中被稱為“重色輕友”的那類同學了,他們還是處理不好愛情與友情的矛盾,選擇了戀愛會影響友誼。

⑷67.9%的有或有過戀愛經歷的人會為了對方而改變自己。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的戀愛並不幼稚,他們多數具有單純的貢獻精神,他們會為了維護這一段愛情而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和犧牲。

⑸有73.8%的有或有過戀愛經歷的人會把戀愛和婚姻聯繫在一起,這反映出了大學生戀愛並不是盲目的,而已經有了成熟的體現。他們表現出了已經具有的責任感,而且十分認真,不再是孩子了。

⑹而在尚未有過戀愛經歷的人中,有71.6%的人表示自己可能會在大學期間戀愛,可能性隨緣分而定。有12.4%的人表示不會在大學期間戀愛。這從另一方面證明了大部分人的理智性,不強求,也不會一味拒絕,時刻對戀愛保持平和的心態,正是當代大學生的一個較為普遍的特點。而不排除認為大學戀愛過早而表示不會在大學期間戀愛的同學。也有8.8%的人認為在大學時期人們都比較單純,容易得到純真的感情而表示會在大學期間戀愛。極少數人沒有考慮過這方面的問題。

⑺而在表示“會”和“隨緣”態度的人中,問及“為什麼會戀愛”時,有80.3%的人也同樣選擇了“因為愛所以愛”。尚有7%的人表示自己是“隨大眾”。看來,從眾心理在大學生戀愛中雖然不是起至關緊要的作用,但也存在於一些人身上,而表現出一定的盲目性,“有我亦有”。不過這種心理比例甚輕,造成這方面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校園戀愛比率上升,很多同學看到別人都有了,所以自己也希望能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