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調研報告

六.要加大對偏才,怪才,奇才,異才的政策支持力度。

“人無完人”,世上找不到十全十美的人。而偏才,怪才,奇才,異才這些人有個共同特點就是情商(eq)高,也就是他對某種事情事務的熱愛和投入的感情超出常人的範疇。表現出迎難而上,孜孜不倦和堅韌不拔的態度。但是由於受我國教育體制的約束和限制,不能進一步在夠高的位子上深造。真可惜啊!說到這裡我想起了我原來看到這樣一個真實的報導:有一個三輪車夫由於以前高中成績不是很理想高考落榜了,後來由於家庭的惡劣環境被迫做起了三輪車夫,但是在這十幾年中他唯一沒有放棄刻苦專研中國古代漢語言文化知識,就是他憑著對古代漢語文化的熱愛和追求他順利的被復旦大學破格錄取為博士研究生。還有一個就是香港的一個天才喜歡發明東西而且發明的東西很有實用價值並且獲得很多獎項,但是他的文化學科知識甚至是英語成績都是很不理想後來被香港科技大學破格錄取。像這些人才不管是學校還是社會是比較罕見的,難道我們不好好的培養這些“專家”嗎?兩個真實的報導對我們從事教育或者從事教育管理的人們深有感觸。據調查,所有科學家並不是智商很高,他們和我們擁有一樣的智商,但是他們的情商遠遠高於我們的情商。我想:當今社會就是需要情商高的人,因為他有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宏偉的遠景,獨鐘的熱愛,勇敢的拼搏,刻苦的專研。

七. 鼓勵公辦學校利用和吸收民間資本。

公立學校不能一味依賴政府給予的補貼或者大力貸款政府買單這種行為。要探索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創新機制,學習和借鑑國外學校發展的模式,大力引進國外的頂尖人才(包括教育人才,管理人才,科研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這樣才有出路。走產業化,走市場化,走集團,走發展化,走專業化才是未來高校發展的命脈。除了常規的融資渠道外要大力鼓勵有實力的公辦學校率先發行基金,債券,股票等有價證劵形式來籌資用於科研項目和其他發展項目。但是學校要建立“研究與發展”這種智囊團機構來為決策提供依據,不能盲目行事,要周密謀劃,確保萬無一失。

八.高校應該探索和打造新型專業,培養專業人才。

新型專業就是以市場為導向,以實踐為教學手段,能夠適應社會和國家長遠發展的需要,能夠為人們所喜愛並能帶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如魔術專業,模特專業,菸酒茶管理專業,家庭婚姻管理專業,行業協會管理專業,培訓機構經營與管理,演出與唱片公司管理專業,健康與營養管理專業,中介連鎖管理專業,進貨與成本管理專業,連鎖餐廳經營與管理,連鎖經濟型酒店管理專業,百貨與超市管理專業,娛樂業管理,高級家政服務與管理,連鎖影院經營與管理,連鎖醫院經營與管理,商業街區規劃與管理,工業園區規劃與管理,專業市場規劃與管理(如建材,服裝,小百貨,農貿,家電,人才,股市,房地產,二手等等),公共運輸運營與管理,中國文化管理等,這些都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職業細分的產物。

九.鼓勵學校之間相互開展活動比賽。

每年學校之間可相互開展活動比賽,其意義在於:1能夠相互競爭促進自我發展。2加強學生的自身建設。3展現學校的特色,優勢,風貌,實力與魅力。4公開學校的辦學質量與辦學成果。5促使落後學校加快建設和發展。比賽內容如講傳箴言,辯論比賽,體育比賽,講公開課比賽,專業課實踐比賽,科研比賽,發明創造比賽,優秀論文評比,優秀建言獻策評比。比賽對象:教師,學生,管理人員等。主辦單位:1中央或地方電視台2國家教育部或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協辦單位:(贊助商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