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非領導職務幹部作用的問題研究

對非領導職務幹部的政治待遇,要視同同級別領導職務幹部對待,要按照黨和國家的政策規定,組織他們學習檔案、聽報告、過黨的組織生活,列席有關會議,參加有關活動,通報有關情況,使他們與在職領導幹部一樣,能及時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本單位的重大決策事項,在評先表模方面要給予同等對待。還要根據他們的實際,按“缺啥補啥”的原則定期組織有針對性的培訓,多途徑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和技能,使之適應新的工作形勢,能在適當崗位正常開展工作。對非領導職務幹部的經濟待遇,要同同級別領導幹部的待遇分開,該給的一分不少,不該給的一分不多。對工作費用、加班補助、下鄉補貼、崗位津貼、住房醫療等方面的待遇要按規定給予安排。但對與領導職務相關的電話費補助、公務用車等不能含糊。對長期藉故不上班的非領導職務幹部要按有關規定核減有關補助等項目,使權利與義務相平衡。通過完善配套措施,落實好“兩個”待遇,真正調動廣大非領導職務幹部的積極性,從而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5 、加強職數管理,進一步規範非領導職務的設定。 鑒於目前非領導職務設定不夠規範,有必要對各地設定非領導職務情況進行全面清理,按照“非領導職務根據工作需要,不搞平衡設定”和非領導職務的任職條件重新確定,分類歸檔。對突破國家規定的職數限額的,要組織競爭上崗,保證非領導職務設定的質量。《國家公務員非領導職務設定辦法》規定非領導職務的任職條件比較寬鬆,各地在設定非領導職務時可根據本地實際,按照“條件從寬,審批從嚴”的要求掌握,既要發揮出非領導職務在調動幹部積極性方面的作用,又要留有餘地,寧缺勿濫。今後要嚴格控制同級改任非領導職務,不勝任現職的直接調整到下一級崗位,不搞照顧平衡。要按照幹部的新陳代謝規律,建立科學的擇優選拔機制和競爭淘汰機制,合理開發和最佳化配置非領導職務資源,真正讓非領導職務幹部上得來、下得去、幹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