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標投標工作調研報告

在開展擴大內需監督檢查工作中,在項目建設管理過程中的招投標環節問題較為突出。為此,市紀委監察局會同市發改委、市住建委等部門組成聯合調研組,開展了為期月余的招投標市場監管情況調研,旨在探索建立統一開放、監管規範、競爭有序的招投標行政監管體制,確保工程質量安全、資金安全、人員安全。

一、基本情況及成效

(一)招投標行業發展迅速

國家《招標投標法》及《北京市招標投標條例》實施以來,我市招投標已由建設工程、政府採購延伸至土地出讓、產權交易、醫療器械和藥品採購等諸多領域,各類招投標中介代理機構發展迅速。目前,我市正籌備成立招投標協會,招投標已成為一個順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獨立行業。

(二)有形市場格局初成

隨著政府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市逐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有形建築市場。其中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在市級設有1個市場,即北京市建設工程發包承包交易中心,15個區縣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設有16個交易中心,為房屋建築和市政建設工程項目的施工、監理、勞務分包一級設備材料採購招投標活動提供服務;市交通委設有1個北京交通建設招標投標服務中心,為交通基礎實施工程招投標活動提供服務;市規劃委在勘察設計與測繪管理辦公室設有1個勘察設計招投標管理科,為各類建設工程項目勘察設計招投標活動提供服務;市水務局、市園林綠化局分別設有1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市場和園林綠化服務中心,為水利工程項目、園林綠化建設項目招投標活動提供服務;市國土局設有1個土地交易中心,10個區縣設有10個土地交易分中心,為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和土地一級開發權招投標活動提供服務;北京電力公司設有2個市場,分別是電力工程市場資源平台和物資資源平台,為北京電力公司管理的所有電力工程和大宗電力工程物資採購招投標活動提供服務等。各有形市場中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和裝備的使用,為確保招投標活動的公開透明和有效監管提供了硬體環境。

(三)招投標活動有效開展

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市共辦理施工總承包招標項目(含直接發包)9025項,中標價3532.8億元;專業招標8659項,中標價366.41億元;勞務招標15637項,中標價292.6億元;材料和設備招標1488項,中標價81.8億元。招投標活動的有效開展,節約了資金,規範了我市的建築市場秩序,確保了奧運等重點工程的順利實施。

儘管招投標事業發展迅速、成效明顯,但由於現行的招投標監管體系已落後於快速發展的形勢,致使招投標領域問題頻出,腐敗案件仍處於高發態勢。

二、監管缺陷及制度成因

現行招投標的行政監管體制,是以分行業監管為主,綜合監管為輔的體制。在實施初期,為推進招投標市場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隨著招投標領域的不斷發展變化,其弊端也日益凸顯。主要表現在:

(一)同體監督,缺乏制衡

在現行體制下,政府投資招投標的綜合監管職能主要體現在發展改革部門對項目招投標方案的核准權上,而招投標的具體實施和監管分別由商務、建設、水利、交通、國土及財政等部門按其各自的行政管理權設定。這種將主管部門置於既當“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制度設定,客觀上為主管部門追求部門利益最大化和保護既得利益創造了條件,加之水利、交通、政府採購、國土等行業和產業項目,主管部門既是招投標活動的具體實施人,同時又對本行業的招投標活動進行管理和監督,客觀上為權力尋租留下了空間。

(二)分散執法,監管缺位

由於體製造成的部門分散監管模式,形成了招投標監管中的多頭管理、條塊分割的狀況,直接導致了監管空白。一是有的業主和主管部門以少報多建、肢解工程、化整為零、部分招標等方式規避招標。二是有的業主在招標中與投標人、代理機構相互串通搞虛假招標、圍標、甚至搞陰陽契約等場外交易,由於分散執法,對過程中的違法行為懲處乏力,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滋長了工程建設領域腐敗現象的發生。畢玉璽案件正是監管缺位的例證。三是對中介代理機構的監管缺位。目前對中介代理機構的管理上,重審批、輕管理、資質審批呈多頭狀況,有的中介機構同時兼具十多個代理資質。在實踐中往往發生個別中介代理機構違規操作後,資質信譽和業務不受任何影響的怪現象。由於政府監管的缺位,此類現象發生後既無記載,也無懲處,嚴重擾亂了招投標市場秩序。調研期間,調研組分別組織召開了部分招標代理機構和一些國有投標企業的座談會。從反饋的情況來看,目前大多招標代理機構和國有企業,對招投標的行政監管現狀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