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鄉鎮農村居民收入情況調查報告

擴大勞動力轉移輸出,大力發展勞務經濟。認真落實省市縣關於加快農村剩餘勞力轉移輸出的政策意見,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關鍵措施來抓。一是要強化 宣傳 ,大力營造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輸出的良好氛圍,切實轉變農民“死守家門、

固守土地”的封閉觀念,提高勞動力資源的綜合利用率;二是堅持就地轉移的和外出轉移兩手抓,推動農民 就業 多元化,鼓勵農民自主創業,促進農民持久穩定增收。

大力發展二三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單純從大農業方面來促進是遠遠不夠的,保持農業的穩定發展,大力發展二三產業,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增收困難的問題,有道是“無工不富”。因此促進農民增收必須大力發展二三產業,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一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促進農民進廠就業,使一些有後顧之憂的農民既能搞好農業生產,又能增加勞務收入;二是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引導農民“洗腳上岸”,發展個體商貿業和運輸業,多方面拓寬增收渠道,保持農業增收穩定。

強化培訓,逐步提高農民科技素質。科學技術的第一生產力,當今科技進步日新月異,農民素質偏低已成為制約農民增收的瓶頸,要促進農民增收,就必須突破這個瓶頸,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一是充分利用 廣播 、 電視 、雜誌、網際網路等手段,為農民解疑釋難,最快捷的推廣農業實用科技,普及農村致富實用技術,滿足人民對科技的渴求;二是利用省市扶貧培訓的契機,使一批農業生產骨幹走出去,洗腳上岸進課堂,培養他們的市場頭腦和科技頭腦,提高一切圍繞市場轉,一切依靠科技乾的致富本領,再讓他們去培訓農民,起到以點帶面的效果。

夯實農業基礎,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一是鼓勵農民 組織 農業 協會 ,按市場化要求組建股份公司,採取“公司+基地+農戶”和“公司+協會+農戶”的方式,開展農產品流通,農業生產及農村 社區 服 務 ,促進農產品的產供銷市場一體化,拓展增收空間。二是最佳化基層乾 部隊 伍,著力選擇和和使用有技術、

有經濟頭腦的農村基層幹部,團結帶領農民發家致富,務實創新的開展工作,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三是加大資金投入,夯實農業基礎,增強農業發展後勁;加大資金籌措力度,積極編報項目向上爭取資金,搞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規劃和管理;加強農田 水利 設施建設,確保農業穩產高效;加快農業新機具的推廣,推動農業機械化步伐,提高農民勞動效率;加快實施農村實事工程,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最佳化農業生態環境,促進農業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發展農村經濟,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使農民這個群體隨著經濟的發展,儘快富裕起來,是我們在全面建設小康構建 和諧社會 中所不能迴避和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為此我們必須從實際出發,增強促進農民增收的緊迫感和自覺性,振奮精神、紮實工作,儘快實現農業收入的較快增長,努力開拓農業和農村工作新局面,為建設小康、和諧做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文章:
2024年關於農村居民收入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報告之某鎮居民收入情況
農村居民收入情況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