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扶貧工作開展狀況調研報告

(2)嚴格資金管理。一是項目資金實行專戶存儲,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封閉運行。二是嚴格撥款程式。根據項目實施進度按4:4:2進行撥付。資金撥付實行四級聯簽制(提出用款申請→分管領導→主要領導→紀委書記)。三是實行鄉財縣管鄉用,所有扶貧資金全部在財政直接支付,到戶資金一律實行一折通支付。鄉村不設扶貧項目資金戶。四是結合縣情,制定出台了《**縣財政扶貧資金管理辦法(暫行)》,確保資金到村到戶,規範安全。五是嚴格實行縣級報賬制。完善了資金縣級報賬回補制,每批次資金報賬由用款鄉提出申請,經縣扶貧辦審批後,由縣報賬中心按批覆項目資金補助標準審核,報賬再回補剩餘資金。六是大宗物資進行招投標統一採購,嚴格管理。七是嚴格審計制度,項目完成後,要對項目資金進行審計,並形成審計意見書。八是每年組織紀委、監察、財政等部門對扶貧項目資金進行一至二次的檢查監督。

4、扶貧先扶智。在扶貧項目實施過程中,採取多種形式,大力開展農村適用技術培訓,使項目區民眾戶均有1人掌握1—2項農村適用技術。

5、發揮民眾的主體作用。始終把農民民眾作為扶貧開發投入主體,廣泛動員民眾參與扶貧工作,積極動員投工投勞。“xx”以來共累計投勞折資3564.2萬元,占總投資的14%。

6、部門協作,整合資金。以整村推進為平台,按照“統一規劃、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的原則,有效整合各類資金。一是整合扶貧內部各項扶貧資金;二是整合外部門投入。

7、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在發揮民眾積極參與扶貧工作的同時,進一步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工作,實行社會幫扶和掛鈎扶貧相結合的辦法,形成合力推進扶貧工作。

8、強化內部管理。進一步完善規章制度,不斷加強幹部職工思想教育,增強工作責任感、使命感,進一步細化職責,落實責任。樹立創新理念,創新工作方法,促進扶貧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主要工作成效

扶貧開發投入資金明顯增加。XX年至XX年共投入各類扶貧資金12667.5萬元,其中省級投入8372.5萬元,市級投入1045萬元,民眾投勞折資達3564.2萬元。投入逐年增加。

貧困人口明顯減少。全縣貧困人口從XX年20.9萬人減少到XX年的18.48萬人,其中貧困人口減少2.42萬人,低收入人口減少0.5萬人。

貧困民眾收入明顯增加。農民人均純收入從XX年782元增加到XX年1614元,增加106.39%。

貧困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以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為載體,著力改善貧困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在整村推進項目中完成農田建設2769畝;通電89件,345.12km,解決用電困難56個村1265戶4535人;通路49件,23.34km,解決了34個村1947戶8627人通路困難;水利工程完成193個件,659.8km,個水池(窖)1199個,解決22050人23708頭(只)牲畜飲水困難,新增灌溉面積5003畝,改善灌溉面積5222畝;1436戶6892人告別了祖祖輩輩居住的茅草房、杈杈房,2500戶居民住上安全抗震民房;易地安置685戶3050人達到了“搬得出,安得穩,能發展”的目標。

產業扶貧取得明顯進展。緊緊圍繞縣委、政府提出的五大支柱產業發展思路,結合村情、鄉情積極扶持特色種養業發展,共種植核桃、花椒等經濟林果20792畝,引進推廣優良畜種7290頭(匹、只)。

社會事業明顯進步。XX年以來實施農村學校危房改造,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民眾就學難、就醫難等得到明顯緩解,民眾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豐富。加強農村適用技術培訓,全縣培訓8250人次,實施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3200人,已轉移輸出3232人。