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農村文化建設調研報告

農村文化建設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題中之義,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支撐。為推動我縣新農村建設,促進和諧村社發展,我們對縣農村文化建設進行了專題調研,對存在困難和問題進行認真分析,提出加強我縣農村文化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農村文化建設現狀

1. 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十一五”期間,我縣財政加大了對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加快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一是建設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體系。圍繞加快推進縣、鄉(鎮)、村三級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籌集資金,先後投入資金1420多萬元,完成了榆山社區和錦水社區及安城鄉、洪範池鎮、孔村鎮等6個鄉鎮文化活動中心建設工程,初步形成了“縣有文化館、圖書館,鄉有綜合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的文化陣地建設格局,為全縣特別是農村文化工作順利推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是鄉鎮綜合文化站起步良好。根據縣委、縣政府關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部署,按照新農村建設辦公室的要求,推動鄉鎮綜合文化站高標準邁進。全縣2個辦事處和6個鄉鎮全部完成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任務,建設率達100%,為豐富和活躍農村民眾文化生活做出了積極貢獻。三是村文化大院建設漸成規模。我縣共有365個行政村,截至2011年底我縣文化大院建有率達到70%,為促進全縣文化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

2. 農村重點文化工程日益深化。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級宣傳文化部門採取一系列措施,著力推進重點基層文化建設工程並取得了一定成果。一是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按照省、市統一要求,我縣建設完善了縣級分中心站點、鄉鎮基本型站點、村級基本型和擴展型站點。縣級分中心站點由市里統一購置設備,將原來圖書館的普通閱覽室改為擁有20台微機的電子閱覽室,並配有圖書館業務自動化管理系統,使其具有加工、存儲、整合、傳輸信息資源的功能,使我縣圖書閱覽實現真正的網上閱覽。鄉鎮、村基層站點與鎮、村的黨員遠程教育相結合,實行一個場所,兩個牌子,實現資源的共享共用。二是農家書屋建設工程。“農家書屋”工程是政府統一規劃、組織實施的新農村文化建設基礎工程、民心工程之一,是為了滿足農民文化需要,能為農民提供實用的圖書、報刊和音像電子產品的公益性文化服務設施配套工程。截止到2011年底,我縣共建成農家書屋260個,根據省新聞出版局要求,2011年我縣將實現農家書屋全覆蓋。三是文化下鄉工程。該工程是我們為廣大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的民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產品的一個重要抓手,縣鄉兩級宣傳文化部門組織的送戲、送電影和送圖書下鄉活動,受到廣大村民的歡迎。2011年至今,縣鄉兩級財政安排大量資金作為送戲、送書、送電影下鄉的專項經費,每年送戲下鄉,送書下鄉,送電影下鄉,較好地滿足了廣大民眾的文化需求。四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截至目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項(東阿鎮福牌阿膠製作工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項(王皮戲、東阿鎮福牌阿膠製作工藝),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1項(加鼓通、於派山東竹板快書、平陰漁鼓、和聖柳下惠傳說故事、閣老於慎行傳說故事、管仲三歸台傳說、黃石公祭祀活動、少岱山廟會、王皮戲、平陰木偶戲、東阿鎮福牌阿膠製作工藝),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8項(太平大刀、花棍秧歌、南天觀道教音樂、天主教民族音樂、柳子戲、丁蘭孝母傳說故事、玫瑰花的傳說、和聖柳下惠傳說故事、閣老於慎行傳說故事、管仲三歸台傳說等)。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格局基本形成。五是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我縣有6個鄉鎮2個辦事處共346個行政村,電影放映公司共有13支電影放映隊,其中國有隊6支,占放映隊46%,集體隊7支占放映隊54%。2011年,全縣共放映電影4200場,完成公益電影放映任務,實現農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豐富了農村民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